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政治非选择题试题分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Ⅰ卷政治非选择题试题分析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Ⅰ卷政治非选择题试题分析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图7 2013~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
变化
材料二
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55个国家(地区)、26个国际组织、3893家企业参加,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效额711.3亿美元。

进博会设置装备、食品、医药、健康、服务等展区,与大众品质生活的消费密切相关:从新抗癌药到智能化的医疗设备,从体现绿色概念的护肤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机,从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到有助于创建“养老型城市”的康养产品等,集中反映了当前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

(1)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4分)
(2)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

(10分)
【参考答案】
(1)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我国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消费的强劲势头,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生产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产品质量提升;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激发生产供给改革与技术创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和成长。

【试题分析】
第(1)小题要求学生解读材料一(折线图)蕴含的经济信息,属于描述类问题。

图中有两条折线,曲线①(上面一条)反映了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可知,除2017、2019年有下降外,贡献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由47%上升到57.8%),比重超过50%,这揭示了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曲线②(下面一条)反映了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是反映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揭示了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第(2)小题取材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属于阐释类问题。

回答本题需要坚持“问题+事实”逻辑整合材料信息,并运用消费反作用生产的理论加以阐释,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参考答案】
机制: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有机结合;党支部领导统筹,村民议事会协商方案,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

意义: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有效汇集村民的意见建议,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提高民事民办、民事民管效能,提升村民自治能力。

【试题分析】
本题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取材某村探索创新“四会管村”村民自治机制,考查学生运用政治生活关于基层民主自治制度的知识阐释问题的能力,渗透“三者有机统一”的学科思想,培育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试题的任务要求有两个,前一个考查学生信息获取、理解掌握和知识整合能力,要求学生基于情境归纳“四会管村”的工作机制。

“四会”即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

第2段材料具体介绍了“四会”在旧房全部顺利拆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考生需要基于材料信息,对“四会”的工作分别进行归纳,并运用政治生活“三者有机统一”思想从总体上加以提炼和概括。

答案表述采用了“总-分”结构。

后一个任务要求学生进一步阐释这一机制意义。

其逻辑是紧承对工作机制的概括,先分别从党的领导、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角度进行阐释,再总体上阐释对于实现村民自治的意义。

答案表述采用了“分-总”结构。

链接:2020年全国文综Ⅰ卷“四会管村”题点评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分)
【参考答案】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无限过程。

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诊疗实践为基础,是一个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不全面到比较全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指导诊疗实践又不断接受诊疗实践检验的过程。

(2)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结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成功运用经验,弘扬中医药文化,能够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满足群众健康需求、保卫人民生命安全,丰富人类医学文化多样性、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3)普及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中医药人才。

【试题分析】
本题为哲学与文化综合题,以国家卫健委第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规律、尊重实践、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第(1)小题是哲学题。

要求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诊疗方案变化所反映的对新冠肺炎认识的发展。

侧重考查学生阐释事物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审读设问,把握“问题”逻辑:明确“设问指向”(即分析什么?),确定“理论依据”(即用什么分析?)。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对医疗救治工作不断进行分析、研判、总结,先后制修订和发布7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形成了包括13个方面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诊疗体系。

从认识论角度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上升性、无限性特点,追求真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其次,要结合诊疗方案的变化和设问要求,基于“理论依据”展开演绎分析(即如何分析),答案要点解读如下:
理论依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真理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无限过程。

演绎分析:诊疗方案的变化,反映了对新冠肺炎的认识以诊疗实践为基础,是一个从不深刻到比较深刻、从不全面到比较全面的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一个指导诊疗实践又不断接受诊疗实践检验的过程。

第(2)小题是文化题,侧重考查学生解释与论证问题的能力。

要求考生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设问有两个层次:一是坚定文化自信有哪些要求?二是弘扬中医药文化(对于这些要求)有哪些意义?第2段材料介绍了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这为分析弘扬中医药文化对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提供了详实的论据。

围绕论点,基于论据,论证如下:
第(3)小题是一道开放性探究题,关注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

要求考生为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提两条建议,回答问题时,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针对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的存在问题
出发,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