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隋炀帝的真相》有感

读《隋炀帝的真相》有感

读《隋炀帝的真相》有感史书并不是完全真实的,有些历史的真相被人掩埋起来,后人只能通过史书去了解过去那被人修改后历史。

许多历史人物的功绩被人掩埋起来,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创造大量功绩却被人称为暴君的隋炀帝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的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于隋京师长安,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

杨广从小就很聪明,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

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

平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张丽华,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隋京。

班师后,杨广进封太尉。

此后,杨广亦屡立战功。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他奉命赴江南任扬州总管,与杨素一起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杨素后封越国公;开皇二十年(600年),他率军北上击破突厥的攻势。

杨广登基为帝后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都有很大建树。

政治上他迁都洛阳,经过五胡乱华后几百年的汉魏洛阳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了,于是隋炀帝另选地址,重新营建新都洛阳。

隋炀帝营建的洛阳城规模宏大,布局有序,宫城皇城偏隅郭城西北的独特的布局和整齐的划一里见方的里坊布局建制而在中国都城建设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隋炀帝修建洛阳城,具有统治国家的战略考虑。

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曾是全国经济文化中心。

然后隋炀帝下令开挖修建南北“大运河”,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利于千秋万代。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连接了两个文明。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绍兴,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军事上,大业元年(605年),隋将韦云起率突厥兵大败契丹,阻止拖延了契丹的崛起强大。

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派军灭了吐谷浑。

开拓疆域数千里,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并实行郡县制度管理。

使之归入中国统治之下。

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

隋炀帝除向西北开拓疆土外,隋朝大军还向东南进行了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这些战争的胜利使大隋王朝东南的领土疆域扩大到印度支那的安南、占婆(今越南地区)、及台湾等地。

文化上,杨广恢复了被杨坚废除了的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

隋炀帝开创科举制,发展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增置进士科,使国务的操持由世族门阀政治而逐渐改向科举取士。

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清德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终止,为古代中国的育才政策有很大的贡献。

他自己还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一生有许多诗歌流传下来。

隋炀帝晚年见天下大乱,已心灰意冷,无心回北方,命修治丹阳宫(今南京),准备迁居那里。

这时,虎贲郎将元礼等,与直阁裴虔通共谋,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推宇文述的儿子宇文化及为首,发动兵变,叛军逼缢隋炀帝,时年五十岁。

其实李世民和隋炀帝杨广,二人就有着极其相似之处。

他们都出身贵族,他们都在父皇的统一大业中都立下大功。

两人都是次子,都是通过杀兄屠弟取得王位,然后都强占了兄弟的妻子,两人都曾东征高句丽失败。

然而不同的是,两个人得到了不同的结局,一个称为世人尊崇的一代圣君,一个则身败名裂,成为中国声誉最差的皇帝之一。

原因是隋朝存在时间太短了没办法宣扬杨广的功绩,而唐朝却延续一百多年。

还有杨广太着急了,他完成了很多壮举,也影响隋朝百姓的生活,而唐朝继承隋朝的遗产减少了需要的工程量。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至于杨广的功过究竟如何,只能是不同人有不同看法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