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屈臣氏—
如何保持竞争优势
屈臣氏集团——全球第三大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集团,在亚洲和欧洲拥有3300多间零售店。
去过的人真切地享受到它舒适的购物体验,没去过的对它“个人护理专家”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
自1989年4月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如今已发展到四十多家。
2002年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在全球的销售额超过人民币610多亿,仅中国便超过5个亿。
屈臣氏为何在短短十五年内就在竞争激烈的国内零售业内迅速发展壮大,引来了如此高的关注度和认同度呢
让我们一起走近屈臣氏,去解读她的成功密码!
第一、自有品牌——屈臣氏的利器
“屈臣氏”作为企业品牌,是整个品牌系统的根基。
在屈臣氏的品牌系统中,企业品牌起到统领作用,而自有品牌则从企业品牌的定位出发,反映企业品牌的内涵和理念,推出自己的价值主张,协助企业品牌创造价值,形成品牌合力,进而强化企业品牌的形象,最终获得竞争优势。
反过来,因为大量的自有品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识别和认知,所以,这些活跃在市场前沿的自有品牌又强化了企业品牌形象,二者是交互式运动,在相得益彰中充满生机与活力。
屈臣氏店内有25%的空间留给自有品牌,包括所有一般品类以及特殊品类,摆放在屈臣氏自有品牌区域比较显眼的位置。
用“屈臣氏”的标准与品牌冠名大量商品,货品价格得以降低,有人曾半开玩笑地说,“屈臣氏”是名品折扣店。
“屈臣氏”店内的大多数商品者是赫赫有名的,因为他们都贴着一个共同的著名品牌标签——“屈臣氏”。
目前,“屈臣氏”拥有1300 多种自有品牌的单品,包括蒸馏水、沐浴露、洗发水等等。
不少女性消费者都有这样的印象:“屈臣氏”的东西不贵!的确,以统一的标准不断冠名其他企业加盟,“屈臣氏”就从一个终端零售商变成了一个产品直营商。
价格优势,不容小觑。
第二、价格策略
屈臣氏通过差异化和个性化来提升品牌价值,定价也一般相对较高。
屈臣氏集团公共关系总经理倪文玲解释道,是“希望做到价格与市场需求一致”,而不是“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纵然如此,据个人护理店对600多位女性顾客的调查显示,有超过85%的人认为屈臣氏产品
丰富和精致是吸引她们来此购物的首要因素。
由此可见,对日益同质化的零售行业,价格已不是吸引顾客的首要因素。
“你能在这儿买到其它购物场所买不到的东西。
”一位屈臣氏的顾客这样说。
第三、主题式的商超氛围
纵向截取目标消费群中的一部分优质客户,横向做精、做细、做全目标客户市场。
屈臣氏,所倡导的是“健康、美态、欢乐”经营理念,销定18-35岁年轻女性消费群,专注于个人护理与保健品的经营。
在屈臣氏销售的产品中,药品占15%,化妆品及护肤用品占35%,个人护理品占30%,剩余的20%是食品、美容产品以及衣饰品等。
但是这种产品比例并不意味着屈臣氏根据不同的地段,安排店内的摆设和产品的布局,尽量符合当地顾客的习惯和需求。
因此,在优雅的购物环境中,消费者不仅可以轻易见证高质低价的承诺,更能从其独一无二的产品组合中,体验屈臣氏独家提供的与世界同步的购物惊喜。
走进“屈臣氏”,给人的感觉,不是起进一家超市,而是一家专业的个人护理店。
从蒸馏水到面膜乃至精华水,丰富的产品种类以及完备的产品线,个人护理产品的方方面面几乎都可以找到。
第四、以特殊的连锁经营模式最大化的推动企业规模成长及企业营业规模的成长
连锁经营是一种成功的企业经营方式,快餐业的麦当劳、肯德基,零售业的沃尔玛、佳乐福,酒店业的香格里拉、希尔顿无不是以优秀的连锁经营模式来壮大发展的!连锁经营模式是一种优秀的经营模式:首先,连锁经营的“七统一原则”是企业的经营变成了拿着经营手册按标准执行的营业规范。
这样既降低经营的难度又提高了经营的质量与效率。
其次,能有效的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屈臣氏的门店建设及产品结构的生产与采购。
如同仁堂与之合作的美容品和药品领域典型是资源共享为我所用的方式。
第三,连锁经营的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既节约运营成本,又可以营造自有品牌的价格竞争优势。
连锁经营把分散的经营个体组合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网络经营结构,通过总部为各店集中采购,进货批量大,可享受较高的价格折扣,降低了进货成本。
第四,连锁经营的自建网点速度远远超过其他经营模式,能有效增加自有网点规模及扩展广大的区域规模。
连
锁经营从外延上拓展了零售企业的市场阵地,不仅使自有品牌较易进入广阔的市场领域,而且可以大大延长自有品牌在市场上的生命周期。
最后,连锁零售企业在原经营领域内培养的信誉及带给消费者一致的服务和形象还可以降低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认知成本,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
第五、锁定目标客户群
屈臣氏的目标顾客群定位在有消费力(月收入在两千五以上)又能接受新生事物的中产阶级(年龄在18-40岁)
据了解屈臣氏在1989年到1997年这段时期,发展不尽如人意。
经过多年的敏锐观察和分析市场的动向,完善内部的管理,调整发展战略,蓄势待发的屈臣氏最终发现在日益同质化竞争的零售行业,如何锁定目标客户群是至关重要的。
屈臣氏在调研中发现,亚洲女性会用更多的时间进行逛街购物,她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去寻找更便宜或是更好的产品。
这与西方国家的消费习惯明显不同。
中国大陆的女性平均在每个店里逗留的时间是20分钟,而在欧洲只有5分钟左右。
这种差异,让屈臣氏最终将中国大陆的主要目标市场锁定在18岁-40岁的女性,特别是18岁-35岁的时尚女性。
屈臣氏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消费者是最富有挑战精神的。
她们喜欢用最好的产品,寻求新奇体验,追求时尚,愿意在朋友面前展示自我。
她们更愿意用金钱为自己带来大的变革,愿意进行各种新的尝试。
而之所以更关注40岁以下的消费者,是因为年龄更长一些的女性大多早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品牌和生活方式了。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人们的收入会大大增加,而在这一阶段的女性是收入增长最快的一个群体。
当然,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还分很多类别,而屈臣氏瞄准的目标群体是月收入在2500元人民币以上的女性。
这类目标比较注重个性,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但时间紧张,不太喜欢去大卖场或大超市购物,追求的是舒适的购物环境。
这与屈臣氏的定位非常吻合。
屈臣氏的一些洗面奶及个人护理用品价格很便宜,可一些白领进屈臣氏店消费并不认为身份掉架,但到别的商业网点就有可能如此看,同样年龄大的进店人数并不多。
这点充分的说明屈臣氏目标顾客群定位的准确。
,即使非节假日,也能看到屈臣氏门店内充斥着衣着时髦、谈吐不俗,喜欢新奇的年轻女性。
第六、选址与店内经营
为了让18岁-40岁的这群“上帝们”更享受,在选址方面屈臣氏也颇为讲究。
最繁华的一类商圈是屈臣氏的首选,例如有大量客流的街道或是大商场,机场、车站或是白领集中的写字楼等地方也是考虑对象。
如北京王府井新东方广场地下一层设的屈臣氏就是成功选址的象征。
除了选址在店内经营更有讲究,为了更方便顾客,以女性为目标客户的屈臣氏将货架的高度从米降低到米,并且主销产品在货架的陈列高度一般在1米3至1米5,同时货架设计的足够人性化。
每家屈臣氏个人护理店均清楚地划分为不同的售货区,商品分门别类,摆放整齐,便于顾客挑选。
在商品的陈列方面,屈臣氏注重其内在的联系和逻辑性,按化妆品—护肤品—美容用品—护发用品—时尚用品—药品---饰品化妆工具----女性日用品的分类顺序摆放。
并且在不同的分类区域会推出不同的新产品和促销商品,让顾客在店内不时有新发现,从而激发顾客的兴趣。
”在屈臣氏销售的产品中,药品占15%,化妆品及护肤用品占35%,个人护理品占30%,剩余的20%是食品、美容产品以及衣饰品等。
第七、成功的经营策略
屈臣氏拥有一支强大的健康顾问队伍,包括全职药剂师和“健康活力大使”:专业队伍均受过专业的培训,为顾客免费提供保持健康生活的咨询和建议。
屈臣氏在店内陈列信息快递《护肤易》等各种个人护理资料手册,免费提供各种皮肤护理咨询;药品柜台的“健康知己”资料展架,提供各种保健营养分配和疾病预防治疗方法;积极推行电脑化计划,采用先进的零售业管理系统,提高了订货与发货的效率。
种种经营策略,可以让客户看到,屈臣氏关心的不仅仅是商品的销售,更注重对顾客体贴细致的关怀,充分展现了其“个人护理”用品商店的特色服务。
屈臣氏深谙“公关营销”之道。
通过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充分体现了屈臣氏的社会责任感,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同时商店的营业额获得了长足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十九世纪初的义诊及送药的行为曾为屈臣氏赢的良好的社会形象,更让人惊奇的是屈臣氏曾为孙中山在香港就学时提供过奖学金,这样的营销经营之策略没有理由不成功另外,工作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
在整个店里面,随时你问起,你所需要的产品,你
问起工作人员都会帮介绍有指定的专区去选,而且有工作人员专带你去,对你选择的产品,有专业的促销人员帮你服务。
随着国内个人护理用品业竞争游戏版本和规则的不断升级,屈臣氏为保持竞争优势需要不断前进!
逆风中的旗帜、领航者的荣誉和光环以及成功的梦想,现在看似近在咫尺、却又不易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