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认识日本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并会举一反三。
2)了解日本突出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分析成因。
3)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4)了解日本的人口、民族构成及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文化特点。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1)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一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主要灾害及成因分析,经济水平及发展特征等地理内容的方法。
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课堂活动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资源观及生活技能,使他们懂得地震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2)通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3)培养学生关于探索地理事物因果关系的学习习惯;了解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日本地理位置及主要城市、工业区的分布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教学难点:
1)日本主要的自然灾害:多火山地震成因。
2)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条件。
学会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教学方法:
如何讲清一个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特征,是分国地理教学的关键;如何使学生牢记和理解日本的自然和人文特点,是日本教学的基点。
采用谈话法、分析归纳法、讲述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又运用了图、表、数据、自制课件等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日本的资料和图片,截取相关的影视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东亚岛国
1、位置及领土组成
2、首都、民族、语言
二、多山的地形
1、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
2、火山地震频繁
三、温湿的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
五、发达的经济
1、发展经济的条件:
2.经济特征: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3.发达的工业
(1)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濑户内海沿岸(原因)(2)工业中心:大阪、横滨、名古屋、名古屋、北九州4.发达的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六、主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