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旅游解决方案,文化篇一:庐山文化旅游策划书项目名称:庐山旅游——文化开发项目1目录第一部分项目分析1.项目概况2.现状分析3.市场分析4.中国旅游行业状况分析分析第二部分项目策划 1. 项目名称2.项目理念3.项目主办方4.项目定位5.主题口号6.项目目标7.项目规划设计第三部分项目实施1.实施进度2.广告宣传方案2第一部分项目分析一、项目概况九江是历史文化文化名城,庐山是千古文化名山。
千百年来,秀美的自然山川,优越的地理位置,孕育并催生了灿烂的庐山文化。
1996年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入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早在三国两晋时期,周瑜在宫亭湖驻军,慧远在东林建寺,陶渊明在柴桑归隐,庐山文化迎来了她第一个文化创造的高峰。
而从三国到近现代,有无数的文化巨匠、政治贤达、民族精英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踪迹。
现代学者胡适1928年游历庐山,曾对庐山文化的内涵以及对中国文化进程产生的影响作了高度概括:“庐山有三处史迹代表三大趋势:(一)慧远的东林,代表中国‘佛教化’与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
(二)白鹿洞,代表中国近代七百年的宋学大趋势。
(三)牯岭,代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的大趋势。
”当然,这三大趋势远远不是庐山文化的全部。
以宗教而论,庐山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五教同山;以教育论,与白鹿洞书院同样影响深远的,还有理学宗师周敦颐创办的濂溪书院;以山水田园诗而论,有以谢灵运为开端、陶渊明为宗师,积累一千多年的山水田园文学宝库;以政治文化而论,中国近现代诸多重大政治历史事件与领袖人物,都与庐山有着深切的关联;以军事文化而论,一代名将周瑜、岳飞都曾经在这里督师鏖战,朱元璋鄱湖大战的传奇至今都广为流传。
此外还有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中国近现代文化守成主义的代表“陈门四杰”等等,这一个个彪炳青史的人物,这一桩桩影响深远的政治历史事件,在中国文化研究的历史和现实版图中,毫无疑问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
而在中国众多的名山大川和文化名胜中,庐山文化始终以其特有的,那份清新隽永和恢弘旷达的神韵与气象,令历代文人学士所向往。
二、现状分析(1)自然环境分析庐山,是江西首屈一指的名山,位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 326′~29°41′。
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的莲花镇附近。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
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虽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但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春迟、夏短、秋早、冬长。
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最低在-℃,全年平均为℃,可见庐山气温适度。
以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夏季为℃,秋季则为℃,冬季常在1℃左右。
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年平均雾日191天,有“不识庐山真面目”之称。
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
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降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庐山顶上已打出自流井,仰天坪开发区的供水也能满足。
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
山顶山行行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
(2)人文环境分析A、历史沉淀庐山开发的历史很早,距今4000前,大禹曾经至此治水,公元前126年司马迁游历、考察了庐山后,在撰写《史记》时记下了这件事。
据史书记载,庐山曾有敷浅原、天子都、匡庐、匡山等称谓,在这众多的称谓中,"敷浅原"是最早载入典籍的。
据历史学家划分,庐山XX余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自两汉至南北朝为第一阶段,这时庐山处于起步开发的阶段,后期才逐步成为僧道、名士栖逸修真,佯狂避世的场所。
自隋统一至南宋中叶以后,为第二阶段,中经唐 4朝鼎盛时期,庐山也进入了历史上的全盛时代,成了一座举世驰名的文化名山,终成为全国的教育重地。
南宋中叶后至清代末年为第三阶段,庐山随大气候盛衰消长,变幻曲折,总的趋势是衰落颓败。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庐山为西方列国所染指,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辟九江、汉口为对外通商口岸之后。
自1885年俄国商人首先租借九峰寺开始,至1949年庐山解放的60余年间,大致也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
一是英、俄、美、法等国租借牯牛岭、芦林等地区,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勾结一起统治庐山的时期;二是蒋介石国民政府辟庐山为夏都时期;三是日本帝国主义独霸和奴役庐山的时期。
1949年5月,庐山获得解放。
庐山自有史记载以来,直到民国成立以前,均没有独立建置和管理机构,其行政归属,宋以前都属于九江,民国以后,庐山才有了独立的行政建置和管理机构。
1926年成立庐山管理局,维时四年,县级待遇,隶属九江。
1930至1949年,隶属江西省政府,厅级待遇。
1949年5月庐山获得解放,成立庐山管理处,实行军管。
1950年4月成立管理局,隶属省政府。
1953年8月改为庐山特别区,隶属省政府,县级待遇。
1954年12月又改为中南行政委员会庐山管理局,隶属中南局,厅级待遇。
1955年2月,又划归江西省政府管辖,改称庐山管理局,直到"文革"前夕。
"文革"期间,庐山的隶属较乱,时而属省,时而属九江地区,时而又属九江市(小市)。
1984年5月至今,改称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隶属省政府,由九江市代管。
B、文化底蕴自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写进《史记》后,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如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等都曾登临庐山,留下了4000多首诗词、400多处摩崖题刻和难以计数的书画作品,使庐山享有“文国诗山”的雅号。
使庐山成为中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发祥地。
庐山的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南唐),南宋时理学大师朱熹重建扩充,成为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代表着中国近世七百年的程朱理学大趋势。
白鹿洞书院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中央政府(始于北宋赵匡胤)于京城外修建的国学院。
白鹿洞与岳麓、雎阳、石鼓并称天下四大书院。
C、宗教信仰5篇二: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项申报指南附件1:北京市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项申报指南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北京市委十届十次会议精神,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作用,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北京市科委实施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项。
为做好专项课题征集工作,制订本申报指南。
专项重点支持数字内容、创意设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演出会展等北京重点发展文化领域。
主要包括:(1)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服务平台类项目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项目;(2)促进文化科技成果与其他产业集成应用、融合创新,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
具体如下:一、产业融合载体与公共服务平台类项目发挥扶持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区县资源投入示范基地建设,提升支持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服务能力。
根据各园区特色,重点支持数字内容产业、版权投资交易、网络游戏、新闻出版、创意设计领域的平台建设,支持广播电影电视、动漫制作、文化旅游、演出会展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支持企业孵化、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培训、产品交易推广、公共计算与技术测试环境、管理咨询、品牌推广等公共服务。
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示范类项目面向文化产业和行业发展科技需求,开展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增强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支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传播力。
(一)数字内容领域-推动信息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加强文化资源数字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数字文化资源公益服务与商业运营并行互惠的运行模式,整合各类文化机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文化资源数字化公共服务与社会化运营服务示范。
支持领域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领域:基于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的科普产品与服务。
重点支持以科普与创新文化为主题内容,利用3D、4D、特种银幕、互联网、数字出版、手机出版等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优势,开展多种形式与题材内容的科普产品研发与服务创新。
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集成应用。
重点支持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在设计、制造、科普、教育、体育、建筑、旅游、商务等产业领域中的集成应用创新和模式创新,促进动漫创意文化元素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整合技术和创新资源,全力推动“4G工程”。
支持4G 应用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开发文化创新应用,利用4G 的高速率、高容量、高智能性、低费用等特点,培育文化产品创作新空间、生产新动力、传播新载体。
促进多媒体渲染技术应用,拓宽服务范围。
加强北京渲染平台服务体系建设,加速形成“渲染培训—渲染租赁—代理渲染—渲染发包”的产业链条,重点推进远程渲染系统研发,令渲染服务可辐射到渲染服务需求集中的集聚区,面向动漫、影视制作、广告、设计服务等多领域、多地区提供渲染服务。
网络音乐制作与传播。
以云计算、融合网络及数字媒体集成技术为基础支撑,建立原创数字音乐传播运营服务平台,聚合社会音乐服务资源,开展音乐创作、演唱、制作、发行、传播、展示、营销及版权交易一体化服务示范,形成数字音乐规模化运营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打造知名服务品牌。
(二)创意设计领域-全力推进北京“设计之都”建设加强虚实结合的文化创意设计与展示自主核心技术和装备研发,形成整体技术集成解决方案。
重点支持解决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工程、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家具、酒类包装等领域的工业设计重点、难点关键技术或软件系统研发项目;鼓励科研机构、设计单位、高等学校开展基础性、通用性、前瞻性的工业设计研究;构建专业化媒体超算与协同式创意设计云服务平台,提升文化创意设计的表现力和创作力。
(三)新闻出版领域-强化新闻出版业传播力围绕新闻出版全产业链上的内容资源集成、出版、印刷、发行、版权保护等重点环节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推动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
支持领域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领域:数字出版资源投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