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市永威高中2020届高三备考工作总结一、明确高考目标,鼓足干劲黄校长组织召开高考备考专题工作会议,明确高考目标,激发干劲:2020年高考奋斗目标“2035”工程:2020年高考3名以上清华北大,一本上线350人以上。
通过备考专题工作会议、20高考备战动员会议,激发全体高三师生斗志。
二、校长牵头,科学规划,总览布局1、校长牵头,制定全年备考方略一轮复习5个月,二轮复习4个月(疫情影响),三轮复习2个月,各环节衔接良好。
2、校长拓展渠道,精选高质量试题黄校长利用各方面渠道和资源,精选高质量试题和联考,(金太阳联考、非凡联考、九师联盟联考、天一联考;九师联盟试卷、金太阳试卷、天一试卷、非凡教育试卷、衡中同卷等)对高三备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直接为备考工作始终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进行。
3、年级组、各备课组明确细化路线图、时间表各备课组长根据全年备考总方略,详细制定本学科教学计划,各个阶段的核心工作、重点内容、整体措施,制定本学科高考备考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三、因时施策,激发斗志1、严密组织考试,成绩分析到位,横纵对比,精准定位。
2、走出去参加全国、全省联考,在对比中找差距,促提升。
3、组织学科培训、假期培训、尖子生培训,提升整体实力。
4、组织尖子生强基计划专项工作组,确保强基计划有突破。
5、组建清北勇士军团,提升培尖工作再上台阶。
四、不足之处1、疫情期间个别学生不能够按照学校要求严格执行作息和落实学习安排。
2、5月份密集训练期间,学生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密集训练总结不及时。
3、由于疫情影响,对既定的二轮复习计划并未完全落实到位,虽然返校后及时做了调整,但是依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附录:各备课组总结2019——2020学年高三语文组工作总结一、亮点1.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渠道收集信息:创意语文群,芦苇集备社区、问渠语文资源共享群等全国知名的免费资源共享群,我们全组成员都加入其中,实时收集最好的东西,分享给我们同学。
同时,又联合大学同学组织了“河南师大高中语文资源共享群”,把大学同学所在学校的有用信息也实时共享,反响不错。
2.拓宽视野,现代化手段辅助教学。
三年不间断更新《含英咀华》、剪辑《新闻周刊》、汇编《人民日报》,真正让学生做到面宽底厚。
3.发挥备课组优势,群策群力,想方设法夯实基础。
对高考64片,车轮滚动复习;对高考真题,重组,改编;对教材知识一一过关。
4.集合专家团队,尖子生面批面改,一对一指导。
二、不足1.集体备课效率有待提升2.教师队伍稳定性对备考有一定影响3.限于能力、精力,我们的备考系统性,精确性,和衡水中学有不小差距。
4.建议学校统一购买PDF转换WORD程序,现在太多资源都是pdf形式,我们没办法转换,没办法编辑,只能是整体印刷,没有办法试题重组。
2019-2020学年高三数学备课组总结光阴似箭,转眼间,一年过去了,现就这一年的备课组工作总结如下:1.搞好集体备课搞好集体备课才能全组统一步调,共同进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齐全组的力量,高三数学复习备考才能稳步推进。
2.精选习题.高三一年时间宝贵,不能让学生做无用功,要让学生做一份试卷,收获几份试卷的知识,做到事半功倍.3.做好规划.高三复习教学内容多,知识繁杂,前期要做好计划,做到复习全面覆盖,稳步推进。
4.多做研究.通过研究近5年的的高考真题,明确高考都考过啥内容,哪些没考,今年会重点考察什么内容,即要全面撒网又要重点捕鱼,不能毫无章法,做无用功浪费时间.5.训练要处理好基础与综合的关系。
训练前期要抓基础,后期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和难度尤其是综合性较高的试题的训练,最后基础和综合要相得益彰,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会继续努力工作,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优秀教师。
高三英语工作总结高三英语组发挥集体智慧,充分研讨,科学规划,谋定而后动。
一、认真学习并充分领会高考英语改革精神,以一核四层四翼为指导,理解高考目的,树立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着力突出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了解人类文明和世界动态,能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文化多样性的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高考备考总体分3个轮次:一轮复习重在夯实基础,以教材为指导,一轮复习资料为载体。
复习方式为:学生自学---知识检测--查漏补缺--过关验收。
踏踏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地毯式排查。
二轮复习过程突出各题型的策略指导,坚持从命题角度进行阅读、完形填空、作文训练,同时整合语言知识。
二轮复习主要是依托高考试题,对重要语法项目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试卷评讲突出深度和广度,务必吃透文本,梳理脉络,最大化的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主要着力点为:常考题型解题策略与方法总结;干扰性类型及分析;常考生词积累;长难句分析;优美句子背诵。
三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再研真题,把握备考方向,从而做到正确选题。
确保所选习题符合时代特征,符合英语学习重视词、增加阅读量的趋势。
选材上,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不仅注重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考察,而且突出语境,注重以篇章阅读为主体的试题布局。
2、夯实词汇基础以高考必背3500单词为基础,加强词汇的认知深度和广度,使学生了解基本的构词法与词性转化规律。
通过强化熟词僻义、一词多义等,进一步拓宽学生词汇量。
语篇阅读过程中,注重对于完型高频词与阅读常考生词的积累。
3、强化完形填空(1)务必使学生明确完型填空的三个层次题型:句内层次;句组层次,语篇层次。
尤其要处理好语篇层次的题目,这是取得高分的拦路虎,也是培优的关键。
(2)训练方式教师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明确高频词汇;积累习惯搭配;学会长难句分析;了解历史文化背景。
诵读高考真题30篇以上,学会换位,琢磨体会故事线索和情感升华。
4.写作提升--拒绝粗放,精雕细琢(1)再次学习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明确训练目标。
主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审题准确,写全要点;明确不同类型作文结构,胸有成竹(加强范文背诵);高级词汇句型升级,繁简适度(“读本”示范,讲练引导);自然衔接,书面整洁。
经过我们的努力,高三英语成绩不断提升,尖子生数人次突破140分,为一本上线率做出贡献,也为清北工程突破奠定了扎实基础。
高三物理组2020届高三备考总做总结一、明确高考奋斗目标认真领会黄校长对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的总体要求,静心备课,力求更大突破。
明确物理学科奋斗目标:一本贡献人数380人。
100分以上36人。
二、严格落实复习备考计划认真学校《高三复习课的指导意见》,认真研究课型,反复研磨,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落实三轮复习备考计划,尤其是对二轮复习的精细化管理,突出学科特点,在二轮专题复习上下大工夫,试题优中选优,精中选精,确保复习效果。
三、精选习题1、通过学校选购的试卷和网络资源,构建学科试题库,好钢用在刀刃上,精选习题,确保质量。
2、学科组成员组编习题,分层次研究。
3、落实效果导向,注重效果,对重点知识进行滚动式考查。
四、协同配合1、理综三科协同配合,共同研究,提高学生总分。
对时间分配、做题顺序等方面做出统一指导。
2、精细安排每次综合训练,精细安排试卷难度均衡,协同配合,提高复习效果。
五、一课一研究通过每天下午第五节的一课一研,让我和备课组成员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团队优势,进行精准备课,高效教研,把学生在自学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都一一在备课过程中破解掉,提高了课堂上点拨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虽然经常很晚才去吃饭,但是我们却因为在备课中的折射出的智慧而欣喜。
六、不足之处1、疫情影响二轮复习效果,尤其是自制能力差的学生物理成绩下降非常大。
2、对二轮期间专题落实不够扎实,对复习备考有一定影响。
高三生物备课组总结2019-2020学年接近尾声,这个时候坐下来总结一年来高三生物备课组的各项工作,确实必要。
一年来高三生物组经历了起伏,就成绩而言,到现在虽略有好转,但依然问题不少。
我从以下几点总结工作:一、教师变动对学生造成影响从开学初韩老师的意外离职,到外地老教师的短期过渡,再到师宾宾老师的活力加盟,教师的变动,教师和所教班级的相互磨合适应,个别班级的成绩受到了影响。
二、复习计划调整有问题结合近几年高三生物复习经验教训,本年度调整了生物复习策略,一轮复习强调了背诵,讲解的减少。
而受疫情影响,二轮又以做题为主,但是居家复习又十分的“虚”,导致整个高三复习,尤其是前期忽视了讲解,学生对课本主干知识及概念,很多一知半解,似懂非懂,似是而非,建立在不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很不牢固。
再加上过多的强调了对《知识点》的识记,忽视了对课本最基本知识的背诵,导致虽然知识点全、多、深刻,但基本概念,主干知识反而得不到突出,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B班C班,对很多基本概念都不能理解和准确记忆。
大大影响生物成绩,一本人数也非常少。
三、学习的时间太少我很庆幸,现在本组的两位生物老师都很优秀,因为可塑性很强。
但是要想独当一面,我的看法是,大家都差得远,在“教”中“学”是主体,主动的“进修”,才能上档次。
今年我自己没有过多时间研究像样的生物专业书籍,所以提升有限。
教师专业精深,指导得力,再加上教风好,必然成绩好。
四、疫情期间学习太“虚”虽然疫情期间几乎天天网上授课,但是返校证明效果不好,一是学生听课效率太低,应该减少讲题,重在背书、做题,把讲题的时间还给学生背书、做题。
二是引导主干知识不够,必背知识要求不到位,太多就没有了重点,不愿意背。
应该“多”和“精”配合才对。
五、措施落实不易到位春节返校后,生物成绩下滑明显,虽定下了较好的措施,但执行的不到位。
如针对一本人数太少的问题,主要是B班强化单独关注生物单科未过一本的学生,C班是培养10名接近一本的学生。
教师不能坚持抓,学生也没有很好的配合。
还有平均分低的问题,主要是基本概念,必背知识不懂,背不熟,黄校长批评过日清无记录,可实际上对于日清检查总觉得难以落实,时间太有限。
六、集体备课效果模糊集体备课确实起到了补充备课不足的浅层效果,但是同占用教师过多的活动时间对比,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在我看来可能更大。
一年来,生物组很遗憾没有什么像样的备课成果,就是在吃老本,这个我负主要责任。
但我认为对于自觉搞教研的教师而言,靠拼时间反而另其生厌。
教研是个人的事,或者备课组自己的事;而学校层面,可以成立专门研究组。
当然的作为备课组长,给予本组成员激励不够也是原因。
七、三轮理综考试两问题一是卷纸的问题,“九师”卷生物部分过难,远超高考,但是题目超前,贴近新课改,对于尖子生训练还是有用的。
可是前期训练及考试用的太多,导致学生有畏难情绪,影响生物题作答。
二是学生理综考试普遍生物时间不够用,这与沁阳一中等学校考试理念不一致,也是影响成绩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