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血管理制度-07: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输血管理制度-07: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 输血不良事件内容
1.1 血样标签与申请单内容不符。

1.2 采错样本。

1.3 输血时没有按规范操作。

1.4 输血器材不符合要求。

1.5 发生输血反应。

1.6 输血反应没有及时上报。

1.7 发生输血相关性疾病
1.8 血型鉴定错误。

1.9 发错血。

1.10 责任心不强导致血液过期报废。

1.11 废弃血袋及输血器材没有按规定处理。

2 输血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2.1 一旦发生输血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上报主治医师、
科主任或护士长,采取补救或抢救措施。

2.2 由当事人通过信息平台将不良事件上报输血科,若为输
血不良反应则需同时上报纸质《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至输血科。

2.3 输血科每季度一次将《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反馈威海
市中心血站。

2.4 输血科定期汇总、分析输血不良事件,并上报医务科,在院内网公示。

3 输血不良事件处理措施
3.1 输血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
长及时处理,确保将不良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3.2 (除输血反应外)的不良事件,当事人要写出事件经过、
发生原因、整改意见一式两份。

科主任或护士长写出处
理意见后,一份留本科室输血管理文件夹中,一份送输
血科保存。

3.3 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后,应作详
细记录,并马上报告科主任进行相关沟通处理。

3.4 临床怀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
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值班医师和科主任
进行抢救治疗。

同时报告输血科和医务科,输血科工作
人员及时收回未输完的血液制品,重新鉴定供受血者血
型、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等;
必要时,检验科做血常规、尿常规及血清胆红素等;并
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以便予以对症治疗。

怀疑为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血液做细菌学
检验,由医务科通知威海市中心血站派员共同实施封袋
处理。

获经批准院长日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