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关于成立年产xx吨聚氨酯塑胶跑道公司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聚氨酯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运动跑道,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
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xxx公司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37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1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xxx公司以聚氨酯塑胶跑道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公司计划总投资22480.0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382.97万元,占总投资的68.43%;流动资金7097.04万元,占总投资的31.57%。
根据规划,xxx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47892.00万元,总成本费用38211.60万元,税金及附加371.83万元,利润总额9680.40万元,利税总额11387.46万元,税后净利润7260.30万元,纳税总额4127.16万元,投资利润率43.06%,投资利税率50.66%,投资回报率32.30%,全部投资回收期4.60年,提供就业职位933个。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
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第一章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48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xxx公司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370.0万元,占公司股份78%;B公司出资1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2%。
(四)法人代表孟xx(五)注册地址某科技园(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湖北省,简称鄂,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
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
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湖北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属长江水系。
湖北省地处亚热带,全省除高山地区属高山气候外,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共辖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共有25个县级市、36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常住人口5927万人。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45828.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3809.09亿元,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9098.62亿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920.60亿元。
(六)主要经营范围以聚氨酯塑胶跑道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xxx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产品提供商。
我们在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合作共赢。
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科技园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聚氨酯塑胶跑道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目前,绝大部分聚氨酯塑胶跑道产品都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制得。
美国从1961年首次铺设200米的赛马聚氨酯塑胶跑道,1963年开始铺设体育田径运动跑道。
196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采用聚氨酯塑胶跑道,由于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耐磨防滑,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田径运动使用性能,从此国际奥委会和各项运动专业委员会都正式把塑胶跑道定为国际体育比赛必备的设施。
我国1979年9月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首次采用聚氨酯塑胶跑道。
到1998年全国塑胶跑道的原材料生产厂家已有30多家,原料产量5000吨。
近年塑胶跑道发展速度惊人。
每年以30%以上速度增长,2002年全世界产量130万吨,我国2002年产量不到4万吨,而消耗约22万吨,绝大部分靠进口。
估计到2008年我国的原料产量将达到十万吨。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一、聚氨酯塑胶跑道项目背景分析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田径运动跑道,它由聚氨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
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
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塑胶跑道的主要成分是丙烯酸和高质量树脂,其材料类似于盛放食品的方便袋,符合环保型面层材料要求。
塑胶跑道的原材料得到了国家塑胶行业协会的认证,对环境、人体无毒无害。
且具有防紫外光、防磨损、防爆裂、抗老化、寿命长、容易保养、维修费用低等特点。
用于幼儿园各级各类学校及专业体育场、田径场跑道、半圆区、辅助区,全民健身路径,室内体育馆训练跑道,游乐场道路铺面,室内外跑道、网球、篮球、排球、羽毛球、手球等场地,公园、居民小区等活动场地。
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由教育部牵头组织,数十家科研院所和检测机构参与起草,历经两年多的修订,于2018年11月1日开始实施。
新国标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针对性地解决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中存在的安全、环保、运动防护等突出问题,并综合考量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全生命周期中各个环节的主要风险点,提出了符合绿色发展、技术进步、行业规范以及学生健康防护要求的各项技术指标。
与相关旧国标相比,新国标不仅从“国家推荐标准”变为“国家强制标准”,还增加了诸多内容,包括厚度要求、物理性能、无机填料含量要求、防滑胶粒高聚物含量要求、面层成品有害物质限量、非固体和固体原料有害物质限量等。
北青报记者看到,新国标对校园塑胶跑道建设中可能产生的18种有害物质的限定做出了规定,并按照家装标准对建成后的跑道挥发性有机物限量做出了限定。
如“现浇型和预制型面层成品中有害物质限量及气味要求”有害物质的释放量,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得高于5毫克/立方米,甲醛不得高于0.4毫克/立方米,二硫化碳不得高于7毫克/立方米,苯不得高于0.1毫克/立方米,气味等级不得高于3。
新国标还对中小学校园塑胶跑道的取样要求、检验规则、判定规则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制订。
此外,校园人工草坪也首次纳入国标强制检测范围之内。
二、聚氨酯塑胶跑道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目前,绝大部分聚氨酯塑胶跑道产品都是由异氰酸酯和多元醇反应制得。
异氰酸酯MDI国内外均采用液相光气法生产,其制造方法是将苯胺与甲醛在盐酸(或催化剂)存在下加热至100℃进行缩合反应,生成二苯基甲烷二胺及多亚甲基多苯基多胺混合物,然后再直接送至光气化反应器。
其光气化反应的设备和条件与生产TDI十分相似,所用溶剂也是邻二氯苯或氯苯,工艺流程与生产TDI也相仿。
由于光气法的生产装置复杂,工序多,生产中使用有毒的光气和氯气,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氯化氢(HCl),而且在最终异氰酸酯产物中含有大量难以分离的可水解氯化物,因此各国一直在寻找更经济和更安全的合成MDI 的工艺路线。
目前各国都对非光气法合成异氰酸酯进行了大量研究,主要的有羰基化法和热分解法,由于收率和催化剂回收等问题,至今没有工业化。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国对光气法工艺做出了越来严格的限制。
因此探索环保的非光气法合成聚氨酯路线势在必行。
其中取得进展的有:日本旭化成开发的氧化羰基化法、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的以苯胺和二氧化碳(CO2)为原料制备MDI的路线以及近期国内外研究机构都在开发的以碳酸二甲酯(DMC)替代光气的新技术。
聚氨酯生产新技术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自20世纪年代以来,大气中CO2浓度持续增高,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了大量的CO2等温室气体,造成了温室效应,该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如何限制CO2的过量排放已成为各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占主导地位的特殊性和经济发展模式,导致目前中国CO2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并且人均排放量已接近世界平均水平,CO2过量排放引发的问题日趋严重。
为此,中国政府也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
实施CO2资源化有效利用是中国面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利用CO2生产碳酸二甲酯的绿色学工艺,进一步利用碳酸二甲酯合成聚氨酯材料,替代原来有毒、污染和高CO2排放的传统异氰酸酯技术路线,是实现环境友好和CO2减排并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的方向。
DMC羰基化法合成聚氨酯材料,采用的碳酸二甲酯(DMC)是新一代的绿色化学品,由于它的化学结构与光气有类似之处,因此以DMC替代光气的异氰酸酯合成已成为研究热点。
以DMC为原料的MDI合成路线分3步进行:第1步,苯胺与DMC为原料,采用以活性炭或α-Al2O3为载体的负载型催化剂Zn(OAc)2/AC(或Zn(OAc)2/α-Al2O3),在150℃和DMC/苯胺摩尔比为7的进料比下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MPC),其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8%和78%;第2步,以MPC和甲醛为原料,采用液体硫酸(H2SO4)为催化剂,在100℃和MPC/HCHO摩尔比为6的最佳进料比下缩合生成二苯基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收率为43%;第3步,MDC分解生成M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