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食品微生物之檢驗方法-阪崎腸桿菌之檢驗1 適用範圍〆本方法適用於一般食品及奶粉中阪崎腸桿菌之檢驗。
2 檢驗方法〆2.1 工作環境〆工作平台須寬敞、潔淨、光線良好,操作平台光度為100呎燭光以上,密閉室內換氣良好,儘可能沒有灰塵及流動空氣。
每15分鐘落菌數不得超過15 CFU/培養皿。
2.2 器具及材料〆2.2.1 乾熱滅菌器。
2.2.2 高壓滅菌釜。
2.2.3 攪拌均質器(Blender)或鐵胃(Stomacher)〆適用於無菌操作者。
2.2.4 天平〆可稱量到2000 g者,靈敏度為0.1 g々可稱量到120 g者,靈敏度為1 mg。
2.2.5 冰箱〆能維持5 ±3℃者。
2.2.6 吸管或吸管尖〆已滅菌,1 mL吸管應有0.01 mL之刻度々5 mL及10 mL吸管應有0.1 mL之刻度。
2.2.7 吸管輔助器(Pipette aid)或微量分注器。
2.2.8 稀釋瓶〆160 mL,玻璃、聚乙烯(polyethylene)、鐵弗龍(Teflon)或其他能耐121℃濕熱滅菌20分鐘以上之塑膠材質,附螺旋蓋。
2.2.9 培養皿〆已滅菌,內徑約9 cm,深度約15 mm,底皿之內外面應平坦,無氣泡、刮傷或其他缺點。
2.2.10 增菌用容器〆附螺旋蓋之125 mL、250 mL、2 L三角錐瓶或廣口瓶々玻璃、聚乙烯、鐵弗龍或其他能耐121℃濕熱滅菌20分鐘以上之塑膠材質。
2.2.11 pH測定儀。
2.2.12 培養箱〆能維持內部溫度在±1℃以內者。
2.2.13 溫度計〆量測溫度範圍1~55℃,最小刻度0.1℃。
2.2.14 水浴〆加蓋,具水流循環系統,能維持水溫溫差在±0.2℃以內者。
2.2.15 接種針及接種環(直徑約3 mm)〆鎳鉻合金、鉑銥或鉻線材質,或可拋棄式者。
2.2.16 曲玻棒〆可滅菌者,直徑3~4 mm,塗抹區域45~55 mm。
2.2.17 試管〆10 ×100 mm,13 ×100 mm,13 ×120 mm,15 ×150 mm,16 ×150 mm試管,或其他適用者。
2.2.18 旋渦混合器(Vortex mixer)。
2.2.19 顯微鏡〆能放大至1000倍以上之一般光學顯微鏡。
2.2.20 載玻片及蓋玻片〆適用於染色及鏡檢用。
2.2.21 研缽、杵。
2.2.22 藥勺、剪刀、小刀、鑷子〆可滅菌。
2.2.23 濾紙及褐色試藥瓶。
2.2.24 無菌濾膜〆孔徑0.45 μm或以下之親水性醋酸纖維膜。
2.2.25 杜蘭發酵管(Durham fermentation tube)〆外徑9 ×22 mm或其他適用者。
2.2.26 試藥〆氯化鈉、硫酸月桂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膽鹽No. 3(bile salts No. 3)、中性紅(neutral red)、結晶紫(crystal violet)、檸檬酸鐵銨(ferric ammonium citrate)、去氧膽酸鈉(sodium desoxycholate)、硫代硫酸鈉(sodium thiosulfate)、草酸銨(ammonium oxalate)、碘化鉀、碘、沙黃O(safranin O)、對-二甲胺基苯甲醛(p-dimethyl aminobenzaldehyde)、四甲基對位苯二胺鹽酸鹽(N,N,N',N'-tetramethyl -ρ-phenylenediamine〄2HCl)、磷酸二氫鈉(NaH2PO4〄H2O)、硝基苯哌喃半乳糖苷(o-nitrophenyl-β-D-galactopyranoside, ONPG)、5-溴-4-氯-3-吲哚-α-D-哌喃葡萄糖苷(5-bromo-4-chloro-3-indolyl-α-D-glucopyranoside)、亮綠(brilliant green)、酚紅(phenol red)、溴甲酚紫(bromcresol purple)、溴麝香草藍(bromthymol blue)、肌酸(creatine)、甲基紅(methyl red)、α-萘酚(α-naphthol)、氫氧化鉀、95%乙醇、無水乙醇、戊醇(amyl alcohol)或異戊醇(isoamyl alcohol)、乳糖、蔗糖、半乳糖醇(dulcitol)、核糖醇(adonitol)、棉子糖(raffinose)、山梨醇(sorbitol)、阿拉伯糖醇(D-arabitol)、氰化鉀、氫氧化鈉、L-離胺酸(L-lysine)、L-鳥胺酸(L-ornithine)、L-精胺酸(L-arginine)、礦物油或液態石蠟油(paraffin oil)及鹽酸等均採用化學試藥級。
2.2.27 試劑〆2.2.27.1 無菌蒸餾水〆蒸餾水900 mL、90 mL、9 mL,分裝於增菌容器或試管中,以121℃滅菌15分鐘。
2.2.27.2 0.85%生理食鹽水〆取氯化鈉8.5 g溶於1000 mL蒸餾水中,分裝於試管內,以121℃滅菌15分鐘。
2.2.27.3 柯瓦克氏試劑(Kovacs’ reagent)〆取對-二甲胺基苯甲醛5 g溶於戊醇或異戊醇75 mL中,再徐徐加入鹽酸25 mL,混合均勻後應呈黃色並須保存於4℃冰箱中。
2.2.27.4 甲基紅指示劑(Methyl red indicator)〆取甲基紅0.1 g溶於95%乙醇300 mL後,再加蒸餾水使成500 mL。
2.2.27.5 歐普氏試劑(Voges-Proskauer test reagents, VP reagents)〆溶液A〆取α-萘酚5 g溶於無水乙醇100 mL中。
溶液B〆取氫氧化鉀40 g溶於蒸餾水中,並使成100 mL。
2.2.27.6 0.5%氰化鉀溶液(0.5% potassium cyanide solution)〆取氰化鉀0.5 g溶於無菌蒸餾水100 mL中(氰化鉀為劇毒物質,本操作務必在抽氣櫃內進行)。
2.2.27.7 礦物油或液態石蠟油〆取礦物油或液態石蠟油20~50 mL,裝入有蓋容器中約1/2滿,以121℃滅菌30分鐘。
2.2.27.8 革蘭氏染色液(Gram stain solution)〆2.2.27.8.1 哈克氏(Hucker’s)結晶紫液(初染劑)〆溶液A〆取結晶紫2 g溶於95%乙醇20 mL中。
溶液B〆取草酸銨0.8 g溶於蒸餾水80 mL中。
將溶液A與溶液B混合,靜置24小時後以濾紙過濾,取濾液作為初染劑。
2.2.27.8.2 革蘭氏碘液(媒染劑)〆取碘化鉀2 g及碘1 g置於研砵中,經研磨5~10秒鐘後,加蒸餾水1 mL研磨,次加蒸餾水5 mL研磨,再加蒸餾水10 mL,研磨至碘化鉀和碘完全溶於水中,將此溶液注入褐色瓶中,再以適量蒸餾水洗滌研砵及杵後,併入洗液,加蒸餾水使成300 mL。
2.2.27.8.3 哈克氏複染液(複染劑)〆取沙黃O 2.5 g溶於95%乙醇100 mL中,供作複染原液。
使用時,取原液10 mL加蒸餾水90 mL,作為複染液。
註〆革蘭氏染色液因放久可能失效,因此若購買成品時,要注意其保存期限,若自行配製者應檢查其染色效果。
2.2.27.9 氧化酶試劑(Oxidase reagent)〆取四甲基對位苯二胺鹽酸鹽1 g溶於蒸餾水100 mL後,貯存於褐色瓶,並置入冰箱中,使用期限以不超過1星期為宜。
2.2.27.10 1 M磷酸二氫鈉溶液〆取磷酸二氫鈉6.9 g溶於蒸餾水45 mL中,徐徐注入30%氫氧化鈉溶液約3 mL,調整pH值為7.0,續加入蒸餾水使成50 mL,貯存於4℃冰箱中備用。
2.2.27.11 硝基苯哌喃半乳糖試劑(ONPG reagent)〆取硝基苯哌喃半乳糖80 mg溶於37℃蒸餾水15 mL中,再加入1 M磷酸二氫鈉溶液5 mL,即為0.0133 M硝基苯哌喃半乳糖試劑,貯存於4℃冰箱中,使用時須加溫至37℃。
2.2.28 培養基〆2.2.28.1 蛋白腖緩衝液(Buffered peptone water, BPW)蛋白腖(peptone)10 g氯化鈉(NaCl) 5 g磷酸氫二鈉(Na2HPO4)3.5 g磷酸二氫鉀(KH2PO4)1.5 g蒸餾水1000 mL攪拌加熱溶解後,以121℃滅菌15分鐘,最終pH值為7.2 ±0.2。
2.2.28.2 加鹽硫酸月桂酸胰化蛋白培養液(Lauryl tryptose broth with 2% NaCl, 2% NaCl-LST)胰化蛋白(tryptose)20 g乳糖(lactose) 5 g磷酸二氫鉀(KH2PO4)2.75 g磷酸氫二鉀(K2HPO4)2.75 g氯化鈉(NaCl)20 g硫酸月桂酸鈉(sodium lauryl sulfate)0.1 g蒸餾水1000 mL加熱溶解後,分取10 mL注入裝有杜蘭發酵管之試管內,以121℃滅菌15分鐘,最終pH值為6.8 ±0.2。
2.2.28.3 紫紅膽鹽葡萄糖培養基(Violet red bile glucose agar, VRBG)酵母抽出液(yeast extract) 3 g蛋白腖(peptone)7 g氯化鈉(NaCl) 5 g膽鹽No. 3(bile salts No. 3) 1.5 g乳糖(lactose)10 g中性紅(neutral red)0.03 g結晶紫(crystal violet)0.002 g洋菜(agar)15 g葡萄糖(glucose) 10 g蒸餾水1000 mL加熱至沸騰溶解,注意不可加熱過度。
於45~50℃水浴中冷卻,最終pH值為7.4 ±0.2。
每培養皿注入約20 mL,凝固後確定表面乾燥後使用。
配製後之培養基應放置於2~8℃冰箱中保存,但須於一個月內使用完畢。
2.2.28.4 阪崎腸桿菌培養基(Enterobacter sakazakii agar, ESA)胰化蛋白腖(tryptone)15 g大豆蛋白腖(soya peptone) 5.0 g氯化鈉(NaCl) 5.0 g檸檬酸鐵銨(ferric ammonium citrate) 1.0 g去氧膽酸鈉(sodium desoxycholate) 1.0 g硫代硫酸鈉(Na2S2O3〃5H2O) 1.0 g5-溴-4-氯-3-吲哚-α-D-哌喃葡萄糖苷(5-bromo-4-chloro-3-indolyl-α-D-glucopyranoside)0.1 g洋菜(agar)15 g蒸餾水1000 mL攪拌加熱溶解後,以121℃,滅菌15分鐘,最終pH值為7.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