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2010年我国各行业经济形势分析摘自发改委网站2010年煤炭行业运行简况2010年,全国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供需基本平衡,投资较快增长,效益明显提高,煤炭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

煤炭产运销较快增长。

据行业测算,全年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全国铁路煤炭发运完成亿吨,同比增加亿吨,增长%。

主要港口煤炭发运完成亿吨,同比增加9854万吨,增长%。

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全年煤炭进口亿吨,同比增长%;出口1903万吨,同比下降%;净进口亿吨,同比增加4237万吨。

港口与电厂存煤增加。

12月末,主要煤炭发运港口库存2373万吨,比年初增加 980万吨,增长%;全国重点电厂存煤5607万吨,比年初增加1777万吨,增长%,可耗用天数15天,比年初最低时增加7天。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10年,煤炭开采及洗选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0亿元,比上年增长%。

行业经济效益提高。

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1155亿元,同比增加6233亿元,增长%;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同比增加4523亿元,增长%。

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2930亿元,同比增加1110亿元,增长%。

其中,前10家企业实现利润1110亿元,占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的%。

2010年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一)煤炭供应能力进一步提高。

生产方面,产能大幅提升,产量继续增加。

一些主要产煤省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取得阶段性成效,一大批新建、改扩建现代化矿井陆续投产。

晋陕蒙宁等主要产煤省区煤炭产能大幅提升,其中内蒙古、山西产能分别达到9亿吨/年、亿吨/年。

煤炭运输方面,大秦、侯月线等主要煤运通道运输能力和曹妃甸等港口中转能力明显提高,支撑了煤炭发运量的快速增加。

(二)主要用煤行业煤炭消耗增幅趋缓。

2010年,在各地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等因素的作用下,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主要行业煤炭消耗增幅减缓,火力发电量单月增速从4月份的%逐渐回落,进入四季度后火力发电量回落到上年同期水平。

全年粗钢、生铁、水泥分别增长%、%和%,比上年回落、和个百分点。

随着主要耗煤产品产量增幅减缓,煤炭消耗增幅下降。

(三)煤炭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紧。

3、4月份,受高耗能行业快速增长拉动、西南地区干旱来水偏枯、恶劣天气频繁,以及部分产煤省区资源整合、安全整顿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淡季不淡,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进入迎峰度夏后,随着南方地区普降暴雨、水电增发,以及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高耗能行业增幅下降,火电增幅明显回落,煤炭市场旺季不紧,供应宽松。

入冬以来,除华中地区个别电厂存煤偏紧外,煤炭市场供应形势整体平稳。

(四)国际市场煤价有所上涨。

国际煤价在前三季度保持相对平稳,纽卡斯尔港标准动力煤离岸价格基本在90—100美元/吨。

进入四季度后,受欧洲冷冬天气、澳大利亚和印尼特大暴雨洪水等影响,煤价出现持续上涨。

12月份纽卡斯尔港标准动力煤离岸价格平均价格达到吨/美元,同比上涨46%。

总的看,全年煤炭运行态势良好,在迎峰度夏、度冬等用煤高峰时期,在应对特大干旱、地震、泥石流和雨雪冰冻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段,在世博会、亚运会等重要活动期间,煤炭供应都保持基本平稳有序。

2010年主要高载能行业运行情况钢铁行业。

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62665万吨,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减缓个百分点;钢材产量79627万吨,增长%,减缓个百分点。

焦炭产量38757万吨,增长%,减缓个百分点。

铁合金产量2436万吨,增长%,减缓个百分点。

铁矿砂进口61863万吨,下降%。

焦炭出口335万吨,增长倍。

钢材出口4256万吨,增长73%;进口1643万吨,下降%。

钢材价格前4个月呈上涨态势,5-7月一直下行,8月份又开始持续上涨。

12月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综合指数平均为,同比提高点。

高线、20mm中厚板、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4702元/吨、4641元/吨和5458元/吨,同比上涨%、%和%。

前11个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2356亿元,同比增长%,上年同期为下降%。

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603亿元,增长倍,上年同期为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1283亿元,增长%,上年同期为下降%。

有色金属行业。

2010年,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3153万吨,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加快个百分点。

其中,电解铝产量1565万吨,增长%,加快个百分点;铜产量479万吨,增长%,加快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减缓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加快个百分点。

氧化铝产量增长%,加快18个百分点。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上半年呈下滑态势,7月份开始持续上涨,12月份略有回落。

国内市场铜、电解铝、铅现货平均价12月份分别为64089元/吨、16303元/吨和17248元/吨,同比上涨%、%和%;锌价为18507元/吨,同比下降%。

前11个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435亿元,同比增长%,上年同期为下降%。

其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449亿元,增长%,上年同期为下降%;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利润986亿元,增长%,上年同期为下降%。

建材行业。

2010年,全国水泥产量186796万吨,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减缓个百分点;平板玻璃产量63026万重箱,增长%,加快个百分点。

水泥价格前7个月基本稳定,8月份开始持续上涨。

平板玻璃价格上半年呈下滑态势,7月份开始不断上涨。

12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为366元/吨,同比上涨75元/吨,涨幅为%;平板玻璃出厂价84元/重量箱,同比上涨4元/重量箱,涨幅为5%。

12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412万吨,同比上升%;平板玻璃库存1989万重量箱,上升%。

前11个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2005亿元,同比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其中,水泥行业利润487亿元,增长%,增幅同比回落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行业利润亿元,增长倍,上年同期增幅达倍。

化工行业。

2010年,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幅同比回落个百分点。

主要产品中,烧碱产量2087万吨,同比增长%。

纯碱产量2029万吨,增长%。

化肥产量6620万吨,增长%;其中,氮肥产量下降%,磷肥、钾肥产量分别增长%和%。

农药产量234万吨,增长%。

橡胶轮胎外胎产量77634万条,增长%。

电石产量1462万吨,下降%。

多数化工产品价格前三季度小幅波动,四季度明显上涨。

12月份,烧碱(片碱)平均价格为2500元/吨,同比上涨%;纯碱2250元/吨,同比上涨%。

尿素1960元/吨,同比上涨%;国产磷酸二胺3300元/吨,同比上涨%;电石4450元/吨,同比上涨%。

前11个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2724亿元,同比增长%,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

2010年船舶工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随着中央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一揽子政策的深入实施,2010年,我国船舶工业克服了国际船市持续低迷的不利影响,逆势上行,继续实现平稳较快发展。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创历史新高;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是去年新接订单量的倍;截至2010年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

2010年,2141家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799亿元,同比增长%;1-11月,实现利润总额408亿元,同比增长%。

2010年医药产业经济运行回顾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2010年医药产业生产、销售、效益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对外贸易形势好转,结构调整逐步推进,产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态势。

一、产业增速高位运行1-11月份,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1239亿元,同比增长%。

其中,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2157亿元,同比增长%;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亿元,增长%;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亿元,同比增长%。

前11月,医药产业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5%左右,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近5个百分点。

预计全年医药产业实现总产值125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7%左右。

二、产品销售率有所下降1-11月,医药行业整体产销率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主要受实施新版药典的影响,特别是关于新生产的药品必须使用变更后的说明书和标签等要求,使得产销率持续走低。

从1-11月分行业产销率情况看,除制药装备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外,其它行业产销率同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最大的是生物生化制品制造业,下降了个百分点;其次是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下降了个百分点。

三、对外贸易稳步回升1-11月,医药产业进出口呈平稳增长态势,出口相对活跃,累计进出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其中,出口亿美元,同比增长%;进口额亿美元,同比增长%。

由于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贸易顺差达到亿美元,增长了%。

预计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26%左右。

四、经济效益有所改善1-11月医药产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114亿元,同比增长%;销售利润率%,同比增长了个百分点;医药市场的持续向好,提升了医药产业销售利润率,从分行业情况看,对产业利润贡献率较大的行业是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化学药品原药制造业、中成药制造业及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

预计全年实现利润1250亿元左右,增幅有望保持在%左右。

五、资产投资平稳增长1-11月,医药产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同比增长%。

分行业看,对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贡献较大的是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业。

一方面,鼓励医疗器械本地化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对医疗器械行业的持续投入;另一方面,即将实施新版GMP,促使企业制剂制造行业资金投入大幅提升。

此外,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新标准的全面实施、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经费逐步到位,企业新药投入加大等,均带动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上升。

2010年各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10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减缓6个百分点。

东、中、西部地区分别投资109505亿元、69312亿元和55924亿元,增长%、%和%,增速同比减缓、和个百分点。

31个省份投资同比增长,除上海增长%以外,其余省份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广西、甘肃、宁夏分别增长%、%和%。

与上年相比,7个省份增速加快,其中福建、新疆分别加快和5个百分点;24个省份增速减缓,其中四川、山西分别减缓和个百分点。

2010年各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201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8267亿元,同比增长%,增速同比加快个百分点。

其中,东、中、西部地区投资28009亿元、10517亿元和9741亿元,增长%、%和%,增速同比加快、和个百分点。

30个省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均达两位数,增速较快的海南、福建、宁夏分别增长%、%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