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政治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政治期期末考试试卷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期末考试试卷(人教版闭卷总分7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家科研机构在招聘人才时提出“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的要求,之所以提倡个人要关爱集体是因为()①个人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②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③只有维护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④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河南农民王凤山在参加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时,发现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他冒着被解雇失业的危险对事件进行阻止,并说了“坑国家,昧良心的事,我死也不干”的感人话语。

他的行为表现是的行为()A、冲动、蛮干,不深思熟虑,对自己不负责任B、意志品质不坚强,自我控制能力低下C、热心公益,服务社会D、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对祖国、对人民有高度责任感3、下列属于积极承担责任的行为的有()①用合理、合法的方法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②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集体解决遇到的困难③努力学习,从小就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④遇到他人有困难就坚决许诺,不顾一切履行诺言进制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4 “乌鸦有反哺之孝,羊羔有跪乳之恩,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

这是某中学为中学生上的第一节品德课的内容。

感恩教育进课堂这项举措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③、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④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是一致的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④D①②④5.上小学的刘洋买了一套电脑游戏软件回家,爸爸一问价钱,说:“这么贵,怎么不买盗版的?”他理直气壮地反问:“买盗版不就等于盗窃吗?”刘洋的“理”在于①盗版软件是侵犯智力成果权的行为②盗版软件质量太差③购买盗版软件会助长侵权行为④智力成果受法律保护A.①②④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6.2007年3月16日,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高票通过《物权法》。

《物权法》从起草到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历经8次审议,100多次修改。

该法规定:“国家的、集体的和私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物权法》的制定过程及规定表明A.人民群众可直接参与立法,制定法律B.《物权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宪法更为严格C.法律保护公民的所有财产不受侵犯D.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7.200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温家宝总理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本要靠科技技术。

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可以使社会生产力产生革命性的飞跃。

这告诉我们A.我国的科技实力,总体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B.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D.加快科技发展已成为各国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标8、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嫦娥一号卫星从西昌飞向月球。

“嫦娥工程”是我国空间科技的第三个里程碑。

它的发射成功对我们的启示①、只有社会主义中国才能救中国②、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需要倡导艰苦创业精神③、中华民族具有伟大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④、青少年要立志成才,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崇高历史使命A①③④B②③④C②④D①②③9、2005年10月15日,“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十大城市同时举行。

以下对“终身学习”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在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应该成为人民的一种生活方式②、终身学习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升生活品质③、终身学习是个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④、终身学习就是要在任何时候都把学习书本知识做为自己的主要任务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小明所在的班级要参加洪演讲比赛,同学们一致推举口才不错的小明参加,小明怕影响自己的学习,不想参加演讲比赛。

据此回答10小明的想法是()①缺乏责任心的表现②懂得学习重要性的表现③正确处理学习与比赛的表现④缺乏奉献精神的表现A ①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②③11作为小明的同学,你应该告诉小明()①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自愿做的,但我们仍要承担责任②关爱集体,人人有则③为班集体增光比学习更重要④我们要做负责任的公民A ①②B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④12六中全会强调,发展科教和壮大人材队伍,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可见,我国()①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必须实施人材强国战略③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3下列谚语或格言能体现中华文化中蕴涵的“注重道德内省和很躬行践覆”的道德传统的有()A礼之用和为贵B志存高远C自制力强D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14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有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

下列举措没有体现这一要求的是()A某热电厂在建设过程中大量采用新技术,实现了“零排放”B某社区制订节能规划,给社区每个家庭下达节能指标C某地磷矿污染环境,当地政府为保住税源,拒绝让该磷矿停产D某中学成立环保宣传队发动学生上街做“环保宣传员”15我国的对外开放是A权宜之计B仅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利C长期的、全面的D只对发达国家开放16我国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改革促__、促__A改革、发展B稳定、发展C和谐、稳定D繁荣、改革17 “母鸡的理想是在庭院中啄食,所以它的翅膀就不能再飞翔;鹰的理想是翱翔蓝天,所以才有了搏击风雨的强健双翼。

”这句话告诉我们①理想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②我们在谈理想时应立足于现实③不同的理想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④我们的具体理想应该是发展变化的A①②④B②④C①③D②③④18我国的一位科学家在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时说:为了心中的梦想,18年我没有休息过节假日。

对我来说,科研本身带来的愉快是最大的报酬,科学奉献祖国是最大的幸福。

这位科学家的话说明①他有着崇高的理想②理想的实现必须脚踏实地,从点滴积累③理想的实现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④他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心的人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9 “嫦娥“奔月是继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实现载人航天之后,我国空间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是我们实现深空探测零的突破的标志性工程。

它表明我国正在积极实施A西部大开发战略B可持续发展战略C科教兴国战略D中部崛起的战略20巴金说:“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我们血肉相连。

它是海洋,我好比一滴水;它是大山,我不过是一粒沙。

不管我们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们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这段话充分表明①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②理想是永远都无法实现的③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④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A①②④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判断题(在下列题目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21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的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协调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23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们必须吸收当今世界上的各种先进文化,而对所有的传统文化则必须毫不留情地加以摒弃( )24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和形式是不会改变的( )25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6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 )27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

( )28当今世界,各国这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 )2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 )30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要全面继承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31材料一中宣部、教育部规定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举行“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为此,大冶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强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将南山头革命烈士纪念馆,红三军团旧址等列入中小学爱国议主义教育基地。

材料二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于11月在黄石市隆重举行。

艺术节期间,被欧洲国家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的阳新布帖很和睦作为我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亮相。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大冶市中小学设立爱国议主义教育基地。

是在培养和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懂得当国家处于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什么意识?(2)被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的阳新布帖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请问中国文化有何特点?其作用如何?(3)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上,为了进一步扩大文化交流影响,请问在文化对外交流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4)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作为一名中学生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2材料一50-70年代人们的消费档次为自行车,手表,收录机;80年代为电视机、电冰箱。

洗衣机、照相机;90年代为电脑、商品房,空调;21世纪为别墅、小汽车、旅游等。

材料二目前,我国的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业、大江大河治理,环境保护等都是国家经营或控制的。

材料三当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个体、私营经济。

同时,外贸经济对我们来说也并不陌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和材料三共同说明了现阶段我国坚持的要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是什么决定的?(3)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随着时代前进呈现出什么特点?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提出什么要求?(4)我国针对材料三中反应出的经济形式采取了什么政策?(5)从三则材料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

”为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为什么?33城市高楼林立,但对于居无片瓦的困难群众来说,无从谈和谐;剧院灯火辉煌,但对于几乎没有文化消费能力的进城务工农民来说来说,无从谈和谐,经济飞速腾飞,但对于呼吸着被污染的空气的人们来说,无从谈和谐……(8分)1你认为社会中还有哪些方面反映了社会的不和谐?(举三例)2请你例举我国政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作的努力。

(举二例)3谈一谈你心目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4、2006年10月28日人民网报道,即将出版的首部全面小康蓝皮书《中国全面小康发展报告(2006)》透露:根据我国的国家贫困线,目前全国贫困人口约48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3。

7%;而根据国际贫困线,目前中国约有1。

35亿人还处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相当于总人口的1/10。

(7分)(1)、上述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2)、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为什么?二、判断题21 √22×23×24 ×25×26×27√28×29×30×三材料分析题31(1)责任意识 2 见课本P66 3 见课本P49 4 见课本7132 ( 1 )明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分)(2)见课本P92(3)①呈现出“日益增长”的特点②要求: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采取继续鼓励、支持,引导使之健康发展(5)见课本P3833 1 ①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同经济增长的矛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