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2)当你看到别人伸出的手指比你多时, 你心中的感觉是怎样的?当你伸出的 手指比别人多时,心里的感觉又是怎 样的?
(3)从这个游戏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主持人点评
在备考这个阶段,大家会觉得 同学间的关爱和支持减少了, 每个人都在拼命学习。在人际 交往中,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倾 向——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 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 喜欢自己。越是困难时期,越 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鼓励、支持 和肯定。对于我们周围的同学, 我们应首先主动敞开心扉,接 纳、肯定、支持、喜欢他们, 保持在人际交往中的主动地位, 这样别人才会接纳、肯定、支 持、喜欢我们。
• (5)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4个手指,则热情地拥抱 对方。
每做完一组“动作一手势”,外圈的同学就分别向右跨一步,和下一个同学 相视而站,跟随主持人的口令做出相应的手势和动作。以此类推,直到外圈 的
同学和内圈的每位同学都完成了一组“动作一手势”为止。
2.主持人引导学生进行经验分享:
(1)刚才握手和拥抱的亲密动作各完成 了几个?有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是把 头转向一边或只是点点头的动作又给 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当主持人发出“动作”的口令,成员就 按下列规则做出相应的动作:
• (1)如果两人伸出的手指不一样,则站着不动,什 么动作都不需要做;
• (2)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1个手指,那么各自把脸 转向自己的右边,并重重地跺一下脚;
• (3)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2个手指,那么向对方点 点头;
• (4)如果两个人都是伸出3个手指,那么主动热情 地握住对方的双手;
• 1.活动要求: 将团体学生分成相等的两组,一组学生
围成一个内圈,再让另一组学生站在内圈 同学的身后,围成一个外圈。内圈同学背 向圆心,外圈同学面向圆心,即内外圈的 学生两两相视而站。学生在领导者口令的 指挥下,做出相应的动作。
• 当主持人发出“手势”的口令时,每个成 员向对方伸出l~4个手指: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考试焦虑与学习效率并
非都是呈正相关的。有人发现, 紧张的动机和学习成绩呈“倒 u形曲线”,即焦虑水平过低、 动机过弱不能激起学习的积极 性,学习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随 着焦虑的增强而提高,但过强 的动机表现为高度焦虑和紧张, 反而引起学习效率的降低。这 一规律被称之为“耶克斯--多 德森定律”。
例如生理上出现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额 头出汗,手足发凉等;心理上产生苦恼、烦躁、无助、担 忧等情绪体验,有时也会产生胆怯,缺乏自信心和自我否 定心理。
当考试焦虑加剧时,其状态反应 也更为强烈,如眼花耳鸣,头昏 脑涨,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 处于僵滞停顿状态。
..考试焦虑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首先、严重的考试焦虑常使学生平时就忧心忡忡,忐忑
焦虑是会降低的。
(三)作好充分的考试准备,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
• 1、要掌握应试的技巧 (1)要稳定情绪,全身放松 (2)在答题前要浏览试卷,统观全局 (3)回答每道题前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 (4)排列好答题顺序,贯彻先易后难原则 (5)统筹兼顾各题,恰当分配答题时间 (6)不忽视任何细节 (7)注意克服定势的干扰 (8)先求正确,再求速度 (9)考试时能做一点就做一点,增加一分也好 (10)做选择题时只要不倒扣分,尽量给出猜测选 (11)合理使用时间,不要提前交卷 (12)考完退场后,不要急于对答案
一、考试焦虑的基本内涵
• 考试焦虑是指因考试压力过大而引发的系列异常 生理心理现象.包括考前焦虑,临场焦虑(晕考)及 考后焦虑紧张。考试焦虑是目前中学生普遍面临 的现实问题,出现考试焦虑属于正常现象。
.考试焦虑的表现及影响:
考试焦虑是考生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希望考好又怕考砸, 这种对考试结果无法预知的处境使考试本身成了一种威胁 性刺激,于是产生的紧张焦虑反应。考试焦虑产生时,会 伴随一系列的生理发应和心理反应。
市中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时间:2018年5月30日 地点:枣庄市第二十六中学
请大家来做------
• 考试焦虑量表
【 [指导语]此量表用于测定初中以上学生在考试期间的焦虑水平。下列37个句子描述人们对
参加考试的感受,请你阅读每一个句子,然后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感受),在每一题号 后()内回答(是或否),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只求按实际情况填写,尽可能快 些作答,但切勿遗漏。】 • 1 当一次重大考试就要来临时,我总是在想别人比我聪明得多。( ) • 2 如果我将要做一次智能测试,在做之前我会非常焦虑。( ) • 3 如果我知道将会有一次智能测试,在此之前我感到很自信 、 很轻松。( ) • 4 在一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似乎并不能增加我在第二次考试中的信心。( ) • 5 考试期间,我发现自己总是在想一些和考试内容无关的事。( ) • 6 当一次突然袭击式的考试来到时,我感到很怕。( ) • 7 考试期间我经常想到会失败。( ) • 8 重大考试后我经常感到紧张,以至胃不舒服。( ) • 9 我对智能考试和期末考试之类的事总感到发怵。( ) • 10 参加重大考试时,我会出很多汗。( ) • 11 在重大考试期间我有时感到心跳很快。( ) • 12 考试结束后我总是觉得可以比实际上做得更好。( ) • 13 考试完毕后我总是感到很抑郁。( ) • 14 每次期末考试之前,我总有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 ) • 15 考试时,我的情绪反应不会干扰我考试。( ) • 16 考试期间我经常很紧张,以至本来知道的东西也忘了。( ) • 17 复习重要的考试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
计分方法:
• 各项目均为1~0评分。对每个项目,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是或否。例 如:“参加重大考试时,我会出很多汗”,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答“是” 或“否”。评分时,“是”记1分,“否”记0分,但其中第3、15、26、27、 29、33题6个项目为反向记分,即“是”记0分,“否”记1分。 该测验 是以总分的形式来评定焦虑水平的,12分以下考试焦虑水平较低;12—20 分属于中等程度的考试焦虑;20分以上属于考试焦虑较高水平。15分以上 表明该被试的的确确感到考试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如果你的得分特别 低,说明你对考试采取了过于不在乎的态度,视作平常小事。 结果解释: 12分以下,轻度焦虑。说明你面对考试,心情较激动,有一种焦虑感,心中 有点惶恐不安。请别担心,这仍属正常的。当你出现较低的焦虑感,说明你 的脑细胞都已兴奋起来了,准备进行或正在进行紧张的高效率的学习。事实 上,许多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轻度的焦虑感还有助于考试成绩的 提高。只要把焦虑感控制在低水平和很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影响你的心理健 康的。 12~20分,中度焦虑: 说明你面临考试,心情过于激动,焦虑感过 高。以这样紧张的心情去参 加考试,势必难以考出你的实际水平。并且要
• (1)伸出1个手指表示 “我现在还不想认识你”; • (2)伸出2个手指表示 “我愿意初步认识你,并和
你做个点头之交的朋友”; • (3)伸出3个手指表示 “我很高兴认识你,并想对
你有进一步的了解,和你做个普通朋友”; • (4)伸出4个手指表示 “我很喜欢你,很想和你做
好朋友,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和痛苦”。
有关调查表明,只有46%的初、高中生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 法,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或学习方法不 当。而有学习计划的学生也仅占四分之一,缺乏计划和学习 方法不当的人固然难以对学习树立起信心,心理有一种预期 的紧张,对未知的考试结果过分担心、期望和关注。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自我调控能力下降, 自信心不足,心理总处在一种 恐惧和紧张焦虑之中。
二、考试焦虑的心理成因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它受以下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 1、自我期望过高。 2、知识准备和应试技能不足。 3、自信心不足素
1、父母的压力。 2、老师的压力。 3、同学之间的竞争(自我的压力)。
(三)学习方法不合理,缺少可行的学习计划
...考试焦虑与学习的关系:
并非所有的焦虑对学习都是有害的。焦虑是一种复合性情绪状态, 包括焦虑反应、过度焦虑和焦虑症等三个由轻到重的层次。
焦虑反应是人们对一些即将来临的紧张事件进行适应时,在主观上 产生的紧张、不安、着急等期待性情绪状态;过度焦虑,其特点是焦虑 已明显地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但患者对引起焦虑的原因十分明确,考 试一旦解除,多能迅速恢复。焦虑症是神经症的一种,主要特点是紧张、 不安等症状比较严重。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制 定并完成好复习计划,而且要调 整好竞技状态,把自己的心理调 到最佳应试状态。有些考生平时 不按计划学习,基本功不扎实, 复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准备不充 分,临考前拼命地临阵磨枪,夜 以继日,加班加点,而真到考试 时却已经疲惫不堪,怎能发挥出 最佳水平呢?
三、 调控措施
(一)、调整期望值,培养良好的个性 (二)、端正考试动机,正确评价考试成绩及意义 (三)、作好充分的考试准备,形成良好的考试状态 (四)、怯场的控制
注意由于焦虑,可能你的神经系统功能开始有点儿紊乱,因此,你应当设法 降低自己的考试焦虑水平,防止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以免形成慢性的神经 性焦虑症。 20分以上,重度焦虑: 你已经患了“考试焦虑症”,这是一 种神经性焦虑症。逢到考试来临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
暖场(热身)小游戏:爱在指间
(一)、调整期望值,培养良好的个性
期望值是自我确立的结果能达到的预期值和目标, 它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期望值是否适 度,直接影响考生的动机程度,情绪状态和品质, 也直接影响考生临场水平的发挥。
适当调整期望值,切合实际地提出目标和期望 。
(二)、端正考试动机,正确评价考试成绩及意义
• 在目前升学,就业都需要通过考试成绩来 选拔的社会中,考试成绩在学生心目中无 疑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不但会影响到考 生的升学就业,而且会影响到家庭,学校, 社会对考生的评价,把考试视为决定自己 终身命运的“生死战”,认为考不好就没 有前途的考生,肯定会背上过重的思想包 袱,成天提心吊胆,害怕失败,而不能专 注于学习本身。一旦考生改变了思维的刻 板性,认识到成才道路的多渠道性,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