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一)
圆明园是一座昔日最大的皇家园林,但为什么现在人人都说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了呢?这个问题原来我弄不明白,现在我读了这篇课文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课文主要讲了圆明园的位置;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圆明园的奇珍异宝和圆明园的毁灭。
最令我惊讶的是圆明园中不但有金碧辉煌的殿堂;还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更有热闹的“买卖街”和美丽的山乡村野;还有仿造各地名胜和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观;甚至还有西洋景观;真是置身于地球村呀!
但是这么秀丽的景观却被两个大强盗——法兰西和英吉利残忍的毁灭了。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毁坏。
多么可恶的强盗,他们无缘无故的大肆抢劫,还放火烧了圆明园。
把这一园林的艺术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搞得面目全非,使祖国的后代无法看见这个“万园之园”。
英法联军的侵略是罪恶的!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二)
最近,我们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
我感到无比的愤怒与惋惜。
圆明园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园林艺术的瑰宝,是建筑艺术的
精华呀!就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我怎能不愤恨呢!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清代着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圆明园始建于1707 年(康熙46 年),这项伟大的工程用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才修建完成的,但是在1860 年就被侵略者用大火给烧毁了。
圆明园可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呀!就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这些侵略者烧毁的不仅是圆明园,还是我们祖国的耻辱,中国人民的尊严。
这篇课文还让我想起了在香港拍卖会上分别以700 万、1400 万和740 万分别拍回来的圆明园牛首、马首和猴首,中国以数千万元的高价才拍回了这三件国宝。
这十二生肖首像是我们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东西呀!而现在却要我们以昂贵的价格买回来,这都是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和那些侵略者的罪恶呀!
这片课文告诉我们要不忘国耻,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强大。
只有人民强大起来,国家才能不会怕那些侵略者。
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建筑艺术的精华,却这样被侵略者给烧毁了,在此,我感到无比的痛恨与惋惜。
颐和园的毁灭读后感(三)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
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是清代着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1856年10月6日傍晚,侵略军闯入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
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法联军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
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
佑宫。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这一系列的行为说明了英法联军的贪婪和残忍,还显现出了那时候的官兵和皇帝的无能。
我觉得那时候我们中国应该也和别的国家联手打败英法联军,这样就可以保住圆明园里的奇珍异宝。
如果那时候我们和别的国家联手的话不仅能保住圆明园还可以保住中国的尊严,不过经过这一次圆明园的毁灭的教训,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变成了一个富强的国家。
我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可惜,也对英法联军感到痛恨!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