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

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篇一:大班礼仪教案大班礼仪教案《好朋友握握手》目标:1.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语言、交往、合作及协调能力。

3.幼儿初步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

准备:1.知识准备:熟悉并会表演《拉拉勾》。

2.场地准备:布置一个表演舞台。

3.物质准备:电脑、投影仪、课件《小猴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各一。

过程:1.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教师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找朋友》,体验交朋友的快乐。

2.播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有朋友的快乐。

教师结合课件,通过学习故事《小猴找朋友》,让幼儿知道怎样才能找到好朋友。

(1)讲述后提问:小猴子为什么前三次没有找到朋友?妈妈是怎么对小猴说的?第四次小猴子为什么很快找到了朋友?(2)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找到更多的朋友?3.游戏《猜朋友》,在合作中增进彼此友谊。

(1)一名幼儿上台说出自己好朋友的特征,如:她是个女孩子,有长长的辫子,会弹钢琴,眼睛大大的。

(2)其他幼儿根据描述特征猜出这位朋友是谁。

4.谈话活动《说优点》,培养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幼儿分组开展谈话活动:说出朋友的优点,并说说自己应该向好朋友学什么?大班礼仪教案《花儿好看我不摘》目标:1.让幼儿知道幼儿园和公园里的花儿很美,是给大家欣赏的,每个人都要爱护他们。

能做到不采摘花朵。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准备:挂图《花儿好看我不摘》过程:一、问题导入:感受园内春天的景色,激发幼儿爱花的情感。

1.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你最喜欢什么?2.这些花好看吗?你喜欢这些花吗?这些花是谁种的?为什么种这些花?小结:幼儿园的花是叔叔、阿姨种给大家看的,有了花,幼儿园就会更美丽。

二、讨论分享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讲述挂图的主要内容。

1.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在干什么?2.花儿这么好看,我们摘一朵行不行?为什么?小结:叔叔、阿姨在幼儿园、公园、大路旁种了许多美丽的花、让人们欣赏它们、喜爱它们,小朋友也爱这些花,但我们只能看、不能摘。

三、学习儿歌1.老师啊把刚刚小朋友们说的话呀编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

2.儿歌好听吗?喜欢这首儿歌吗?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好听的儿歌吧!四、活动延伸现在我们都学会了这首好听的儿歌了,那下次呀我们小朋友看到有人摘花儿的时候我们要朗诵这首儿歌给他们听,告诉他们花儿好看我们不能去摘,好吗?大班礼仪教案《孔融让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懂得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弟妹。

准备:教学图片,故事录音《孔融让梨》过程:1.引出故事主题,引起幼儿兴趣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他的名字叫孔融。

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2.倾听故事,理解感受孔融家一共有几个人?孔融是第几个孩子?孔融为什么要挑一个最小的梨子给自己?孔融对爸爸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讲孔融的话)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3.设置情境,迁移感情这是一个很久以前的故事,为什么到现在大家还在讲呢?假如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经验联想:你关心过别人吗?有给别人让过什么吗?4.假设情景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了一位小妹妹,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你会怎么做?(有个孩子说:我才不给让,让出了我自己都没得坐了,那多难站啊!)假如小弟弟喜欢你的玩具,你会怎么办?看到小妹妹摔倒了你会怎么做?大班礼仪教案《马路不是游戏场》目标:1.让幼儿知道不能把马路的空地当作游戏场。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礼仪习惯。

准备:选出三名幼儿与教师排演情景剧,演示在马路上玩耍的场景。

过程:1.导入活动:(1)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小朋友表演的一个小情景剧。

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表演中说了一件什么事情?”(2)三名幼儿与教师排演一个简单的情景。

演示在马路上玩耍的危险片段。

2.关键步骤:(1)提问:“刚才是在哪?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你认为小朋友哪点做得不对,他们应该在哪玩?(3)如果小朋友约你到马路上去玩,你会怎么做?3.示范后与幼儿团讨:(1)我们可以选择在什么地方游戏最安全?(2)如果球之类的玩具滚到了马路上,你该怎么办?延伸:1.请小朋友重新改编刚才的情景小情景剧,并分组表演给大家看。

2.提问:我们在玩追跑游戏时要注意什么?(要看周围是否安全)大班礼仪教案《敲门》目标:1.学习正确的敲门方法。

2.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习惯。

准备:一扇门、一封信、幼儿A、幼儿。

过程:一、导入活动:出示手偶,引出故事《神奇的门》。

二、关键步骤:1.教师使用手偶进行故事表演——《神奇的门》。

2.表演后提问:故事里都有谁?谁去敲了门?(2)他们是怎样敲门的?(3)你喜欢谁?为什么?三、小组讨论:1.“平时我们是怎样敲门的?”2.“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3.“故事中告诉我们要怎样敲门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延伸:游戏重点:巩固正确的敲门方法。

大班礼仪教案《漱口》目标:1.通过讨论和教师的引导知道漱口可以清洁牙齿。

2.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准备:芝麻糖、调羹、镜子、杯子、水、脸盆等。

过程:1.请客吃芝麻糖:过新年的时候,我买了许多好吃的东西,今天请你们吃好吗?(幼儿品尝芝麻糖)2.送礼物,照镜子我还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你们,你们看看是什么?(镜子)今天我们来照照嘴巴里面有什么?(牙齿)牙齿是什么颜色的?(引导幼儿发现牙齿上的黑芝麻)黑芝麻爬到牙齿上去了,牙齿变脏了,你有什么办法把黑芝麻从牙齿上赶走呢?3.幼儿自由讨论清洁牙齿的方法4.教师总结:牙齿脏了可以用牙刷刷牙,也可以用漱口的办法,可是幼儿园里没有牙刷,就让我们来漱口吧。

5.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1)教师演示:手拿小杯子,喝口清清水,抬起头,闭起嘴,咕噜咕噜吐出水。

(2)幼儿边念儿歌边学习正确漱口的方法。

(空手模仿)6.漱口:幼儿拿好杯子喝水漱口,吐在脸盆里。

7.让客人老师看看谁的牙齿最干净。

大班礼仪教案《小河马的大口罩》篇二:幼儿园礼仪教育教案青山区柴林幼儿园礼仪教育幼儿园礼仪——入园早入园不迟到见老师要问好小朋友也问到别父母勿忘掉幼儿园礼仪——离园离园时互道别先老师后同学见爸妈问声好抱一抱更乖巧幼儿园礼仪——如厕如厕前先敲门有人在要等待如厕后要冲水整好衣把手洗幼儿园礼仪——洗手洗小手不拥挤排好队袖卷起洗手时擦香皂洗完后水关掉幼儿园礼仪——喝水小水杯双手拿接好水慢慢回喝水时归原位小心喝不浪费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小椅子)小椅子双手搬轻放好再坐上人离开椅收起爱护它常擦洗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图书)画图书要爱护轻轻翻细细读不弄脏不损坏书小弟乐开怀幼儿园礼仪——爱护公物(园内设施)教室内玩具多互谦让不争夺院子里设施全爱公物齐动员幼儿园礼仪——学习活动学习时要坐好认真听勤思考要提问手举起回答时字清晰幼儿园礼仪——户外活动在户外做游戏与老师不远离集合时收玩具守规矩讲秩序幼儿园礼仪——睡眠礼仪(穿脱衣服)睡觉前先问安按顺序脱衣衫叠整齐放身边起床后依次穿幼儿园礼仪——睡眠礼仪(睡觉)不蒙头不趴睡枕放正盖好被小手空右卧眠早入睡梦香甜幼儿园礼仪——睡眠礼仪(起床)起床时要安静去方便步要轻衣穿好被叠齐先梳洗后游戏公共场所礼仪——在公共场所如何讲话公共场有礼貌不喧哗不哭闹说话时声要小对他人无打扰公共场所礼仪——在学会倾听他人讲细倾听不打断表尊敬转述时口齿清话简单语意明基本礼仪——礼貌用语(请)借物品求帮忙要说清才像样有问题说请问客人到您请进基本礼仪——礼貌用语(您好再见)见面时要问好早中晚不能少分别时说再见临睡前道晚安基本礼仪——礼貌用语(谢谢不客气)人帮我谢谢你我帮人不客气谢谢你不客气常用起更知礼基本礼仪——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做错事对不起用诚心表歉意不要紧没关系互谦让明事理节日礼仪——十月一日国庆节国庆节十月一共庆祝同欢喜唱国歌升国旗祖国啊我爱你节日礼仪——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月儿圆瓜果香月饼甜同分享长者先赏明月共团圆节日礼仪——元旦新年到新年好穿花衣戴新帽你来唱我来跳同庆贺共欢笑幼儿园礼仪教案活动名称:大家来排队活动目标1. 通过游戏使幼儿理解和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 让幼儿知道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并了解数字11在排队日中的含义。

活动过程一、分组游戏《瓶中的小球》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

预测结果 A.所有小组都失败 B.有的成功、有的失败1.针对预测 A.引导幼儿讨论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小球不能顺利的拉出来?B.鼓励幼儿说出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归纳好办法。

2.再次进行游戏,体会秩序的重要性。

二、出示排队幻灯片。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三、观看flash《汽车站的故事》1. 观看flash动画说一说flash宝宝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一起想出好办法来帮助flash宝宝。

2. 观看flash动画通过成功帮助flash宝宝使幼儿感受排队的重要性。

四、知道11日是自觉排队日篇三:大班生活礼仪教育教案生活礼仪教育:小河马的大口罩一、设计意图: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有了很强的主观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刚从中班升入大班的幼儿在一些生活细节方面还是很容易疏忽。

有些卫生礼仪也不注重。

比如,在感冒时不喜欢喝水、不喜欢洗手,咳嗽打喷嚏时较随意,想怎么就怎样,不顾及身边人的感受。

因此培养幼儿的卫生习惯、礼仪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二、活动目标:1、借助课件,通过猜猜、想想、说说,理解故事内容。

2、幼儿认识感冒的症状,懂得预防感冒。

三、活动准备:1、小河马、大熊医生、小兔、小鹿、小羊、小松鼠图片。

2、课件:《小河马的大口罩》,自制小书两幼儿一本。

3、音乐:《香飘飘》。

四、活动过程:一、出示口罩,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出示大口罩,问:1、这是什么呀?它可以用来干什么用呢?你见到谁也戴过口罩吗?(幼儿自由回答)2、今天呀,小河马也用到了大口罩,我们来猜猜它要用大口罩做什么呢?(幼儿想想、猜猜、说说)二、分段欣赏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课件第一段,说说小河马怎么了?(1)小河马得了什么病?医生给它戴什么了?(2)小河马戴口罩发生了什么事?(幼儿猜测)2、欣赏课件第二段,猜猜“口罩不见了”又会发生什么事?(1)小河马的口罩怎么了?那怎么会不见的呢?(2)想想谁会捡到小河马的大口罩呢?他们又会用口罩做什么事呢?(3)幼儿猜想,教师出示相关的小动物图片。

3、幼儿阅读自制小书,猜测故事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1)幼儿结伴阅读自制小书。

(2)幼儿相互交流:谁来说说书上讲了件什么事呢?4、欣赏课件,说说“口罩不见了”后发生的事情。

(1)幼儿欣赏课件,说说发生的事情。

(2)第二天,这些小动物都感冒了,是怎么回事呢?三、说说怎样预防感冒、治疗感冒?(1)请幼儿做医生,帮感冒的小动物治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