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词义1..
四、词义的结构: (1)理性意义 以现实现象作为基础,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 度的词义,称为词的理性意义。P129 两种理性意义: 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 如: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2是物体被日光或与 日光相似的光线照射,各种波长的光都被反 射时呈现的颜色。
• (2)附加色彩意义 p129 • A语体色彩:反映特定交际场合的语言 功能 • 口语/书面语(科技语体/政论语体/ 外交语体等) • 搁——安放,虫牙——龋齿, • 约会----会晤 • 花骨朵——花蕾,爸爸——家父
• 2、词义派生的途径是引申,可分为隐 喻和换喻两种方式。 P135
• 隐喻:以相似为基础 • 换喻:以相关为基础
• • • • • • •
练习:分析下列词义引申的方式 额:原指额头、脑门。后指一切题额、牌匾。 纲:原指提网的总绳。后指事物的总要。 基:原指墙角。后指基础、根本。 绪:原指丝头。后指事物的开端。 曲:器皿凹曲之形。后指理屈不直。 郊:野外祭天地。周代冬至祭天称郊,夏至祭地 称社。后指都城之外。 • 符:本为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 证,以竹木或金玉为之,后指符合、符号。 • 青衣:黑色的衣服。后指“婢女”,又引申为 “旦角”。
• “发扬”与“风格、作风”搭配,“发挥”与 “作用、优势”搭配。“可能”是助动词和名词, “也许”是副词,只能做状语。
• 练习:辨析同义词(北语2005年)
• 1、藏—躲藏 • 二者都有到隐蔽的地方不让人看见的意思。 • 但表示某个事物时,只能用“藏”, 不能用 “躲藏”,“躲藏”只用于人,不用于物。 而且“藏”可直接加宾语,“躲藏”不能直 接加宾语。 • 2、“书要反复看才能记住”,“反复”能否 换成“来回”? • 不能, “反复”是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来回”表示来来去去不只一次,表示在一 个空间内的运动。看书不是一种空间距离的 运动,所以不能用“来回”。
二、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
是一种语言的词汇的核心部分。
特点: p127 全民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
• 2、一般词汇: p128 • 一般词汇包括新词、古词、方言词、行 业词、外来词等。 • 3、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p128
• 三、词的词汇意义 • 词义: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 来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主观评价。 P128
• 2、同义词的意义差别: • 第一,理性意义:
• 如词义的所指范围有大小之分,程度上有轻重之 别等。“事故”—“事情”、 “批评”—“批 判”。
• 第二,附加色彩:(感情、语体、形象、时 间、地域色彩)
• “团结”—“勾结”、“成果”—“后果三,功能不同:
• 3、 系统性。P132 • 定义: • 词义不是孤立存在的,词义的概括是 受特定语言的词义系统制约的。 • 怎样理解系统性? •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词义系统。 • 由于词义是有系统的,所以词义没有 阶级性,具有全民性。
第二节
词义的聚合
• • • •
一、多义词(多义聚合) 1、本义、派生义和中心意义P134 例如: “兵”的本义是“兵器”,派生义是” 军 事、士兵、战争”,基本义是“兵士”。
• 二、同义词
• 同义词是几个声音不同而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 词。P138 • “同义”的“义”是理性意义。
• 1、同义词有两种: • (1)等义词(绝对同义词) P138
• 定义:理性意义完全相同的词是等义词。
• 发展趋势: P138
• (2)近义词(相对同义词):
• 定义: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是近义词。 • 爱护〔爱惜并保护〕——爱戴〔敬爱并且拥 护〕——爱抚〔疼爱抚慰) • beautiful〔女人、孩子或其他事物〕——pretty 〔姑娘〕——handsome〔男人或男孩〕—— goodlooking〔指所有人〕
第五章
词义
• 本章主要内容: • 一、词汇的构成(基本词汇、非基本词 汇) • 二词义的结构(理性意义、非理性意义) • 三、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系 统性) • 四、词义的系统(聚合和组合)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 • • •
一、词汇及其构成 词汇: p126 一种语言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词汇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 D时代色彩: • 如:洋火、保长、大字报、红小兵、改 革开放、市场经济、走秀 • E地域色彩: • 啥子(四川话)、伢仔(湖南话)、得 瑟、忽悠、秃噜、老鼻子
• (3)伴随意义: • 是在交际中在理性意义之外暗示出来 的意义。 • 例如 • “女人” : • 爱聚堆的、善于辞令的、善于烹调的、 脆弱的、小气的、无才的、感性的等 等。 • 想一想: • “农民、雪、海、土”有怎样的联想 意义?
• • • •
三、反义词 语言中意义相反的词叫做反义词。 1、反义词有两种: (1)互补对立(绝对反义词):无中间状 态的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成的反义聚合。 • 男——女,生——死,有——无,单—— 双 • (2)两极对立(相对反义词):有中间状 态的两个意义相反的词组成的反义聚合。 • 左——右,大——小,冷——热,
• • • •
B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爱护|庇护;死亡|牺牲;节俭|吝啬; 团结|联合|勾结; 成果|结果|后果; 鼓舞|鼓动|煽动
• C形象色彩: • 有些词语能够反映出词的某种感知形象, 使得词义具有一种附加的色彩,例如: • 西红柿、狮子狗、雪白—视觉形象 • 布谷鸟、乒乓球、稀里哗啦—听觉形象 • 甜丝丝、辣乎乎、酸不溜丢——味觉形象 • 香喷喷、臭烘烘——嗅觉形象 • 冰凉、火热、硬邦邦——触觉形象
• • • •
五、词义的性质: P130 1、概括性: 定义:P130 怎样理解概括性?P130、 P 131
• • • •
2、模糊性 定义:P131 模糊性的理解? P132 1、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又互相联系渗透 的,人类要认识把握它,只能省略一些环 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 • 2、从主观方面来看,人们的认知水平、 心理、态度及所处环境不同,对事物的看 法很难有一致的标准。 • 3、多数词语有模糊性,但科技词语例外。 • 4、精确性与模糊性是对立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