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具摩阻与扭矩(仅供参考)

钻具摩阻与扭矩(仅供参考)

1、管柱的摩阻和扭矩
钻大位移井时,由于井斜角和水平位移的增加而扭矩和摩阻增大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它可以限制位移的增加。

管柱的摩阻和扭矩是指钻进时钻柱的摩阻和扭矩,下套管时套管的摩阻和扭矩。

(1) 钻柱扭矩和摩阻力的计算
为简化计算,作如下假设:
* 在垂直井段,钻柱和井壁无接触;
* 钻柱与钻井液之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
* 在斜井段,钻柱与井壁的接触点连续,且不发生失稳弯曲。

计算时,将钻柱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从钻柱底部的已知力开始逐步向上计算。

若要知道钻柱上某点的扭矩或摩阻力,只要把这点以下各单元的扭矩和摩阻力分别叠加,再分别加上钻柱底部的已知力。

钻柱扭矩的计算
在弯曲的井段中,取一钻柱单元,如图2—1。

该单元的扭矩增量为
F r R M =∆ (2—1)
式中 △M — 钻柱单元的扭矩增量,N·m
R — 钻柱的半径,m ;
Fr — 钻柱单元与井壁间的周向摩擦力,N 。

该单元上端的扭矩为
式中 M j — 从钻头算起,第j 个单元的上端的扭矩,
N·m ;
Mo — 钻头扭矩(起下钻时为零),N•m ,
△ M I — 第I 段的扭矩增量,N.m 。

钻柱摩阻力的计算(转盘钻)
转盘钻进时,钻柱既有旋转运动,又有沿井眼轴向运动,因此,钻柱表面某点的运动轨迹实为螺线运动。

在斜井段中取一钻柱单元,如图2-2。

图2中,V 为钻柱表面C 点的运动速度V t ,V r 分别为V 沿钻柱轴向和周向的速度分量;F 为C 点处钻柱 所受井壁的摩擦力,其方向与V 相反;Ft ,Fr 分别为F 沿钻柱轴向和周向的摩擦力的分量,即钻柱的轴向摩擦力和周向摩擦力。

由图2-2 V V F V F r t s t t 2
2/+= (2-3) V V F V F r t s r r 2
2/+= (2-4)
F s = f N (2-5)
式中 F S — 钻柱单元的静摩擦力,N ;
f — 摩擦系数;
N — 钻柱单元对井壁的挤压力,N 。

[]
)sin ()22sin (θθθφW T T N +∆+∆= (2-6)
式中 T — 钻柱单元底部的轴向力,N ;
W —钻柱单元在钻井液中的重量,N ;
θ, △θ,Δφ—钻柱单元的井斜角,井斜角增量。

减小管柱扭矩和摩阻的措施
为减小管柱在大位移井中的扭矩和摩阻,在大位移井
的设计与施工中要采取各种必要的措施。

(1)优化井身剖面。

(2)增强钻井液的润滑性
用润滑性能好的低毒性钻井液。

许多大位移井采用油基钻井液,一般来说,润滑基对油基钻井液性能影响较小,而油水比对润滑性影响较大。

(3)优化钻柱设计、使用高强度钻杆
底部钻具组合可少用钻铤,而使用高强度加重杆。

(4)使用降扭矩工具
使用不转动的钻杆护箍可有效地减小扭矩。

(5)对于套管,可在套管上加箍或使用加厚套管。

近几年
国外应用选择性浮动装置下套管技术,可降低套管的
摩阻。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在套管内全部或部分地充满
空气,通过降低套管在井内的重量来降低套管的摩
阻。

用的较多的是部分充气,这种方法可使套管的法向力降低80%。

(6)提高地面设备的功率
(7)使用顶部驱动系统
2、钻柱设计
钻柱设计包括底部钻具组合设计和钻杆设计。

在大位移井中一般使用高强度薄壁钻杆,以减少扭矩和摩阻。

对底部钻具组合(BHA),尺寸越大,钻柱的扭矩和摩阻也越大,这并不利于大位移井钻进,所以在保证钻压需要的前提下应使底部钻具组合的尺寸尽量减小。

(1)钻柱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尽量减小压差卡钻的可能性。

使用螺旋钻铤和螺旋扶正器,以增大环空间隙和减小钻柱与井壁之间的接触面积。

●尽量减少丝扣连接的数量。

●采用井下可调稳定器。

●尽量减少在大斜度井段使用加重钻杆的数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