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速公路网十天高速(G7011)陕西境鄂陕界至安康公路土建工程A-CD40合同段吕河汉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第一节编制依据1.依据国家高速公路网十天高速(G7011)陕西境鄂陕界至安康公路土建工程A-CD40标段施工合同文件。
2.十天高速公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三册第四、五分册(吕河汉江大桥主桥、引桥施工图设计)。
3.施工现场调查所了解、掌握的情况和资料。
4.我单位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多年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
5.适用于本工程的各种施工规范。
6.国家和建设部有关安全、质量、验收等方面的规范、标准、法规文件等。
7.以往我单位高速公路施工的经验总结。
第二节编制原则1.符合性原则满足招标文件要求的工程质量目标和标段总工期及阶段工期要求,符合施工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规定,严格遵守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协议条款及补充协议内容。
2.坚持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应用科学的施工组织方法,合理地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方案。
搞好劳力、材料、机械的合理配置,推广“四新”技术,采用国内成熟可靠、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力求施工方案的适用性、先进性相结合,做到施工方案科学、技术先进,确保实现设计意图。
3.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珍惜土地、合理利用,对施工临时用地进行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尽量少占土地,保护耕地。
4.实现专业化、工厂化施工的原则建立混凝土集中拌和站、桥梁及构件预制场,改传统的分散流动施工为专业化、工厂化施工。
5.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高速公路要求工程达到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和耐久性,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每道工序、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的标准和要求,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6.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积极有效的安全管理、技术、组织措施,确保人身安全和工程安全。
7.高度重视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原则实行文明施工,重视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严格执行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争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
第三节编制范围本施组编制里程范围为(LBK2+036—LBK2+490)吕河汉江大桥工程。
第二章工程概况说明第一节工程范围吕河汉江大桥工程,下部工程主要包括38个钻孔桩;6个承台;0、7#两个桥台;1~6#桥墩,其中1、2#为薄壁墩,最大高度57.65m,3~6#空心墩,最大高度50m;主桥为75m+140m+75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钢构,引桥为4跨4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其它桥面系及附属工程等。
工程数量详见“附表1 工程数量统计表”第二节沿线自然地理概况该工程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境内,属于秦岭地槽系的南秦岭内造山带,区内褶皱及短裂发育,岩石以片理发育为特征。
汉江大桥横跨汉江,0#台接吕河隧道,地形险峻,7#台接316国道。
1.工程地质情况0、7#台有裸露的基岩,岩性以片状岩、千枚岩等软质岩为主,边坡基本稳定,河道内有堆积的砂砾石。
2.水文地质条件本工程位于内陆亚热带山地气候,受地势形影响,全区气候差异较大。
工程处于长江系汉江流域,沿线水系发育,主河道内枯水期水位214.7m,汛期水位一般达到228m。
水质经化验对圬工无侵蚀性。
3.不良地质现象部分桥台位于膨胀土堆积层上,施工中采取措施防止膨胀土对桥梁安全的影响。
4.地震烈度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所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0.10g,特征周期为0.35-0.40s,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VII度。
总体地震烈度较低,破坏性不强。
5.施工条件5.1.交通运输条件本工程地处吕河镇汉江中,2~7#墩台材料从316国道运输,0~1#墩台受汉江的阻隔,车辆需通过轮渡摆渡进入吕河镇,从江南路修便道至1#墩,吕河渡口繁忙拥挤,经常堵塞交通,交通不便5.2.施工用水本施工段内汉江水量丰富,化验合格后,可满足施工生产用水需要。
5.3.施工用电施工现场有10KV的农用输电线通过,就近接入到6#墩附近设613KW 变压器一座,另配置备用发电机,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5.4.材料供应中粗砂、石子经抽检合格后使用汉江产河砂、石子;碎石采用外购合格地出产材料;水泥采用外购的正规水泥厂生产的合格水泥。
第三章施工总体组织安排第一节各项施工管理目标1.工期目标根据本工程总工期的要求、本合同段的地形特点和工程特点,结合我单位的施工能力,计划在正式设计图纸到达后20个月内主体工程完工。
2.质量目标确保全部工程一次性达到国家、交通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3.安全目标杜绝死亡、重伤,轻伤控制率≤3‰;消灭爆炸和火灾事故,消灭机械设备大型事故,消灭道路交通责任重大事故;无器材设备、危险品被盗事故,实现项目安全生产。
4.文明施工管理目标施工区材料堆码整齐、标示明确、便道通畅;生活区干净卫生,劳保用品齐全;施工期间无传染疾病的发生,无扰民事件发生,无条件满足业主的文明施工要求,建设工地具有良好的文明氛围。
从而达到业主和社会满意、施工成本降低,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
第二节施工组织安排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根据建设单位对工期、质量的要求及施工计划,我方将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该合同段的施工管理工作。
项目经理部拟设项目经理一名、总工程师一名,下设六部二室,并专设吕河汉江大桥施工队,包括一个混凝土拌合站。
组织机构详见“附表2 组织机构图”。
主要部门岗位职责见下表:岗位职责划分表2.施工队伍任务及人员安排由桥涵工程作业三队负责连接线LB线吕河大桥的下部工程、连续刚构、桥面铺装层及附属工程等的施工;100人。
制(存)梁场:负责本标段箱梁、盖板的预制和安装施工;120人。
混凝土拌合四站:负责连接线LB的吕河大桥所需混凝土的制备和运输工作;15人。
第三节工期目标及各分项工程进度计划1.工期目标正式开工时间:2009年4月28日,工期23个月。
根据本工程总工期的要求、本合同段的地形特点和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我单位的施工能力,计划2009年4月28日开工、2011年3月30日完工。
2.分项工程进度计划2.1.施工准备2009年4月1日~2009年4月27日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施工便道、驻地和施工水电设施等的建设;施工现场的原始地形地貌复测及工程量校核,施工用原材料(水泥、钢材、砂、石料、石灰)的踏勘和调查及复试工作,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工作及土料击实试验;各分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及控制网布设;修建施工场地临时排水设施等。
2.2.主体工程桩基工程:2010年9月30日施工完成。
承台工程:2009年10月31日施工完成。
墩柱工程:2010年元月31日完成。
上部预应力混凝土钢结构:2010年12月30日完成。
箱梁架设:2011年元月30日完成。
防水层及混凝土桥面现浇层、桥面系:2011年2月30日完成。
附属工程:2011年3月30日完成。
第四节主要临时工程计划1.临时工程内容临时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便道、驻地建设、供电设施、供水与排污设施、电讯设施等。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本着经济、方便、安全、环保和便于管理的原则,统筹兼顾、经济合理地布置。
2.临时工程部署方案2.1.施工便道本工程主要的施工便道有两处,一处为316国道至2~7#台的施工便道;另一处为江南路至1#墩的施工便道。
拟建的施工便道参照四级路标准执行,修筑标准:宽4.5m,厚20cm 的泥结碎石面层,每隔200m设置错车带一处(宽度为10米,长度为25米),并派专人指挥车辆通行。
本工程施工便道合计总长2Km。
2.2.驻地建设作业队驻地在工程附近公路边租赁房屋建设驻地,场地内设生产区和驻地办公生活区。
驻地办公生活区设办公室、职工宿舍、职工食堂、浴室、厕所等办公生活设施;生产区设配电房、发电房、空压机房、钢筋加工车间等生产房屋。
生产房屋采用砖混、砖瓦结构。
对于有防火要求用房,则按要求调整房屋结构,并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和器材。
2.3.混凝土拌合站钢筋加工场及拌和站在河滩汛期水位以上修建。
混凝土拌合站均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经标定合格后投入使用。
混凝土拌合站的砂石料场,采用20cm厚的C20混凝土硬化,砖砌墙体隔离仓,分类存放砂石料。
2.4.制(存)梁场本工程设置一处制(存)梁场,位于LAK6+500线路左侧。
梁场设置存梁区、制梁区,施工便道等。
场内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采用横列式布置。
制梁区外侧设场内施工便道、混凝土拌合站、砂石料场、钢筋预埋件加工、钢绞线制束车间、机修、配电室、蓄水池及污水处理池等以及办公用房。
梁场地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硬化,厚度为20cm,其下设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统一设置给排水系统,给排水、供电及供汽管道暗配。
每组梁台设配电箱一个。
制梁区内设置40m箱梁台座4个;制梁区设3台10t龙门吊,用以拆立模板、钢筋吊装及浇注混凝土。
存梁区内设存梁台座12个,设1台75t龙门吊,用以存梁、移梁、装车。
梁场平行于梁台座设置钢筋加工棚,钢筋按编号制作存放。
在梁场西侧设盖板预制场,专门预制盖板。
场内走行轨道:场内10t龙门吊、75t龙门吊分别采用单轨和双轨走行轨道。
2.5.供电设施经与当地电力部门联系在6#墩附近设613KW变压器一台接入10KV农网电;0#台、1#墩采用跨江钢索电缆线引入。
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并且作业队配备备用发电机。
2.6.供水与排污设施本工程可就近利用河流水,水质满足工程要求。
施工现场应设置污水过滤、沉淀池。
拌和站临时给水主管路采用φ80mm管径的水管。
根据现场用水要求,敷设管径φ32mm水管至各用水点组成供水网络。
消防用水管使用φ108mm管,在适当位置设置消防栓,并备足消防铁管。
在每个施工段设置两根φ108mm消防管,并设置消防龙头。
2.7.电讯设施项目部及施工队伍采用内部对讲机网、手机通讯,对外联系采用程控电话、手机。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方法吕河大桥位于设计连接线LBK2+265处,地处旬阳县吕河镇,横跨汉江,全长450m,上跨部分采用(75+140+7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主河槽内的1#、2#墩分别高57.705m、55.045m。
本桥施工存在受季节影响大、施工难度大、工期紧等问题,是本标段的重点工程。
项目部布置一个桥涵作业队负责吕河大桥施工,主要施工方案如下:第一节桥梁基础施工1、0#台扩大基础施工基础开挖前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防排水设施,以保证基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