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词鉴赏陆游词鉴赏目录1.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2.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3.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4.鹊桥仙(华灯纵博,雕鞍驰射)5.鹊桥仙夜闻杜鹃(茅檐人静,蓬窗灯暗)6.水调歌头·多景楼(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7.好事近(湓口放船归)8.好事近(秋晓上莲峰)9.鹧鸪天·送叶梦锡(家住东吴近帝乡)10.感皇恩(小阁倚秋空)11.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12.鹧鸪天(家住苍烟落照间)13.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14.南乡子(归梦寄吴樯)15. 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16.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绿树暗长亭,几把离羊)17.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18.浪淘沙(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19.点绛唇(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20.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雪晓清笳乱起”句突出了边地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气氛。
B.“想关河”中的“想”是“推测”“猜想”的意思。
C.“雁门西,青海际”两句,代指宋金对峙的前线地区。
D.“漏声断”中的“断”,是断断续续的意思。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铁骑无声望似水”句,形象地描绘了军队阵容的整肃与声势的浩大。
B.词的上片写梦境,下片写梦醒后的情境和感想,衔接自然,结构紧凑。
C.“清笳乱起”和“铁骑无声”一动一静,以动衬静,手法巧妙。
D.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漏断”“月斜”等意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
3.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D(“漏声断”是停的意思)。
2.C(无反衬手法。
“铁骑无声”写军队阵容的整肃)。
3.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
不同点:a.词句抒发了自己不被理解的感叹,突出了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境。
b.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蝶恋花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
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
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
江海轻舟今已具。
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
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
【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
②《长杨赋》:汉代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官而作。
1.首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分)2.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了下文作者的旅思。
(4分,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2.①作者被罢官即将回家,满腹韬略却无人可托,表达了对抗金大业难以为继的悲哀。
(2分)②借用汉代扬雄作《长杨赋》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忠心耿耿献计献策却不被重用的愤慨。
(2分)(4分。
结合诗句分析1分,答出所表达的情感1分)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浪淘沙·丹阳浮玉亭席上作陆游绿树暗长亭,几把离尊。
阳关常恨不堪闻。
何况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泪浥罗巾,各自消魂。
一江离恨恰平分。
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
1.“一江离恨恰平分”一句中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3分)2.“安得千寻横铁锁,截断烟津”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具体分析。
(4分)参考答案1.比喻(或夸张)。
(1分)离别的悲愁犹如眼前的江水那么多,一半给你,一半给我,(1分)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内心难以言状的离愁。
(1分)2.如果能得到千寻铁锁,把长江截断,锁住,就可以与友人长聚不分了。
(2分)作者以奇特的想象,表达了自己不忍与友人离别的愁苦之情。
(2分)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陆游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②。
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苹洲烟雨:指长满苹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1.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他表达了作者什么意思的情感?(5分)2.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受赏封侯,而自己只能做个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和牢骚。
2.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下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
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①孤梦,又拣深枝飞去。
故山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
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
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注】①惊残:惊醒。
②故山: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5分)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3分)3.词的最后两句“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一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分)5.这首词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之。
(6分)参考答案1.这三句描绘了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2分)。
它是为词中的主角“杜鹃”的出场(2分)所做的铺垫(1分)。
或:景语皆情语,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2分)作铺垫(1分)。
2.衬托(1分),好处是以“静”突出杜鹃悲切的叫声(2分)。
(答对比酌情给分)3.表达了词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叹(2分);半生漂泊,羁旅异地的悲愁(1分)。
4.通过描绘寂静、昏暗、风雨凄迷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2分),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为后文表达词人飘零身世和凄凉心境作铺垫。
(3分)5.①人在羁旅的寂寞思乡之情,②半生飘零的悲凉之情,③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
(每点2分)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陆游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②。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耀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③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
1164年10月初,出任镇江府通判的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游宴,写下此词。
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
②古徐州:指镇江。
③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1.试分析“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写景上的特色。
(4分2.“往事忆孙刘”中的“孙刘”指谁?作者“忆”他们的目的是什么?(4分3.词作借古抒怀,写了叔子“襄阳遗恨”这一“古愁”,那么作者的“今愁”又有哪些?(2分)参考答案1.这几句由大到小(或“由整体到局部”),由远到近,运用比喻、衬托的手法,(3分,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写出烟云缥缈之中似有若无地矗立着的高楼胜景。
(1分)2.“孙刘”指孙权和刘备(1分)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1分)既是对英雄人物的追慕,(1分)更是为了抒发自己图强自振、横戈跃马的豪情。
(1分)3.“今愁”一是山河破碎,二是自己壮志难酬。
(2分)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苹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5分)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6分)参考答案1.“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苹、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8.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陆游秋晓上莲峰,高蹑倚天青壁。
谁与放翁为伴?有天坛轻策。
铿然忽变赤龙飞,雷雨四山黑。
谈笑做成丰岁,笑禅龛楖栗。
【注】天坛,即天台山,以产藤杖著名。
策,即杖。
杖化为龙,用《后汉书·费长房传》事。
韩愈《赤藤杖歌》有“赤龙拔须血淋漓”语。
楖栗,印度语“剌竭节”的意译,僧徒用的杖。
1.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主旨?2.这首词有着怎样的艺术风格?用简明的语言概括。
参考答案1.这首词,写神游华山,其主旨是表现作者为人民造福的人生态度。
2.这首词的艺术风格,是雄奇豪迈的,它强烈地放射出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芒。
9.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叶梦锡①陆游家住东吴近帝乡②,平生豪举少年场③.十千沽酒青楼上④,百万呼卢锦瑟傍⑤.身易老,恨难忘, 尊前赢得是凄凉⑥君归为报京华旧⑦,一事无成两鬓霜.【注】①叶梦锡:词人的朋友.②东吴:今浙江东部绍兴一带, 为古吴国东部. 帝乡,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③平生句:一生最豪放的举动是少年结伴欢游.④沽酒青楼上:在妓院饮酒作乐. 青楼,妓院。
⑤百万句:美人陪伴一次赌博输赢百万也毫不在乎. 呼卢, 古代一种睹博方式. 锦瑟傍,锦瑟旁. 锦瑟, 琴之美称.此代指歌女.⑥尊前句: 借酒浇愁更觉凄凉.尊前,酒杯前,此指借酒浇愁.⑦为报京华旧:请为我告诉京城的老朋友. 两鬓霜:两鬓斑白.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2.词人说“限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