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患者安全部分解读ppt课件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2版)患者安全部分解读ppt课件
一、患者安全目标部分概述 二、我省细则与原卫生部细则的变化 三、患者安全部分的理解与执行 四、做好患者安全部分的基础管理
一、患者安全目标部分概述
源自WHO与中管理 其他章节也体现患者安全这一主线 属于周期性评审和不定期评审的内容
(一)、提高医务人员识别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1、实行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的管理 2、执行诊疗活动中的查对制度 3、加强特殊患者及交接流程的识别管理 4、应用腕带标识识别患者
1、实行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的管理
C 级:对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的身份标识 有制度规定,且在全院范围内统一实施 B级:对就诊患者住院病历施行唯一标识管 理,如使用医保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 编号或身份证号码等。 A级:对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正确性有改进 方法,如在重点部门(急诊、新生儿、ICU、 产房、手术室)使用条码管理。
3、加强特殊患者及交接流程的识别管理
C级: 1、患者转科交接时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 程,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 生儿室之间的转接。2、对重点患者,如产妇、新 生儿、手术、ICU、急诊、无名、儿童、意识不 清、语言交流障碍、镇静期间患者的身份识别和 交接流程有明确的制度规定。3、对无法进行患者 身份确认的无名患者,有身份标识的方法和核对 流程。4、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 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 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B级: 科室有转科交接登记。职能部门对上述工 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级:重点部门患者转接时的身份识别制度落实, 持续改进有成效。
评审程序
周期性评审方法 医院的书面评价 医疗信息统计评价 现场评价 社会评价
不定期重点评价的内容与办法由省卫生厅 规定
医疗信息统计评价
住院病案首页信息相关内容 日常统计学评价相关内容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 (2011年版)相关内容
日常统计学评价
医院运行基本监测指标中的治疗质量指标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单病种质量指标 重症医学(ICU)质量监测指标 合理用药监测指标 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监测指标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住院重点疾病总例数、死亡例数、2周与1 月内再住院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 费用。
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 预期再手术例数、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 费用。
麻醉 :按每季、每年,统计每类麻醉总例 数、麻醉复苏(Steward 苏醒评分)管理、 麻醉非预期的相关事件等监测指标,了解 麻醉诊疗质量的总体情况。
现场评价方法
体现追踪检查法理念
个案追踪 系统追踪
采取查阅资料、访谈医院员工和患者、现 场查看、抽考医院员工等形式
二、省细则与原卫生部细则变化
1、在“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 姓名、年龄、出生年月、年龄、病历号、床号等” 中增加“性别 ”识别方式。 2、将医嘱、处方合格率≥“95%”改为“98%”。 3、下达口头医嘱应“及时补记”细化为“在抢救 结束后及时补记”。 4、在危急值报告中增加“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 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5、删除医疗安全事件处理中的“全院员工对不良 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 00%。”。
8、将“定期分析安全信息”后增加 “定期分析 安全信息,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9、在“应用安全信息分析和改进结果,持续完善 和优化医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案或制度规范。”后 增加“每年提供四个以上的改进的制度、新制度 或成功案例。”。
三、患者安全部分的理解与执行
分10节、25条、26款,含4个核心条款 部门、科室协作工作,通盘考虑 理性看待能取得的C、B、A数量 明确医院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省细则与原卫生部细则变化
6、在“有效降低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漏报率”中增 加“漏报率≤10%,不得漏报重大、特大医疗质量 安全事件”。
7、将“严格执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 报告制度》的规定”修改为 “严格执行《医疗质 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规定,及时报告医 疗质量安全事件及可疑的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手术并发症与患者安全指标 1. 住院患者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2.医院内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伤害严重程度 3.择期手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败 血症、出血或血肿、伤口裂开、猝死、呼吸衰竭、 骨折、生理/代谢紊乱、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意外 脱出)发生率 4.产伤发生率 5.因用药错误导致患者死亡发生率 6.输血/输液反应发生率 7.手术过程中异物遗留发生率 8.医源性气胸发生率 9.医源性意外穿刺伤或撕裂伤发生率
患者安全目标贯穿全部章节
第一章中应急管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的衔接等内容 第二章中患者的合法权益中的患者知情同意选择决定权、 医院投诉管理等内容 第四章中医疗风险管理、手术知情同意、麻醉知情同意、 麻醉风险评估、麻醉不良事件报告、特殊药品管理、医 院感染中手卫生管理等内容 第五章中护理安全管理内容 第六章中的依法执业、医疗器械临床应用不良事件、医 院社会评价中投诉平台、患者满意度调查等内容 第七章住院患者医疗质量与安全监测指标
2、执行诊疗活动中的查对制度
属核心条款 C级:1、有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 放特殊饮食、诊疗活动时患者身份确认的制度、 方法和核对程序。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 述患者姓名。2、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 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年龄、 病历号、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 唯一依据)。3、相关人员熟悉上述制度和流程并 履行相应职责。 B级:1、各科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职能部 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 改进措施。 A级:查对方法正确,诊疗活动中查对制度落实, 持续改进有成效。
十大患者安全目标
(一)、提高医务人员识别患者身份的准确性 (二)、做好特殊情况下的接口衔接工作 (三)、做好手术安全工作 (四)、做好手卫生以降低医院感染 (五)、做好用药安全工作 (六)、履行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七)、防范患者次生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九)、正确处理医疗质量安全事件 (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