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发展规律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社会发展规律
封建社会 铁制工具
(约230年)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 会的低级阶段)
社会化大生产
蒸汽机电力计算机 原子能空间技术
生产力
石器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人民公社化运动,不合理的分配方式, 挫伤了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严重制约 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激发了劳动 者生产的积极性, 我国农村生产力水 平大大提高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表现
①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 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②认为社会发展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从实践出发,至多只是考察了人们历 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溯到产生这些思想动机 的物质原因——社会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我们想要有所作为,首先必须活着,活着就需要吃喝住穿等,也 就是要有物质生活资料,那么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
)
生产方式 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生产关系的三要素:物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劳动者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 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 力发展状况时,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 作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1)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 关系
② 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 关系的变革。
①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生产关系对生产 它对 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力具有反作用 ② 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
(旧的社会历史理论的局限性)
马克思能够发现社会发展规律的原因
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 找到了以物质生产方式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 的钥匙。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1.1社会发展规律
1 课堂导入
辩证唯物论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辩证唯 物主义 马 克 思
辩证唯物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主义认识论 真理
总特征 联系的观点 基本观点 发展的观点
主 义 哲
唯物辩证法
核心实质 根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
C.生产关系
D.生产力
E.中国梦
F.自然地理环境
G.文学艺术
H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 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 渣老婆子的辛酸,饥区的灾民, 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 一样……
——鲁迅
鲁迅的的这段话说 明什么道理?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人的思想封闭僵化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的
封建社会:
思想盛行
现代社会:女人能撑半边天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思考: 在我国,封建制度不复存在,为 什么还存在着封建主义落后愚昧 的思想?体现了什么道理?
(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1)含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2)地位: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作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 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约Biblioteka 163年)(约3000年)
(约几百万年)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金属工具
3 讲授新课
思想家梁启超说:“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在他看 来,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
有人认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是由这些伟人决定的。这种观点对吗? 这些观点看到了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但夸大了
他们的作用,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思想 动机、目的,这就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社会存 在
决定 相对独立性 不同步 反作用
社会意 识
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 物质财富为基础,但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 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
变化发展,但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
(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②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
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
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对独立性最突出表现)
小结
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
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城里的孩子真 是好,有高楼、小 车和电脑,还能天 天上学,吃汉堡, 幸福享不了……
山里孩子真是 好,有高山、白云 和小鸟,可以不上 学,不用辅导,幸
福享不了……
说明了什么?
这些词语是对当前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的生动反映。 说明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
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
生产方式(最主要的内容)。
(2)社会意识
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 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 哲学、科学等。
下列现象属于社会存在的是 (
)
A.科学发展观
B.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学
要求 创新
历史唯 物主义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与价值观
第十一课 第十二课
2 学习目标
1、描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辨析二者关系; 2、知道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及基本规律; 3、概括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实现方式。 4、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重难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矛盾及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