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XXXXXXXXXXXXXX有限公司文件XXCH/GD 04-034-2019 第 1 页共10页安全生产奖罚制度1.总则1.1.为加强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督促公司各级安全环保责任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规定的各项职责,贯彻执行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做好反“三违”工作,减少各类安全环保事件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合同制员工、劳务工、借用工、分承包方员工、外协及外供人员以及其他在厂内的人员。
1.3.对安全环保工作成绩突出和在安全工作方面有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将根据本制度进行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1.4.对违章人员和事故、事件责任人将根据本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理。
1.5.安全环保部是本制度的执行部门,公司安委会是本制度的最高决策机构。
2.奖励和表彰公司表彰和奖励在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消防管理工作中取得显著成效的集体和个人,对个人或集体的奖励,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奖励金额分为三档:100—500元、500—1000元、1000元以上。
所有的安全奖励必须经安全环保部确认后由本部门提出书面建议,经安环部部长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审批,并经财务总监、总经理审批后从财务部领取。
对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个人或集体经核实给予奖励和表彰:2.1.对违反消防管理规定的行为能及时制止并举报的;2.2.对违反环境管理规定的行为进行检举、制止的;2.3.对安全生产隐患和险情能及时举报、制止的;2.4.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减少人员伤害和企业财产损失的;2.5.对安全生产工作献计献策和提出批评指正意见,经采纳确有成效的;2.6.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或集体;2.7.对建立和推进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其运作机制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班组、个人。
3.违章处理所有违反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或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违章行为都将受到处罚。
对违章人员和相关的安全环保责任人,在进行安全环保教育的同时,可以进行经济处罚和相应的行政处罚;违章行为分为一般性违章、较重违章和严重违章三类。
具体规定如下:3.1一般性违章是指违反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或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一般后果或影响的不安全行为,会造成轻微的环境污染事件。
此类违章视情节轻重给予个人或集体处罚100元-300元,例如:3.1.1. 未按规定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或使用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3.1.2.在施工现场睡觉;3.1.3.厂区内打闹,扰乱生产秩序;3.1.4.电动三轮车违反规定载人的;3.1.5.未执行上船登记/刷卡和进入有限空间挂牌等规定;3.1.6.未按规定参加三级安全教育或安全教育弄虚作假、记录不全;3.1.7.不按时参加安全培训、安全会议、安全交底;3.1.8.安全通道上管线未架空或氧气、天然气皮带与电缆(线)混架;3.1.9.生产区域未设安全通道或物料未经许可占用安全通道;3.1.10.对油类以及其他化学品处置不当,造成厂区、码头或海面局部轻微污染;3.1.11.使用的氧气、天然气皮带未点检;3.1.12.电焊线、电缆裸露未及时检查包扎;电焊施工完毕不关焊机,下班或离开施工现场时焊条未取下;3.1.13.没有按规定接装照明灯影响安全通道通行或舱室施工无照明灯;3.1.14.上船 220V 以上电缆(线)未设醒目警示标识、电源线裸露不及时包扎、未按规定固定或私自移动220V 照明灯;3.1.15.乱动和随意挪动消防器材,随便挪动安全标识牌,在拉设的禁区内行走;3.1.16.使用电焊手把线接照明灯;3.1.17.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规范、不牢靠;3.1.18.佩戴的安全帽无相关标识或标识不规范;3.1.19.施工现场“5S”较差;3.1.20.乱丢垃圾、垃圾混放或垃圾不及时清理;3.1.21.物料摆放不齐或未在指定区域摆放物料;3.1.22.乱停乱放各类车辆、未经允许驾驶非生产性车辆进入码头、船台、船坞等区域或违章停放;内场车辆、工程车辆车厢违章载人、超速行驶;3.1.23.在非指定场所、区域吸烟的;3.1.24.登船梯、船舶安全通道管理责任部门未装照明,影响通行或舱室作业安全的;3.1.25.违反公司各项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3.1.26.轻微违反《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行为;3.1.27.其他违反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或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一般后果或影响的不安全行为,造成轻微环境污染事件。
3.2较重违章是指违反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或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较重后果或影响的不安全行为,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此类违章视情节轻重给予个人或集体处罚500元-1000元,例如:3.2.1.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逾期不作整改的;3.2.2.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进行特种作业的;3.2.3.违章指挥存在有事故隐患的作业;3.2.4.不遵守安全管理人员或上级提出的安全、消防、环境管理要求;3.2.5.单位(部门)负责人对事故隐患在有条件整改情况下未负责按期整改;3.2.6.管理人员对作业前安全交底不够或生产安排不当,导致交叉作业;3.2.7.在工作中使用错误或不安全的工具、设备,或采取错误的方法影响施工安全;3.2.8.管理人员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或对周围违章行为不及时制止;3.2.9.危险作业监护人员没有履行其职责或危险作业无监护人员;3.2.10.未遵守作业许可制度进行相关作业审批;3.2.11.违反作业许可制度,未进行危险作业审批,未进行夜间作业申报;3.2.12.私自扩大明火、涂装等危险作业的范围;3.2.13.违反“十不焊”“十不割”“十不吊”规定;3.2.14.安全防护措施未落实而进行施工;3.2.15.施工前没有安全交底或重点工程项目未进行工作危害分析;3.2.16.在危险区域内没有围防护拦或警戒旗和挂警告牌;3.2.17.无视安全指示标牌,违章行车、吸烟、携带火种、登高、入室、使用明火、泼倒油污、在作业现场各类支架及搭载物体下休息等;3.2.18.道门无护拦,施工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或护拦临时拆除后不及时恢复;3.2.19.私自改动脚手架或使用未经检验合格的脚手架;3.2.20.使用没有点检的脚手材料搭设脚手架,不合格脚手材料吊运上船;3.2.21.船梯搭设安全措施不全,用不牢固的构件连接;3.2.22.使用的吊耳未满焊,未敲掉药皮,未经检查;3.2.23.登船梯未搭设好便下船或不按规定上下登船梯;3.2.24.堵塞行走安全通道或影响紧急情况下特种车辆通行;3.2.25.未经许可,擅自将易燃易爆、可燃物品上船使用的;3.2.26.在船舶(包括厂区内)使用油漆、稀料、溶剂等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乱扔乱倒或没有带下船的;3.2.27.用火、用电、使用可燃气体违反安全消防管理规定的;3.2.28.休息时间及下班后氧气、天然气气源未关闭或割炬皮带未移出密闭舱室;3.2.29.氧气、天然气胶管使用检查不当在密闭舱室造成泄露或氧气、天然气胶管超期未点检使用或无点检标识使用;3.2.30.氧气、天然气回流排或非狭小空间氧气、天然气皮带漏气未及时检查包扎;3.2.31.氧气、天然气胶管检查、使用不当,在有限空间舱室造成泄漏,或用氧气吹身、天然气胶管破损的;3.2.32.用未经检查的起重工具和吊索具或使用私自购置的起重工具、吊索具,使用船方的起重工索具;3.2.33.损毁或擅自拆除机械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胡乱改装电气设备或配件;3.2.34.检修各类机械、电气设备时,未切断电源、未挂警示牌、无专人看守;3.2.35.损毁或擅自拆除机械设备安全保护装置,擅自改装电气设备或其配件,擅自开动与自己无关的机电设备;3.2.36.非电工私自接220V以上电源3.2.37.擅自动用灭火器和消防水带(紧急情况除外);3.2.38.在厂区内驾驶机动车辆超速行驶;3.2.39.个人违章行为或过失是事故的次要或间接原因而造成事故或火灾;3.2.40.酒后进入施工现场;3.2.41.机械或车辆用油造成厂区、海面或码头比较严重污染;3.2.42.施工中未及时采取防护措施造成较大面积污染;3.2.43.违反环境规定,将废钢、废砂、砂袋、铁锈、油漆桶、油料垃圾、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扔入大海;3.2.44.消防演习中失职或不配合的相关人员或部门;3.2.45.施工无可靠防坠落措施或护拦临时拆除后未拉警示带、不及时恢复栏杆的;3.2.46.登船梯、安全通道搭设不合规定、安全措施不牢靠的;3.2.47.施工中因未采取防护措施而造成较大面积的污染;3.2.48.因误操作导致险肇事件;3.2.49.被确认为安全事件的次因或间接原因的个人违章/过失行为;3.2.50.严重违反《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行为,且指出后态度恶劣的;3.2.51.其他违反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或要求可能导致比较严重危害的不安全行为,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
3.3严重违章是指违反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或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会导致严重危害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此类违章视情节轻重给予个人或集体处罚1000元-2000元,情节严重的处罚2000元以上,例如:3.3.1.在油漆库、动力站房、船舶机舱、油舱附近等重点防火区域\船只吸烟的;3.3.2.未经三级安全教育上岗进行危险作业或使用假证上岗的;3.3.3.船舶机舱、油舱、物料间等危险区域,陆地油库等重点场所,在无有效作业许可证情况下进行热工作业;3.3.4.有限空间、密闭舱室、狭小空间使用的氧气、天然气皮带或割刀漏气;3.3.5.在无有效许可证情况下进行密闭舱室涂装作业;3.3.6.未按规定进行热工作业审批或作业条件发生变化未及时停止作业而造成火灾;3.3.7.对安全管理人员、违章举报人以及维护和坚持安全生产原则的人员进行侮辱、威胁、陷害、打击报复;3.3.8.故意破坏行为:擅自损毁拆卸、改装(涂改)安全、消防设备、安全标志牌、劳护器具、安全许可证;3.3.9.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进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作业;3.3.10.个人由于违章、过失或管理不当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和重要原因;3.3.11.翻越脚手架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不安全行为;3.3.12.发生安全事故后故意漏报、瞒报、谎报或破坏事故现场;3.3.13.谎报火警或发生火情不扑救,或者弄虚作假破坏事故现场,给事故调查设置阻碍的;3.3.14.机械或车辆用油造成厂区、码头或海面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3.3.15.被确认为安全事件主要原因的个人违章/过失行为;3.3.16.拒绝接受安全、消防监督或拒绝配合事件、事故原因调查的人员;3.3.17.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即安排人员上岗作业的管理人员;3.3.18.涂装作业/清油作业附近未经审批进行明火作业的未造成事件的;3.3.19.涂装作业后未经可燃气体检测合格,擅自进入危险区域或强令他人进入危险区域作业的人员;3.3.20.船舶上随地大小便未造成重大影响的;3.3.21.特种设备、压力管道、锅炉安全附件等不定期检验、未经检验(或无明显检定标志)的情况下使用的;3.3.22.其他违反安全环保管理规定或要求、违反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会给个人和公司带来非常严重后果或影响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