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

一、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混凝土抵抗物理和化学侵蚀(如冻融、高温、碳化、硫酸盐侵蚀等)的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未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

主要取决于:混凝土抵抗腐蚀性介质侵入的能力;
硬化后体积稳定性好,无裂缝发生,抵抗腐蚀性介质侵入的性能好;
硬化水泥浆中毛细管孔隙率,以及引入空气量。

简单的说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指标一般包括:
1 混凝土的碳化
2 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3 碱-骨料反应
4 混凝土冻融破坏
5 氯离子侵蚀
二、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原材料的选择
1. 水泥水泥类材料的强度和工程性能,是通过水泥砂浆的凝结,硬化形成的,水泥石一旦受损,混凝土的耐久性就被破坏,因此水泥的选择需注意水泥品种的具体性能,选择碱含量小,水化热低,干缩性小,耐热性,抗水性,抗腐蚀性,抗冻性能好的水泥,并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水泥强度并非是决定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唯一标准,如用较低标号水泥同样可以配制高标号混凝土。

因此,工程中选择水泥强度的同时,需考虑其工程性能,有时,其工程性能比强度更重要。

2.集料与掺合料集料的选择应考虑其碱活性,防止碱集料反应造成的危害,集料的耐蚀性和吸水性,同时选择合理的级配,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大量研究表明了掺粉煤灰,矿渣,硅粉等混合材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混凝土内孔结构,填充内部空隙,提高密实度,高掺量混凝土还能抑制碱集料反应,因而掺混合材混凝土,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即近年来发展的高性能混凝土。

3. 混凝土的设计应考虑耐久的要求混凝土配比的设计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工作性的同时应考虑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裂缝,提高密实度,采用合理的减水剂和引气剂,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掺入足量的混合料,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

结构构件应按其使用环境设计相应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防外界介质渗入内部腐蚀钢筋。

结构的节点构造设计也应考虑构件受局部损坏后的整体
耐久能力。

结构设计尚应控制混凝土的裂缝的开裂宽度。

4. 混凝土工程施工应考虑结构耐久性混凝土的拌制尽量采用二次搅拌法,裹砂法,裹砂石法等工艺,提高混凝土拌合料的和易性,保水性,提高混凝土强度,减少用水量;大体
积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应控制混凝土的温度裂缝,收缩裂缝,施工裂缝,建立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制度,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抗渗性,重视混凝土振捣后的表面工序,并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对控制构件外观裂缝,施工裂缝至关重要,应加强施工质量管理,特殊季节施工的混凝土结构,尚应采取特殊措施。

5. 使用阶段的检查和维护。

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过早老化,而且以往的设计标准较低,房屋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维修费用不到位,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支出更多的大修费用。

因此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混凝土结构的适用性和耐久性是非常重要的。

短期看检测和维修会增加一些费用,但从长远看,却是非常有益的。

尤其是结构的损坏有可能会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桥梁和隧道等工程,有必要制定定期检测与评估的法规,确保这些工程在使用期内能正常的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