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编写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编写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编写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关于做好2012年度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组织工作的函为进一步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做好相关工作,保证项目质量,依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现就项目组织工作提出以下要求:一、关于支持范围和立项要求(一)支持范围1、基于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

主要支持已突破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通过应用研究和开发,形成能够在世界上有特色、有影响的科学仪器设备。

2、基于已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装置)创新成果的工程化开发。

主要支持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其他渠道已形成的,对相关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明显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装置)的工程技术研究、产业化技术开发,以及应用研究。

3、重要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含核心基础器件)的开发。

主要支持市场上虽已有成熟产品,但能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技术等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通用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和应用;支持科学仪器设备共性、核心关键部件的开发和应用。

4、其它重要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

主要支持一些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等关键核心领域受制于人的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或其他重要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

围绕上述支持范围,重点关注高端电子显微镜、电子测量仪器、成像仪器、电化学仪器、X射线类仪器、色谱仪器等重大科学仪器设备。

(二)项目基本要求1、国内外需求迫切,且相关理论、方法或技术已取得重要突破,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2、拥有本领域的核心关键人才,且具有相关理论研究、设计、工程工艺、系统集成、应用研究以及产业化研究等相关方面结构合理的人员队伍;3、项目设计的运行机制良好,目标明确具体,考核指标明确、可考核,实施方案可行。

产学研用结合紧密,具有明确的成果应用单位和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推广应用措施和产业化示范措施明确可行。

4、优先支持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项目,优先支持科学仪器设备企业作为实施主体的项目。

二、关于项目组织部门(地区)及组织要求(一)项目组织部门(地区)专项实施采取试点先行、稳步推开的方式。

试点项目组织部门(地区)有:教育部、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中科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总装备部、总后卫生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14个中央部门(机构)作为试点项目组织部门,并将工作基础好、示范性强的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北(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辽宁、江苏以及广东等7个地区纳入专项试点范围。

(二)项目组织要求1、试点项目组织部门(地区)要重视科学仪器设备开发和应用工作,结合国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加强本部门、本地区科学仪器设备发展的顶层设计、系统集成和扶持培育。

2、试点项目组织部门(地区)要组织专门力量,在总结2011年度专项项目组织经验基础上,落实《办法》规定的项目立项组织、实施及监督各项管理措施,建立符合专项特点的组织管理工作体系,加强和完善项目组织管理工作。

3、试点项目组织部门(地区)要督促项目牵头单位在项目提出时落实法人负责制、落实项目配套条件;督促项目牵头单位联合国内外优势力量共同开展项目设计和实施,落实《办法》规定的其它要求。

4、试点项目组织部门(地区)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在进行充分评审论证的基础上择优限项向科技部推荐项目。

项目组织部门如具备条件,应当积极采取网络视频评审等方式,促进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专项实行限项申报原则组织实施。

附件1:项目申报编号(系统自动生成):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项目实施方案(试行)项目名称:组织部门:牵头单位:项目负责人:产业化示范单位:应用单位:1.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二O 年月编写说明1.本项目实施方案由项目组织部门组织编写,由项目牵头单位会同应用单位等任务承担单位具体编制。

2.编写要求:(1)符合《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立项要求。

(2)总体目标完整、集中、明确、可考核,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可行性;(3)拟研制的科学仪器设备及其应用方案应具有较明显的创新性,任务设置合理;(4)技术路线清晰、技术关键点与创新点明确;(5)配套条件落实,统筹考虑项目、人才、基地的持续发展;(5)管理措施具体,项目的管理方式等符合项目的特点;(6)经费预算根据充分,支出合理符合有关规定,配套经费落实。

(7)相关证明文件等附件齐全。

3.本项目实施方案涉及到外文缩写要注明全称。

4.本项目实施方案文本采用A4幅面纸,4号仿宋体字打印,标题用4号黑体字打印,一式十五份,由项目组织单位盖章后报科技部,同时报送电子版本。

5. 本项目实施方案同项目任务书一起作为项目中期检查、验收及后评估的依据。

项目基本信息表(3000字以内,概要介绍项目拟开发的科学仪器设备的目的和意义、技术路线、应用开发方案、工程化和产业化示范措施和组织实施方案等。

)一、目的意义二、仪器开发方案及技术路线三、应用开发方案四、工程化和产业化示范措施五、组织实施方案项目实施方案内容一、项目意义和必要性(一)项目意义(从科学意义、技术目的及应用等方面阐述拟开发科学仪器设备的意义和必要性)(二)应用需求基本信息应用需求信息统计表(一)现状与总体发展趋势(除对国内外技术、产业发展和应用现状及趋势描述外,还应重点分析专利等知识产权及相关技术标准情况)(二)目标科学仪器设备与市场同类仪器对比情况(如国内外市场上无同类仪器,请填写“无”,如有多种,请列出前五种)(主要介绍项目牵头单位及合作单位与本项目相关的工作基础,包括理论基础、方法基础、技术基础、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基地情况以及其他配套条件等)四、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一)总目标(应具体明确,包括仪器开发目标、应用目标和产业化示范目标等)(二)阶段目标(应具体明确,包括仪器开发目标、应用目标和产业化示范目标等)(三)考核指标(包括仪器开发、应用开发和产业化示范三个方面的成果与考核指标,成果要具体、可考核)。

1.“项目目标”应与项目总目标内容相一致。

2.“预期成果”须与项目下设的任务相对应,若某一成果与多项任务相对应,应同时列出多项任务。

“预期成果”可以为定量的成果,如新产品、新装置、核心关键部件、数据库、软件等,以及可测得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等。

同时,“预期成果”也包括各类难以定量计算的成果。

如对某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研发活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对某项国家重大工程的核心工作提供了关键部件支撑,突破瓶颈制约。

对于仪器开发工作,“预期成果”一般可包括,新产品、新装置、核心关键部件、样品前处理、数据库、软件、研发基地建设,专利、软件着作权等知识产权,以及其它(如论文、专着)等。

对于应用开发工作,“预期成果”一般可包括,新应用方法、可拓展仪器应用领域的核心关键部件、样品前处理设备、数据库、软件,标准、专利等知识产权,支撑高水平科技工作、服务国家重大工程、服务重点热点问题,以及其它(如论文、专着)等。

对于产业化示范工作,“预期成果”一般可包括,产业化成套方案、中试生产线、产业化基地、工程工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业技术水平、提升市场占有率、突破国际制约,以及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社会效益等。

3.“成果考核指标”中,需分别列出能有效反应成果水平的特征性指标,同时,对各项考核指标需填写立项时已有的指标值/状态以及项目完成时要到达的指标值/状态。

若某项成果属于开创性的成果,立项时已有指标值/状态可填写“无”, 若某项成果在立项时已有指标值/状态难以界定,则可填写“/”。

4.“考核方法”,应给出考核相应指标的具体技术方法、测算方法或统计方法等。

五、工作方案(一)项目总体实施框图(图释项目下设各项任务的分工、配合,相互支撑协作的逻辑关系,以及各项任务对项目总体目标完成的贡献路径。

下图为示例图,各项目可参照图例,结合仪器设备开发的具体内容,绘制本项目的总体实施框图。

)框图示例1框图示例2(二)技术方案1.总体结构简图(绘制拟开发科学仪器设备总体结构简图[除硬件结构外,还应包括操作软件、数据库等部分],明确标明拟重点攻克的部分、可购置或集成的部分并列出其来源信息)可购置或集成部件信息表(此处仅列出任务分解基本信息,具体任务方案作为附件,由任务承担单位分别提出,每个不少于3000字,包括任务难点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方案等相关工作)仪器开发任务分解表承担单位的遴选方式(合作研究、招标、外协等)。

3.技术路线(包括项目技术路线和任务技术路线)4.主要技术指标(在描述主要技术指标的同时还应列出其可靠性、安全性等质量指标)5.技术风险分析(三)应用开发方案(此处仅列出应用方案基本信息,具体方案作为附件,由应用单位分别提出,每个不少于3000字,包括应用方法研究、功能扩展和其他与拟开发科学仪器设备应用的相关工作)应用开发方案基本信息表(提出保证拟开发科学仪器设备[含核心关键部件、原材料、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等]的功能特性、可靠性、安全性等工程技术方法,合理制定工程化实施方案,以及从工艺规划、生产准备到小批量试制的产业化示范方案)1.论证环节(包括对项目总体设计,以及各关键技术和部件具体实施前的论证工作程序、规范及论证过程质量及档案管理)2.仪器开发和应用环节(包括仪器开发和应用各环节与仪器整机开发的有效衔接机制,并提出保障各项仪器开发和应用任务可靠性、安全性等的工程技术方法)3.产业化示范环节(提出从工艺规划、生产准备到小批量试制的产业化示范方案)六、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预期分析(提出本项目的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保护方案,预期获得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种类、数量与可行性)七、项目承担单位及人员情况(一)项目承担单位及合作单位情况(二)项目人员情况1. 项目负责人及主要骨干简介2.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概要说明项目经费总需求、主要使用方向以及资金筹措计划)九、进度安排(详细描述项目实施的进度管理及安排,需要详细制作出各项仪器开发任务、整机系统集成和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示范进度计划)十、项目预期成果的效益分析(包括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或技术的竞争分析,成果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十一、项目运行机制(结合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应用开发、工程化与产业化示范特点,建立切实可行的项目内部运行机制,包括建立项目总体组,项目技术专家委员会,项目用户专家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明确提出具体人员名单],并明确其职责与分工,建立高效的项目实施协调机制、项目执行信息收集汇交机制等)十二、项目成果管理(一)档案管理(包括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文字资料、声像资料、照片、图表、数据信息等档案和技术文件的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