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心得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心得

《大卫·科波菲尔》读书心得(一)
“在所有我写的这些书之中,我最爱的是这一部。

……我对于从我的想象中出生的子女,无一不爱……不过,像许多偏爱的父母一样,在我内心的最深处,我有一个最宠爱的孩子。

他的名字叫‘大卫·科波菲尔’。


这是狄更斯自己给《大卫·科波菲尔》作的序言里对这部小说所作的评判。

当然,这也是我,以及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的评价。

《大卫·科波菲尔》确实是在狄更斯的作品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的一部小说。

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托尔斯泰就把它列为“深刻的”世界文学名著之品。

《大卫·科波菲尔》的主线就是大卫的成长史。

他是一个遗腹子,和年轻美貌、心地善良、性格软弱的母亲相依为命。

忠心耿耿的女仆佩葛蒂无微不至地爱护他。

然而,童年的幸福很快就结束了。

母亲改嫁,继父默德斯东是个凶残、贪婪的商人,还把生性更为冷酷的姐姐带来管家,母亲大权旁落,再也不敢和儿子亲近。

大卫受尽虐待,只有佩葛蒂始终在保护他,使孩子体会到人间仍有温情在。

母亲被折磨死后,继父把他送去当童工。

大卫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世上唯一的亲人----他的姨婆。

在姨婆的培养下,大卫刻苦上进,终于成为一位有成就的作家。

《大卫·科波菲尔》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十分鲜明,往
往还都有十分明确的道德意图,大卫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资产阶段心目中的仁爱、正直、勤奋、进取、务实的精神。

围绕着大卫这一中心人物,还刻画了形形色色令人喜爱的正面人物。

如贝萃·特洛乌小姐的乖张怪僻,狄克先生的疯疯癫癫,米考伯先生和米考伯太太的不擅家计,特莱得的举止失措,格米治太太的怨天尤人,巴奇斯先生的爱财如命等等。

但是他们在品格上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一些与主人公大卫一脉相通的优良素质,这就是心地善良、正直、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即使大卫母亲懦弱无能,姑息养奸,维克菲先生借酒浇愁,累及亲友,小爱弥丽图慕虚荣,以至失足,但他们的性格中也能有令人同情和爱怜的一面。

这就是这部作品的巨大魅力所在。

(二)
小说中米考伯夫妇是一对成功的典型,也是让我最受感动的一段。

他们的那种对事物本身的轻视、乐观的心态和执著的信念让我感动。

他们在贫穷和债务的苦海中载浮载沉,几经没顶,身世悲惨而又滑稽。

他们始终乐观,快乐的活着,并不为负债而烦恼着。

而且始终深信,那美好的一天终会降临。

米考伯太太对她的丈夫也十分忠心,她对丈夫的能力始终深信不疑。

这一对夫妻共患难,并抱着一种信念,那就是会有那么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他们度过了充满艰
辛的日子,终于等到时来运转的那一天。

他们的“债多不愁、乐天知命”的性格至今冲击着我那种优柔寡断的性格。

他们太乐观了。

在负债的开始就充满信心,直到家里东西空空,所有东西都当了时,也依然相信那一天会到来。

这种执著的追求和无坚不摧的信念真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要在学习中满怀希望,充满自信,相信自己一定行。

“如果收入二十镑,花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他就快活;如果花二十镑一先令,他就苦恼”。

这是米考伯入狱前要大卫记住他的教训,对大卫说的一句话。

这句至理名言,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干什么事都要量力而行,不要为了一时的冲动而坏了一生的幸福。

这也是狄更斯告诉读者的一句话。

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们生活的技巧。

(三)
《大卫·科波菲尔》中,描写了大卫两度离家求学。

但这两次求学,反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状况和教育制度。

大卫第一次求学所在的撒伦学舍,是当时英国学校教育之一斑。

在这里,投机商人以盈利为目的而紧操培养人才之大权,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是他们最大的快事。

大卫曾在这里受过一个小孩子无法承受的折磨。

也就是这样的折磨,让大卫更加成熟起来。

而与撒伦学舍的环境气氛恰成对照的是斯特朗博士的
学校。

这里的办校人斯特朗博士,是道德和智慧的化身,他天性温文宽厚,治学孜孜不倦,教学循循善诱,在各方面都无愧为人师表。

大卫在这里接受了良好的两年教育,也为他之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大卫上学的两种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病态,那撒伦学舍校长那一副沙哑的嗓子,以及他的助手那一只木制的假腿,也暴露和鞭挞了当时英国腐朽落后的教育制度。

在这样的制度下,学生们怎么能专心学习,怎么能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呢?
个人的落后往往不至于整个社会的落后,但整个社会的落后会导致成千上万的个人不进步。

这往往就是恶性循环。

想想,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搞不上来,那经济怎样才能发展?人才怎样才能培养?劳动者素质怎样才能提高?也就是说,国家怎么强大起来?这也是作者狄更斯的担忧。

他在大卫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并希望自己的国家也能改革教育,通过普及教育来改造社会。

社会也就是这样需要一步步去改造,一步步去进步。

(四)
“如果说,我平生爱慕过,敬重过任何人,那我从心眼儿里爱慕、敬重的就是那个人。

”这是小说接近尾声时,大卫说过的一句话。

当然,也是作者狄更斯说出来的。

正像作为父母一样,总是最偏爱自己最称心的子女,因
为他们最能体现父母自己的思想、意志和理想。

《大卫·科波菲尔》也正是从多方面体现了狄更斯思想和政治主张。

小说中的大卫具有人道主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正面典型。

从大卫的身上可以学习到很多自己之前不知道的东西。

他教给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坚强与执着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教给我们要为人善良、爱憎分明,教给我们做一个快乐的小青年。

《大卫·科波菲尔》教给我勤奋、进取、务实,我要带着这三个力量来闯荡天涯海角,一直到永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