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一交局乌鲁木齐东二环二标项目部挡土墙首件施工方案中交一公局路桥华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二O一五年八月二十八日挡土墙首件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GBJ/T50107-20101.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111.1.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1.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1.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手册》1.1.7《乌鲁木齐东二环道路工程第二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1.2工程概况1.2.1设计参数挡土墙首件桩号为K21+109.87-K21+368.72,为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挡墙形式为扶壁式+悬臂式,长度258.85m,墙高1.34~7.3m。
当挡土墙的墙身高度在≤3m时,采用悬臂式挡土墙,当挡土墙的墙身高度在3~5时,采用B型立板双面配筋型扶壁式挡土墙,当挡土墙的墙身高度在5~7时,采用B型立板双面配筋型扶壁式挡土墙,当挡土墙的墙身高度在7~9时,采用C型立板双面配筋型扶壁式挡土墙。
1.2.2地基承载力要求悬臂式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 Kpa,A型扶壁式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60Kpa,B型扶壁式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C型扶壁式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
1.2.3技术要求1.2.3.1基础开挖时,对于杂填土,开挖坡度i=1:1.25;当为其他土层且开挖深度≤8m时,坡度i=1:1;开挖深度大于8m时,坡度i=1:1.25。
1.2.3.2挡土墙基底位入杂填土层时,采用夯击能为1500KN.m夯击处理,处理宽度方向两侧外各5m范围,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60Kpa。
1.2.3.3挡墙分段之间设沉降缝一道,缝宽2m。
1.2.3.4主筋净保护层厚度5cm,箍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挡墙断面得水平钢筋在伸缩缝和沉降缝处应断开。
2.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2.1资源配置2.1.1项目部人员配置根据业主、总监办要求,并满足施工要求,我部针对施工生产设置项目经理、总工程师、生产副经理和相应的各个部门及工段。
具体如下:路基工程施工人员一览表2.1.2测量、试验设备投入测量、试验设备投入一览表测量仪器试验设备由总部统一提供2.1.3队伍及机械配置计划投入1个施工队伍,配备工班长1人,技术员1人,机械手2人,施工人员10人。
计划投入挖掘机1台、吊车1台、模版50m。
路基施工主要机械一览表2.2主要工程量C30砼1360m3,钢筋147t,基础开挖511.3 m3,C15垫层89 m3。
3.施工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3.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序:施工前准备→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地基平整→砼垫层施工→砼底板施工→钢筋砼墙及扶壁施工→素土回填3.1基坑开挖先测量放线,定出开挖中线及边线,起点及终点,设立桩标,注明高程及开挖深度。
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坑,以利于基底排水。
本工程基槽土方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
用挖掘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
开挖成型后坑底高程控制在+30mm以内,轴线位移小于50mm。
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样。
3.2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按照1.2.2要求检测,当挖基发现有杂填土时,采用夯击能为1500KN.m夯击处理,处理宽度方向两侧外各5m范围,处理后地基承载力不低于160Kpa。
3.3混凝土垫层施工根据设计图纸要求。
基底浇筑15cm厚,C15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每侧比基础宽出10cm。
在挡墙基础的凹槽处,设置木模板。
垫层顶高程偏差在0~–20mm之内,轴线位移在50mm以内,平面尺寸偏差在+100mm~0之内。
3.4钢筋加工及安装3.4.1钢筋焊接钢筋直径在16mm以上时,采用双面焊接接头,焊接长度不小于5d;其他采用搭接接头形式,搭接长度不小于30d。
焊接前清除钢筋表面铁锈、熔渣。
焊缝表面平整,接头处无裂纹。
焊接钢筋要进行抽样检验,以每3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其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且试件断口呈塑性断裂。
3.4.2钢筋安装现浇钢筋基础先安装基础钢筋,预理墙身竖向钢筋,待基础浇灌混凝土完后且砼达到2.5Mpa后,进行墙身钢筋安装。
钢筋于加工厂集中加工运送至现场,现场绑扎时,先划线,后摆筋、穿筋、绑扎,最后安放专用垫块,弹线时,注意间距、数量、标明加密箍筋位置。
板筋先摆主筋,后摆副筋。
摆放有焊接接头和绑扎接头的钢筋时,其接头位置同一截面接头数量,搭接长度按现行施工规范规定执行。
钢筋交叉点采用铁丝扎牢。
所有箍筋与受力钢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为保证保护层厚度,垫块预制时厚度要准确,强度要保证。
主筋净保护层厚度按5cm控制,箍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cm。
钢筋安装完毕后满足下表要求检验项目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间距+20mm 顺高度方向上配置两排以上的排距+5mm箍筋及构造筋间距+20mm同一截面内受拉钢筋接头面积占钢筋总截面积百分比焊接不大于50%绑接不大于25%保护层厚度+10mm3.5模板安装根据结构物的特点挡墙混凝土施工中定型钢模版。
所有模板及支架必须保证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模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
在安装模板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3.5.1模板安装前,必须经过正确放样,检查无误后才能立模安装。
3.5.2模板必须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跑模、超标准变形下沉等现象。
3.5.3扶壁模板与墙身模板同时安装,模板的安装应与钢筋绑扎配合进行,先绑扎钢筋再立模板,模板的安装不得影响钢筋的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够继续安装模板,模板不应与脚手架相联,避免引起模板变形和浇注过程中模板的不稳定。
3.5.4 模板应拼缝平整严密,板间螺栓必须布满,不得缺漏。
板间采用双面胶填缝,不得漏浆,模内必须干净,并用三七比柴机油混合液涂抹均匀,不得污染。
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遗漏,模板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模板支撑完后,对板缝进行检查,对挡墙根部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
模板安装后应及时报检及浇筑混凝土。
3.5.5模板采用拉杆螺栓固定时,端部应加垫块,拆模后其垫块孔应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严密。
安装侧模时应防止移位和凸出,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
3.5.6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结、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模板有移位和变形应及时纠正。
3.5.7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
模板安装完毕后满足下表要求3.6支架搭设3.6.1支架宜采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构件拼装,支架的接头尽量减少,相邻立柱的应尽量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
3.6.2模板支架的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严禁抛扔。
3.6.3模板支架拆除后,应维修整理、分类存放。
3.7混凝土浇筑3.7.1现浇砼基础:先浇筑挡土墙下部平板基础及部分墙身,浇筑高度至基础顶面上1.0~1.2米处。
第一次砼浇筑完成24h后继续浇筑墙身。
现浇砼基础采用C30混凝土。
按挡土墙分段长,整段进行一次性浇灌,在清理好的垫层表面测量放线,立模浇灌。
3.7.2现浇墙身砼:3.7.2.1现浇墙身砼采用C30混凝土。
现浇钢筋砼挡土墙与基础的结合面,应按施工缝处理,即基础施工时间加钢筋进行补强,下次施工前先进行凿毛,将松散部分的砼及浮浆凿除,并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架立墙身模板,砼开始浇灌时,先在结合面上刷一层水泥浆或垫一层2—3公分厚的1:2水泥砂浆再浇灌墙身砼。
挡墙分段间设一道沉降缝,宽2cm,采用浸沥青木板三面填塞。
挡墙较高时,可分几层浇筑,根据挡墙高度制定分层浇筑方案。
3.7.2.2混凝土计划采用商砼,混凝土的配合比按设计砼标号来进行试验确定。
混凝土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应符合规范要求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混凝土用砼运输车运至现场,使用25米混凝土泵车泵送浇灌。
在墙顶搭设平台,砼浇灌从低处开始分层均匀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对每一振动部分必须振动到该部分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在砼浇灌过程中,如表面泌水过多,应及时将水排走或采取逐层减水措施。
浇灌到顶面后,应及时抹面,定浆后再二次抹面,使表面平整。
3.7.2.3砼浇灌过程中应派出木工、钢筋工、电工及试验工在现场值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由专人负责每一车砼的坍落度试验,确保砼坍落度在8~18cm之间。
3.7.2.4砼强度件制作应在现场拌和地点或浇灌地点随机制取,每100立方砼应制作至少3组试件(不足100方时,按100方计),供于后期检验强度使用。
混凝土成型后满足以下要求:3.7.2.5砼浇灌完进行收浆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时间最少不得小于7天,在常温下一般48小时即可拆除墙身侧模板,拆模时,必须特别小心,切莫损坏墙面。
3.8施工缝处理:沉降缝按设计布设于基础错台处、分段处及与结构相接处,本标段间沉降缝按纵断面设计分段长度预留,缝宽2cm。
填土侧(高架道路侧)到外侧(地面道路侧)依次用m二毡三油黏贴、10cm遇水膨胀橡胶、聚苯乙烯泡沫板、3cm聚氯乙烯稀泥封堵。
3.9滤堆设置:3.9.1设计原则滤堆按墙体高度要求设置,墙底路面以上30cm、330cm、630cm 依次设置。
悬臂式挡土墙设置一道,A型扶壁式挡土墙设置一道,B 型扶壁式挡土墙设置两道, C型扶壁式挡土墙设置三道。
3.9.2滤堆施工墙体浇筑前在墙底路面以上30cm、330cm、630cm预埋坡度为5%的φ60PVC管,管体深处墙外1cm即深入模版1cm,墙体浇筑前封堵PVC与模版间缝隙,防止漏浆。
挡墙内侧排水管下方回填宽90cm,厚30cm粘土,并用平板夯夯实,排水管处用12mm砾石、2mm砾石分层回填,回填高度分别为30cm、15cm。
4质量保证措施4.1管理措施4.1.1根据国家、交通部、新疆自治区有关文件制定《中交一公局乌鲁木齐东二环二标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质量责任,实行奖优罚劣,做到奖惩分明,保证质量体系在施工全过程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