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
2017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铠甲生虮(jǐ)虱,百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hāo] 里行》
一、官渡之战
1. 背景:
东汉末年,政局混乱,东汉王朝已形同虚设,各地出 现了盘踞一方的军阀。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的势力逐 渐壮大起来。当时占据黄河以北的袁绍,兵多粮足, 实力强大。曹操和袁绍都想吞并对手,称雄北方。
袁绍
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渡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之
乌巢
官渡
战
曹操
以少胜多
三四 万人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交战双方 结果 战争特点 影响
公元200年 官渡 袁绍和曹操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曹操统一北方后天下形势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权(182—252),字仲谋。东汉末,继其父兄孙坚、 孙策据有江东六郡。他在张昭(zhāo )、周瑜等人的共 同支持下,团结旧部,延揽 (lǎn)人才。对江东的统治 日益稳固。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十六课 三国鼎立
戏剧舞台上的书里的曹操是一个 多谋善断、有眼光、有帝王之才的人物。
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东汉末年
材料: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 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概况:孙刘联军针对曹军不习水战、船舰连接在一起的弱 点,周瑜采纳部下黄盖的建议,向曹操诈降并用火攻。
曹 二十多万人
赤壁 大战 刘
五万人
孙、刘联军 孙
二、赤壁之战
背景: 1)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准 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 国。
2)曹军占领荆州后,刘备率军从樊城退往夏口。他 派诸葛亮联络孙权,共谋抗曹之计。孙权听从将军 周瑜和诸葛亮的意见,决定与刘备联合迎战曹军。
二、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及实力对比:曹军 PK孙刘联军 曹军:20余万人 孙刘联军:约 5万人
刘备( 161 —223 ),字玄德。汉朝远支皇族。东汉末年
起兵,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在军阀混战中,曾 先后投奔公孙瓒 (zàn) 、陶谦、曹操、袁绍、刘表。
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207年,刘
备三顾茅庐,他向刘备提出占据荆(今湖南、湖北) 、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全 国的建议,即有名的“隆中对”。
2. 曹操为壮大势力而采取的措施: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侯;招贤纳士 经济上: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3 交战双方: 曹操PK袁绍 4. 时间、地点:公元200年,官渡
袁绍 曹操
一、官渡之战
官 渡 之
官渡
战
曹操
三四 万人
袁绍
十万人
经过: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 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 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