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仁”的基本精神即爱人和善待他人,在这一点上和与人为善的精神实质基本类似A. 正确
【多选题】下列语句属于直接阐述“大学之道”的是
A.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B.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D.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多选题】我们的祖先对“善”的价值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把“善”看作“大”
B. 把“善”看作“宝”
C. 把“善”看作“乐”
【单选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的表述为()。
D.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单选题】“与人为善”一词来自()篇中讲的一个故事。
B. 《孟子•公孙丑》
【单选题】在中国古代,对“善”的研究一直是和人性以及道德密切联系的。
()被视为“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
A. 仁
B. 义
C. 礼
D. 信
【单选题】“善,德之建也”出自()D. 《国语•晋语》
【单选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下列哪部经典()? C. 《大学》
【判断题】《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革除自身的旧习,去恶从善,在于使人的道德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A. 正
确
【判断题】古今中外,一切主流的思想理论、文学艺术等,无不把价值观的终极标准指向真、善、美。
A. 正确
【单选题】“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出自()。
B. 《易经》
【判断题】综观中国传统文化,“善”作为一种肯定性的价值观念,是在公元后的典籍中得到广泛运用的。
B. 错误
【判断题】“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诗经》里的名言。
A. 正确【判断题】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A. 正确
【判断题】以和为贵要以和而不同为前提。
A. 正确
【多选题】关于“孔颜乐处”的故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儒家对身心和谐的经典描述
C. 出自《论语》
【单选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是()提出的思想。
C. 老子
【单选题】率先提出“和为贵”这一命题的经典著作是D. 《论语•学而》
【多选题】下列经典语句属于道家思想的是
C.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D.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多选题】下列入选四书的儒家经典有A. 《孟子》B. 《论语》
【单选题】关注天人关系,追求天人和谐,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
“天”含义多样,一般指D. 自然
【判断题】《孟子》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B. 错误【单选题】“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 C. 《孟子》
【单选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提出的思想。
B. 孟子
【多选题】关于“和而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在承认矛盾、差异和事物多样性前提下寻找不同事物在共同发展过程中的相同点
B. 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
C. 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
D. 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
【判断题】强调以和为贵,是要讲求“一团和气”,做和事佬。
A. 正确
【判断题】“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出自《三字经》。
B. 错误
【多选题】修善养德的主要途径有
A. 自尊尊人,宽人严已
B. 恪守原则,行善有道
C. 崇人之德,扬人之善
D. 小善常为,积善成德
【多选题】关于“与人为善”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人为善不是盲目地、无原则地行善
B. 与人为善是每个公民应具有的道德品质
C. 在行善的同时要保持自己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