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阶段一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课件


考点训练
12345
1.(2016·10月浙江选考)下图信息,最能体现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基本特点的 是( )
① A.①②


√ B.①③C.②③ D.②④

解析
12345
2.(2015·10月浙江选考)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
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 )
√A.耦犁
重点深化
1.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在铁犁牛耕技术和土地私有制的基础上形成。 (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入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小农经济开始瓦解,但仍占主导地位。 (3)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小农经济走上社会主义集体经营 的道路。 (4)目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前提下自主经营、自负盈 亏。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 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 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这就严重地 阻碍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 ④严重的自然灾害。
考点训练
12345
1.(2015·10月浙江学考)据古罗马学者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
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这种现象的
出现是因为( )
√A.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
B.绒锦、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
C.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
D.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
(7)手工业的分布随经济重心的南移相应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不 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这 在古代中国丝织业的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8)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重农抑商 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使其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阶段一 古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与特点
内容索引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 策 专题综合——时空线索归纳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知识排查
一、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和耕作技术的进步——(b) 1.耕作方式的演变 (1)原始时期: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形成。 (3)汉朝:铁犁牛耕在全国普及。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汉朝:铁犁牛耕技术逐渐普及; 耦犁、一牛挽犁;出现曲柄锄、大镰、播种工具耧车;唐朝:曲辕犁。 作用:促进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利于国强民富。
解析 四种农具分别出现于汉代、唐代、宋代、汉代,故B项符合要求。
解析
12345
4.(2016·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史记·河渠书》里记载:汉武帝时“发卒
万馀人穿渠,自徴城引洛水至商颜山下,岸善崩,乃凿并,深者四十馀丈。
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东至山岭十馀里间”。对此记载解读正确的
是( )
√A.郑国渠开凿成功
2.八方面解读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点 (1)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 (2)主要行业:冶金、制瓷和丝织、棉纺。 (3)发展历程:原始社会晚期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周时期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三种主要经营形态;明中后期出现雇佣劳动关系。 (4)主要成就:丝织品和瓷器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5)发展特征:规模巨大,分工细密;技术先进,工艺精湛;素称发达,世 界领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6)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解析 古罗马时代与中国的汉代大体处于同一时期,除A项外,其他备选
项的历史现象均发生于汉代以后,故选A项。
答题感悟 时间、时空的对比识记是学考的重要方向。
答题感悟
解析
2.(2014·7月浙江学考)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1 2 3 4 5 在下列出土文物中,可以推断中国丝织技术出现的最早时间的文物是( ) A.记载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
√B.浙江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存中的绢片和丝带
C.出土的商代遗物中的玉蚕 D.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 解析 从甲骨文可知A属于商朝; B属于新石器时代; C属于商朝; D为汉朝。 时间最早的应该是B。
解析
12345
3.(2016·海宁学考押题交流)《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
√ 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这里用铸鼎的“金”应该是(
投入陶制容钱器
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与住宅区的“ 汉代
①水排 ②司母戊大方鼎 ③定窑白瓷 ④马王堆素纱 衣
√A.①是东汉时期杜诗创造的冶铁鼓风装置
B.②反映西周青铜铸造工艺达到较高水平 C.③体现唐宋时期河南官窑的制作水平 D.④代表明代高超的丝织技术水平
12345
5.(2016·绍兴学考押题交流)“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公婆身
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诗句中这些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
3.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技术的 不断进步和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生产关系:在小农经济下,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 自主权,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生产积极性。 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 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 ④政府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明代
丝织业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手工工场和雇佣劳动关系 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微点拨 两条丝绸之路路线
汉代(陆路) 长安→敦煌→今新疆地区→今中亚地区→ 大秦(古罗马)
宋代(水路) 泉州、广州→今斯里兰卡→波斯湾、红海→ 今非洲坦桑尼亚
二、商周青铜器的铸造和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b) 1.商周青铜器的铸造 (1)商代:铸造工艺高,如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地点分布广、生产规模大。 (2)西周:青铜器是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铸造工艺水平高。 2.汉代冶铁技术的进步 (1)汉武帝时铁业官营制度。 (2)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3)供风形式由自然风到人力皮囊鼓风,到畜力鼓风。 (4)东汉初,杜诗水力鼓风装置——水排,提高生产效率。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b) 1.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3.经营方式: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生产模式:精耕细作是我国封建农业的主要特色。 5.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业为辅。 6.历史地位: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微点拨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 指基本满足自家的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是古代落后的经济形式。
三、唐宋陶瓷业的主要成就——(b) 1.陶器:唐代时“唐三彩”风行一时。 2.瓷器 (1)唐代:制瓷业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窑(浙江)的青瓷和刑窑(河北)的白 瓷名闻天下。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把绘画和诗文用于 瓷器装饰。 (2)唐宋名窑:河北定窑、河南钧窑、江西景德镇窑、浙江龙泉窑、陕西 耀州窑。 (3)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 被称为“瓷路”。
C.曲辕犁
B.曲柄锄 D.翻车
解析 “唐代→农耕工具→控制深浅”是题眼关键信息。结合所学可知,
备选项提到的各项农具中只有唐代曲辕犁具备材料中的特点。
解析
12345
3.(2015·9月浙江学考样题)下图中所示的农具出现在汉代的有( )
①耦犁
②曲辕犁
③水转翻车
④耧车
A.①②我消费 B.对外出售
C.交纳赋税 D.捐赠礼品
解析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体现了纺织产品主要用途是
自我消费,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出售、交纳赋税和捐赠礼品,选择A项符合
题意。
解析
返回
考点三 古代中国的商业及经济政策
知识排查
一、“市”在历代的发展——(d)
朝代
概况
商品买卖明码标价;出售产品的人,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把 秦汉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集体劳作 D.粗放经营 解析 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男耕女织,邮票上 半部分是男人驱牛耕田,下半部分是女人织布,故A项正确。
解析
返回
考点二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知识排查
一、古代中国的丝织业——(b)
纺织业萌芽(原料:麻、葛、丝),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 新石器时代
3.影响 (1)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 现进一步的革命性发展。 微点拨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夏商周耒耜青铜,春秋战国铁犁牛耕, 隋唐时期步犁定型(曲辕犁)。
二、古代中国著名的水利工程——(a) 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法”,至今仍流行于新疆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促进东汉前期经济恢复与发展。
技术
商周
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甲骨文中有祭祀蚕神的内 “妇功”
汉代
品种多、技艺高(素纱单衣、起绒锦);通过丝绸之路远 销到地中海;“丝国”之称
唐代
官营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
宋代
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当时的 丝织工艺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元代
黄道婆革新工艺,新式纺车,推广先进织造技术,推 纺织业发展,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B.西汉时期已经创造了“井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