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出版社网站现状报告——主报告

出版社网站现状报告——主报告

全国出版社网站现状调查主报告□本课题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已经有一些出版社对网站投入不菲的资金,建立最初形态的网站。

他们虽然并不知道互联网能否带来收入和赢利,但是为了长远的发展,一直坚守网站这块阵地。

之后网站建设入不敷出的局面使一些出版社开始削减预算。

网站对他们来说似乎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但近两三年,数字化革命的前景再一次鼓舞了大众领域的出版商,一些大社强社砸入数百万甚至数千万巨资筹划数字化工程,加之整体的互联网环境进一步改善,如带宽在增加,论坛式网站在蓬勃发展,出版社网站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面对Web 2.0,网络的营销作用可以预见,但要把这些访问量转化成金钱看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出版社的网站实现的销售不多,广告收入也少得可怜,出版社需要在商业性与宣传功能之间作出抉择,有不少出版社将宣传图书和作者、展示出版社作为网站的主要目的,也有部分出版社网站正在雄心勃勃地将数字化的战略规划变成现实。

一、我国出版社网站建设的发展历程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始于1998年前后,1995年9月,电子工业出版社推出了第一个国内出版社主页,1996年6月清华大学出版社的网站正式开通。

从本次问卷调查反映,1997-1999年开通的网站有34个,在被调查296家已建出版社中占11.5%,2000-2004年每年建站数30-35个,增长速度比较平缓,2005年建站49家,达到高峰,之后的2006、2007年每年建站数依然维持在30个以上。

表明2000年是出版社网站建设的分水岭,2005年在全国出现网络热潮时出版社网站也未例外,出版社网站出现了较大规模增长,之后增长速度比较均衡。

这表明,出版社网站建设,与我国互联网发展是同步的但又稍显滞后。

如今,出版社网站正在从展示平台、服务平台、交流平台发展到电子商务平台、数字出版平台。

总体来看,全国出版社网站的发展很不均衡,有的出版社已经上升到了第五梯次,甚至正在发展为以门户网站为依托的网站群,网站群里包括了各类细分网站,比如专用于数据库出版的网站、专用于动漫出版的网站等,而有的出版社网站还停留在展示平台上,服务平台和交流平台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

出版社网站从功能上划分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宣传展示平台。

展示平台是指网站的页面主要包括社况简介、出版社社标、社领导介绍、社内动态、联系方式(发行部门)等。

2.教育、服务平台。

主要是图书检索、本社新书、推荐图书、业界动态、本社图书销售排行、部分章节下载、资源下载。

出版社网站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用户进行相关知识的介绍和技能的指导上。

比较常见的是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在网上予以解答。

还可建立相关专业的特色数据库来对用户进行在线教育。

服务功能按照服务对象,可以分为教师服务、读者服务、商家服务、作者服务、编辑服务。

教师可以通过网站查询、在线咨询获得教学资料和课件、交流教学经验,选择新的教材或者使用新的教材后得到支持和便利。

书店和读者可以通过分类途径找到相关图书等;作者可以查询自己所著图书销售的数量、渠道,了解出版社对书稿的要求、作者权利等。

网站还可以为经销商提供书目下载、定单查询和进销存查询等功能,有的还有专门针对版权贸易的书目下载。

3.交流互动平台。

平台设有会员、留言板、论坛、在线阅读、在线点评、在线投稿、读者意见建议箱等。

这些方式具有极强的交互性,可迅速反映读者需求。

同时,读者也可通过它参与出版社建设,充分调动供需双方的积极性。

在网站上及时发布相关的信息、公告、通知,对于重要的事项还可直接发送到有关负责人的电子信箱中。

这是出版社将有关信息及时传递给用户的有效手段之一。

同时,在网站上设立留言板和E-mail地址,用户在网上可随时对出版社的服务提出要求、意见或建议,使出版社工作人员与用户之间的个别交流易于实现。

时代华纳出版集团指出,开办网络的目的就是营造一个联系编辑、作者和读者的网络虚拟社区。

通过网上交流,能使更多作品及作者被发现,这无疑使好的选题增多。

同时,互联网能及时、充分地反映市场需求。

由于良好快捷的交互性,各方面受众的信息会很快地被集中反馈,从而被分析利用。

4.电子商务平台。

主要是真正实现网上支付、网上销售等。

现在已经有一些网站实现了在线支付。

与网上银行支付不同的支付手段还有ADSL支付、声讯电话支付、手机及手机短信支付等数十种方式。

据专业网络调研机构iResearch统计,中国个人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发展迅速。

2005年中国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为160亿元,2006年我国网上支付的市场规模达到320亿元。

5.数字出版平台。

数字出版平台是一个利用数字化手段对内容资源进行立体开发的集成,主要包括在线数据库、在线期刊、电子书、按需出版、网络出版等等。

从2003年开始,高等教育出版社开始走精品战略的路子,引入数字化技术,开始资源库数字化工程,经过几年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精品教材为核心的、立体化的教材体系,立体化教材的品种达到了1000余种,且每一个资源库都有和这个体系相配套的学科网站。

数字出版平台由N个不同功能的网站组合而成。

二、当前我国出版社网站建设现状为了全面摸清我国出版社网站建设情况,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与网络出版管理司与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于2007年11月联合开展了“全国出版社网络出版情况调查”。

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我国出版社网站建设水平不一,差距较大。

1.从出版社建网情况来看,78.3%的出版社已经建立了网站,比调查前我们估计的70%的比例略高。

另有19.3%的出版社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网站,两者相加表明,未来几年内,拥有网站的出版社将达到95%以上。

调查中,82家未建网站出版社,有48家认为非常有必要,占58.5%,有33家认为有必要,占40.2%,认为没必要建网站的只有1家,占1.3%。

也就是说98.7%的未建网站出版社认为建立网站是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的。

2.从出版社建网数量来看,调查样本中296家已建网站的出版社中有250家建立了1个网站,有46家出版社建网数量超过1个,占15.5%。

其中28家建立了2个,16家建立了3-8个不等,还各有1家建立了20个和40个网站。

从调查结果看,虽然现在一社一网占75%,但未来一社多网会逐渐增多,出版社网站群已初步显现。

问卷调查还显示出,目前出版社网站的访问量普遍并不乐观,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的网站,只有22.6%的网站日平均访问量过千,42.6%的出版社网站日访问量在1000以下。

3.从网站技术支持来看,使用独立域名的出版社网站达到79%,绝大多数出版社网站拥有独立域名,4.8%的网站挂靠在上级部门网站或其他网站上,3.4%的网站是二级域名。

独立域名方便查找,容易记忆,可信度也更高。

调查显示,带宽达到10M及10M以上的出版社网站,占48.8%,已接近一半。

宽带的普及为出版社网站的下一步数字化和电子商务提供了必要条件。

4.网站组织管理方面,70%的网站隶属于出版社,约14.3%的出版社委托其他公司建立和维护网站,约 1.4%的网站隶属于出版社成立的独立核算公司。

从调查来看,大多出版社把网站做为出版社的一个部门,很少有出版社将网站作为独立核算的单位。

此外,调查还显示,81%的网站有出版社领导分管,83.6%的出版社已将网站发展列入出版社发展规划。

此项数据说明大多数出版社已充分认识到网站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但在网站人员的配备上,调查显示,只有1人负责维护的出版社网站有178家,占总数的51%;19%的出版社网站有2人维护,有3人以上维护的出版社网站只占7%。

从以上结果看出,一方面,大多数出版社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网站的重要作用,比如对其发展进行规划,由本社领导亲自分管等,但另一方面,对网站的人力投入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5.网站定位与功能方面,63%的网站单纯定位于宣传,12%的网站既是宣传性网站,又是电子商务网站,5.7%的网站既是宣传性网站,又是电子商务网站和网络出版网站。

本社形象宣传、图书宣传和图书检索三项仍是网站的基本功能,超过半数的出版社开展了网上售书业务。

从出版社网站具备的功能来看,排在前三位的是本社宣传、图书宣传和图书检索功能,所占比例均超过80%,这三项成为绝大多数出版社网站建设必备的功能。

排在第4位的是网上订购,有193家,占55.1%,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出版社在自己的网站上开始从事网上售书。

排在5-7位的分别是网上投稿、论坛、博客等互动平台和行业资讯,所占比例也均超过38%。

此外,提供在线阅读的出版社有70家,达到20%,提供付费下载的仅有21家,占6%。

6.网站内容建设并不乐观,发表的原创内容仅占10%,还有40%来源于数据库,约3.7%的网站内容为网上教育。

网站页面内容更新状况也同样令人担忧,只有21%的网站可以达到每天更新页面内容,多数网站不定时更新其页面内容,比例达到52%,13%的网站每周更新页面内容,2.9%的网站每月更新内容。

出版社网站内容要随着出版社新书、新人、新事等的变化而及时更新。

7.在数字出版业务方面,排在首位的是互联网图书(电子书),有81家,占23.1%;其次是互联网期刊(电子杂志),占6.9%;第三位是互联网教育出版物,占5.7%。

提供互联网地图(电子地图)、互联网游戏和互联网报纸的出版社很少,均不足1%。

调查还显示,目前尚未有一家出版社网站提供手机出版物。

出版社网站开展的数字出版业务(注:此题为多项选择)从出版社网站提供的付费方式来看,排在第一位的是通过邮局汇款,有79家,占22.6%;排在第二位的是采取会员制进行免费下载,有46家,占13.1%;排在第三位的是通过网上银行支付,有29家,占8.3%;采取购卡付费的有8家,占2.3%。

通过其它方式收费的有28家,主要是通过支付宝或通过与其它公司合作的方式进行销售和下载,占8%。

调查显示尚未有一家出版社网站通过手机支付系统进行付费。

现代化支付手段的采用比例很低,这也是制约出版社网站赢利的主要的技术障碍之一。

针对出版社网站与读者互动关系的调查显示,238家出版社网站提供有与读者互动的栏目,占68%,63家选择没有,占18%,另有14%未作答。

在能否及时回复读者提出的问题中,有243家选择能够及时回复,占69.4%,46家选择不能,占13.1%。

从调查结果来看,将近七成出版社网站与读者保持良好互动关系,还是让人满意的。

在与读者互动的栏目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留言板,占30%,排在第二位是社区论坛,占20.3%,排在第三位的是读者俱乐部,占2.3%,排在第四位的是博客, 占0.6%。

8.从网站投资情况来看,投入资金非常有限。

超过六成出版社网站投入资金在10万元以下,10-50万元的15.4%,50-100万元占3.7%, 100-300万的占2.6%,选择300-500万及500万以上,各占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