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ppt

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ppt

后注浆采取压力值及注浆量双重控制,因袋 装水泥质量通常不足,可适当增加水泥用量。
-
25
标高}*设计桩径面积(0.5024 m2)。 充盈系数=实际灌砼量÷理论灌砼量应≥1.05。 标高已机座底标高为基准。
现场计算以实际条件进行调整。
以上所有数据必须实测实量
-
9
测绳每三天检测一次,使用时注意观察测绳是否存在钢丝断裂、标记移位 等现象,如发现测绳无法满足量测要求需立即更换
测绳检测
测绳钢丝断裂需更换
-
10
七、下钢筋笼及导管
经检测余尺等技术参数,可确定孔深满足设计、规范及施工方案等要求,一清 后可下检测合格的钢筋笼。
钢筋笼直径、主筋间距等检查
钢筋笼加筋箍检查
-
11
钢筋笼螺旋箍筋及笼长检查
-
12
检查加劲箍、螺旋箍等焊接质量
螺旋箍开焊
补焊后合格
-
13
检查注浆管、声测管壁厚及直径等
-
14
注浆管封闭及超出笼底长度检查(应伸入土中确保注浆时顺畅打开), 笼体连接时注浆管、声测管使用大直径套管焊接连接。
2、钻孔时可添加膨润土,增强护壁泥浆质量,增强桩孔稳定性。
-
7
六、成孔后量测钻杆余尺,并与测绳结合确定孔深
-
8
钻孔桩技术参数计算方法
钻杆余尺=钻杆总长度—理论孔深—机座厚度—磨盘厚度。 吊筋长度=钢筋笼设计顶标高—机座标高+搭接焊长度。 实际笼顶标高=机座标高+吊筋长度—搭接焊长度。 理论孔深=设计桩底标高—机座底标高。 实际孔深=钻杆总长—余尺或者机座底与实际孔底的距离—锥尖尺寸。 导管距孔底距离=导管长度—导管顶超出机座底距离—实际孔深。 埋管深度=孔内余留导管长度—实测砼顶与导管顶距离。 初灌砼量=(导管据孔底距离+0.8m)*0.5024m2*1.05。 终灌砼标高=机座底与实测桩顶的长度—机座底标高。 超灌高度=实测砼顶标高—理论砼顶标高。 理论灌砼量={实测孔底标高(实际孔深—机座底标高)—实测桩砼顶
-
20
九、二清后检测泥浆比重、沉渣厚度等
余尺量测,结合测绳可知沉 比重计使用前除检查合格证
渣厚度(≦100mm)
等相关资料外,可现场随机
抽查使用清水检测其准确性
二清后检测泥浆比重
-
21
十、灌注混凝土
混凝土灌注前安放球胆,灌注后浮回水面
-
所用混凝土除具备合格证、
配合比等相关资料外,现
场需量测塌落度并观察其
结合本公司检查表格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控制要点进行说明
-
1
一、测量定位
全站仪测量放线,钢尺分点定位
-
2
二、桩位、钻机编号标识
依据放线点位将桩位进行标识
钻机相关技术参数标注、编号挂牌
-
3
三、桩基就位、桩点检测
1、由磨盘中心吊线坠,与桩点十字线对中(点位放样偏差:单排 桩≤10mm,群桩≤20mm);
2、使用水平尺检测磨盘平整度;
-
4
四、开钻前需检测内容
量测内容包括:主钻杆长度、普通钻杆长度、钻头长度、锥尖长度、钻头 直径等
-
5
高程引测,量测磨盘至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吊点尺寸
-
6
五、钻机开孔
1、记录开孔时间及成孔时间,钻控过程中需检测磨盘平整度及钻杆垂直度(使 用两米靠尺)。同时,钻孔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
15
笼体连接时检测主筋搭接长度及焊接质量 10d单面焊接连接
-
16
检查时发现螺旋箍筋规格及间 距不合格
拆除不合格箍筋
-
17
箍筋首尾相连形成整体
箍筋间距及规格符合要求
-
18
下第一节笼体时需检测吊筋长度是否符合要求及注浆管、声测管 封闭是否严密等内容
-
19
所用导管长度应进行量测并事先进行试拼装及打压 试水压力0.6—1.0MPa
和易性
22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按要求留置试块并在灌注后量测混凝土液面标 高,以便计算超灌高度及充盈系数等。
-
23
钻头再次使用前应检测其磨损程度复测钻头直径,如磨损严重应 采取更换合金头等措施,直至合格后方可再次使用
钻头轻微磨损、直径满足要求,可继续使用
-
24
十一、后注浆 1、由于成过程中孔壁土体扰动,以及成桩后沉渣较厚和桩侧泥皮过厚等 因素,严重影响钻孔灌注桩的垂直承载力。 2、后注浆基本属于劈裂注浆和渗透注浆相结合。注浆后可挤密桩侧土, 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 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提高,桩侧也同样 出现“扩径”效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