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陈涉世家1
7.助学背囊 (1)背景资料 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修筑长城,
对匈奴和南越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
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秦二世继位 后,赋敛益重,致使天下困苦不堪,人民陷于深重的苦难之中。 在这样的残暴统治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 民起义,这就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4.词类活用 (1)大楚兴,陈胜王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 (2)会天大雨 (名词用作动词,下大雨) .. (3)尉果笞 广(名词用作动词,用鞭、杖或竹板打) . (4)皆指目 陈胜( 名词用作动词,以目示意 ) . (5) 置人所罾 鱼腹中 ( 名词用作动词,本义为渔网,这里是 . “用网捕”的意思) (6)夜 篝火(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 .
第六单元
古文诗词
21 陈涉世家
1.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固以怪之矣(
“適”通“谪”,强迫 )
“以”通“已” )
(3)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首发 )
(4)将军身被坚执锐(
2.古今异义
“被”通“披”,身穿 )
(1)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 之。 .
爱戴 古义:________________ 。
今义:怜悯。
(2)旦日,卒中往往 语,皆指目陈胜。 ..
到处 古义:________________ 。
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今亡 亦死,举大计亦死。 .
逃走 古义:________________ 。
今义:死亡。 (4)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私自,偷着 古义:________________ 。
(7)将军身被坚 执锐 (坚, 形容词用作名词, 坚硬的铠甲; 锐, . . 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8)天下苦 秦久矣(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 . (9)固以怪 之矣(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 (10)忿恚 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①守丞死,(起义军)乃入据陈 ②吴广以(之)为然 ③上使(之)外将兵 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之)用者 ⑤令(其)辱之
⑥(陈胜)辍耕之垄上 (2)判断句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表判断) 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表判断) (3)倒装句 祭以尉首(状语后置,应为“以尉首祭”)
6.作家作品 司马迁(约前 145—?),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省韩城县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 (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汉武帝元封三年(前 108 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博览皇家珍藏的 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 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 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公元前 91 年完成《史记》。
(2)主题思想 本课节选自《史记· 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叙述了陈涉、 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的声势,表现了我国
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赞颂了陈涉、吴广的反 抗
精神及历史功绩。
(3)关于《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
帝到汉武帝长达 3000 年的历史。全书共 130 篇,包括本纪(帝 王传记)12 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 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 篇,表 10 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 篇,共 526 500 字。其中《陈涉世家》对陈胜起义给予高度评价; 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都是本书 的特点。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在文 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骚》”。
今义:隔开;间隙。
3.一词多义
天大雨 适逢,恰巧遇到 会 . (1)会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
帛曰“陈胜王”写,动词 乃丹书 . (2)书 得鱼腹中书字条,名词
.
兵 统率,动词 上使外将 . (3)将 项燕为楚将将领,名词
.
言欲亡 屡次 广故数 . (4)数 卒数万人读shù ,几
《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
.
陈胜、吴广皆次 当行编次 . 所旁丛收兵读xí ng,行军途中 行 . (6)行 读há ng,行列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至陈 比 等到 . (7)比 邻并列,接近 天涯若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