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文协议

论文协议

tcpip协议论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tcpip协议论文 篇一:tcpip论文 合肥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tcp/ip协议分析及应用论文 应用层安全协议pgp的研究与应用 姓名:icebin班级学号: 一、摘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了pgp的发展背景,工作原理,发送过程,密钥交换协议,以及密钥的管理。深入理解pgp的功能在网络应用层的功能。 二、论文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邮件和网络上的文件传输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了。电子邮件的安全性问题很突出。可是随着对密码学的研究和对密码的破译,传统的加密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的要求,这样一种更加强大的加密算法的出现也成为一种必然。电子邮件在网络传输中数据是不加密处理。电子邮件的传送过程是邮件在

网络上反复复制的过程,其网络传输路径不确定,很容易遭到黑客的窃取、篡改、冒用甚至恶意破坏,给收发双方带来麻烦。进行信息加密。 pgp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加密软件,它是一个基于Rsa 及aes等加密算法的加密软件系列它包含资料公钥slifeeffectandpromptedthefurtherdevelopmentofthecom puternetwork.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 internet,peopledemandconnectedtotheinternetismorean dmorestrong.tobetterunderstandthecomputernetworkand related technology.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originanddeve lopmentofthenetwork,aswellasthenetworksystemstructu re,especiallythekeyoftcp/ipprotocolsystemstructure。alsointroducesnetworkprotocoltcp/iptechnologyinthef ieldofbasicanddevelopmentprocessandthedirection,especiallyinrecentyears,andthetrendofthedevelopment ofthelatestachievements.inadditionitalsoaddsown understandingandlearningexperience. keywords:tcp/ipprotocol;origin;relatedtechnology 1绪论

TCP IP协议论文

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 (姓名) 摘要: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它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是互联网中的基本通信语言或协议。它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概述了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 关键词:TCP/IP;计算机;因特网;应用; The applications of TCP/IP protocol in network (姓名) Abstract:TCP protocol 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he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ed name is a transmission control agreement with the agreement, and interconnected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protocols the agreement is the most basic agreement, internet international the internet. In short, with IP network layer of the agreement and the transport layer of the TCP protocol. TCP/IP is for the computers are connected via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a transmission control agreement internet protocols. It defines the electronic devices ( such as computer )how the Internet,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them. Internet standards are the basic communications language or protocols. It is in a computer network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TCP protocol in a network IP applications. Key words:TCP/IP;computer;Internet;application;

网络协议工程学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2016— 2017学年第_1_学期 《网络协议工程学》课程论文 班级2016计信班学号姓名 开课学院:信息学院任课教师:成绩__________

PPP 摘要:Internet数据链路层协议主要有两种:SLIP(串行线路IP协议)和PPP点对点协议,主要用于串行通信的拨号线路,是通过ISP方式连接到Internet的主要协议。PPP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即点对点协议。对于相当一部分使用电话上网的用户来说来说,PPP 是上网的基础。 1 PPP协议简介 PPP 协议是数据链路层协议,因此我们应该对数据链路层有简单的了解。数据链路层在OSI 七层模型中位于最底层物理层之上,网络层之下(如图1.1)。它一方面从物理层的SAP (服务访问点)得到物理层的服务,主要是信号的编码和译码、为进行同步用的前同步码的产生和去除、比特的传输和接收等;另一方面也通过本层的SAP 向网络层提供服务,主要是数据链路的建立和释放帧的封装及拆卸、差错控制等。 数据路层主要讨论在数据链路上帧流的传输问题。这一层协议的内容包括:帧的格式,帧的类型,比特填充技术,数据链路的建立和终止信息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向物理层报告一个不可恢复的错误等。这一层协议的目的是保障在相邻的站及节点或节点及节点之间正确地、有次序、有节奏地传输数据帧。常见的数据链路协议

有两类:一是面向字符的传输控制规程,如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BSC);另一类是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规程,如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HDLC)。主要是后一类。 用户接入Internet,在传送数据时都需要有数据链路层协议,其中最为广泛的是串行线路网际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PP)。SLIP(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col)意为串行线路Internet 协议。它是通过直接连接和用调制解调器连接的TCP/IP。由于SLIP 具有仅支持IP 等缺点,主要用于低速(不超过19.2kbit/s)的交互性业务,它并未成为Internet 的标准协议。为了改进SLIP,人们制订了点对点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PPP 协议用于实现及SLIP 一样的目的和作用,它在实现其作用的方式上比SLIP 要优越得多。PPP 连接协议包括出错检测和纠正,以及分组验证,这是一个安全性特征,它能确保接收的数据分组确实来自于发送者。这些特性合起来使得通过电话线可以建立更为安全的连接。PPP 是一种被认可的Internet 标准协议,所以目前得到最广泛的开发支持。 PPP 点到点协议是为在同等单元之间传输数据包这样的简单链路设计的链路层协议。这种链路提供全双工操作,并按照顺序传递数据包。设计目的主要是用来通过拨号或专线方式 建立点对点连接发送数据,使其成为各种主机、网桥和路由器之间简单连接的一种共通的解决方案。 其功能有以下几点: (1)PPP 具有动态分配IP 地址的能力; (2)PPP 支持多种网络协议,比如TCP/IP、NetBEUI、NWLINK 等; (3)PPP 具有错误检测以及纠错能力,支持数据压缩; (4)PPP 具有身份验证功能。 PPP 协议中提供了一整套方案来解决链路建立、维护、拆除、上层协议协商、认证等问题。PPP 协议包含这样几个部分: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网络控制协议NCP (Network Control Protocol);认证协议,最常用的包括口令验

网络数据包的协议分析程序的设计开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数据包的协议分析程序的设计开发 论文作者姓名: 申请学位专业: 申请学位类别: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论文提交日期:

网络数据包的协议分析程序的设计开发 摘要 本文设计与实现了一个基于Linux下Libpcap库函数的网络数据包协议分析程序。程序的主要功能包括网络数据包捕获和常用网络协议分析。程序由输入/输出模块、规则匹配模块、数据捕获模块、协议分析模块组成。其中数据捕获模块和协议分析模块是本程序最关键、最主要的模块。 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网络数据包协议分析程序的背景和概念。其次进行了程序的总体设计:确定了程序的功能,给出了程序的结构图和层次图,描述了程序的工作流程,对实现程序的关键技术做出了分析。接着,介绍完数据包捕获的相关背景和Libpcap函数库后,阐述了如何利用Libpcap函数库实现网络数据包捕获模块。然后对协议分析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分析了常用网络协议。最后进行了程序的测试与运行:测试了程序能否按照预期的效果正确执行,印证了预期结果。 关键词:Libpcap;Linux;数据包捕获;应用层;协议识别

Th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acket Protocol Analyzing Program Abstract The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introduce an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protocol analyzing program which is based on Libpcap, a famous network packet capture library on Linux. It has a rich feature set which includes capturing network packets and analyzing popular network protocols on Internet. The program is made up of an input/output module, a rules matching module, a packet capturing module and a protocol analyzing module. And the last two modules are key modules. The research work was described as followed. firstly, we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and concepts about network protocol analyzing programs; and we make an integrated design on the program, define functions of it, figure out its structure and hierarchical graphs, describe the workflow of it, and analyze the key techniques used in it; Secondly, after elaborating on the background of packet capture and the Libpcap library, we state a approach to implement a packet capture module with Libpcap; Thirdly, we explain the workflow about protocol analysis, and analyze common network protocols; Finally, we test our program to see whether it works as expected, fortunately, it does. Key words: Libpcap; Linux; Network packet capturing; Application layer; Protocol identification

网络协议论文:无线网中协定的算法优化透析

网络协议论文:无线网中协定的算法优化透析 旧的数据包 这情现象相对来说少一些,发生类似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因为TCP发送 端出现了超时计数器出现了超时,这时就会重新传输超时的数据包, 这种基站会收到序号小于基站缓存中缓存的最大序号的数据包信息。 这种情况是因为TCP在发送端超时而重传的数据包也会被转发到相对 应的TCP接收终端。 ack算法流程 下面是Snoop对接收到的确认数据包时所处理流程,图1表示了ack()算法流程图:Snoop是属于代理接收到的ACK,ACK分为三种情况:第 一种是新的ACK、第二种是旧的且是不重复的ACK、第三种是旧的且重 复的ACK。Snoop在代理时对他们进行不同的情况进行处理。 (1)新ACK 这是属于正常的情况,Snoop代理对于ACK已经所确认的数据包会从 缓存中删除掉,而且又要重新开始计算无线网络端到端的传输时延值。此时的ACK会被传送给TCP的发送终端。 (2)旧的ACK而且不是重复的ACK 类似这种情况相对来说会少一些。Snoop代理会丢弃这个ACK。 (3)旧的ACK并且是重复的ACK 这种情况是代表了TCP在接收端并且没有收到这个ACK时所确认的下 一个需要的数据包。假如这个ACK所确认的下一个数据包是没有直接 被data()标记为拥塞的数据包时,那么就会知道这个数据包是在无线 网络的传输中被丢失的。当持续重复地确认数据包数大于或等于3时,Snoop代理就会马上重新传输这个数据包。假如被标记为拥塞数据包时则会发送到相对应的接收端。

现有Snoop协义算法的缺点 虽然现有Snoop算法可以提升系统的吞吐量,但是有很多缺点,具体 缺点如下: (1)TCP的发送端存有拥塞控制不及时 因为Snoop代理存有过滤一些重复的确认数据包功能,因此,使得 TCP发送端不能通过接收到三个重复的确认数据包进行拥塞控制。这样TCP的发送端只允许通过超时计数器的超时行为方可以作相对应的拥塞控制处理,这样就会使得TCP在发送端出现网络拥塞时无法进行及时 的拥塞控制,从而导致网络性能出现更差的现象。 (2)TCP存有交叉层问题 因为无线链路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了相对应数据包丢失的现象,此时Snoop代理就会在本地重新传输已经丢失掉的数据包。通常在这种情况下,TCP在发送端的超时计数器出现超时之前,部分重传数据还没有完成,TCP的发送端就会认为网络已经出现了拥塞现象,此时就会进行相对应的拥塞控制处理,将开始慢慢启动阈值并将其设置为拥塞时的一半,将相对应的发送窗口设置为1,使得相关的发送进入慢启动的阶段。TCP盲目地降低了网络数据传输速度,这样就导致了链路的利用率出现降低状况,从而使得整个系统的吞吐量出现了下降,此时丢失的数据 包在传输层以及链路层将会同时被重传,这样就会浪费了有限的带宽 资源。 Snoop协议中算法的改进措施 鉴于Snoop拥塞控制机制存有一些缺点,下面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 了针对Snoop算法的优化方案Snoop_BE,这个优化方案可以使其在 TCP发送端增加带宽估计算法。与旧的Snoop算法相比可以体现了TCP 在发送端增加带宽估计算法可以很好地动态设置发送窗口以及慢启动 的阈值,可以使相关的发送端避免盲目地减少拥塞窗口,并且更好地 优化了Snoop算法,也可以对网络的拥塞情况做出更快的反应。

TCP_IP协议论文

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 摘要: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简单地说,就是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的。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是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它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是互联网中的基本通信语言或协议。它在计算机网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即概述了TCP/IP协议在网络中的应用。 关键词:TCP/IP;计算机;因特网;应用; The applications of TCP/IP protocol in network Hud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TCP protocol 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he simplified, chinese translated name is a transmission control agreement with the agreement, and interconnected network of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protocols the agreement is the most basic agreement, internet international the internet. In short, with IP network layer of the agreement and the transport layer of the TCP protocol. TCP/IP is for the computers are connected via the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a transmission control agreement internet protocols. It defines the electronic devices ( such as computer )how the Internet,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between them. Internet standards are the basic communications language or protocols. It is in a computer network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TCP protocol in a network IP applications. Key words:TCP/IP;computer;Internet;application; 1 TCP/IP协议的概况 TCP/IP协议的定义 TCP/IP 是供已连接因特网的计算机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 TCP/IP 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TCP/IP 定义了电子设备(比如计算机)如何连入因特网,以及数据如何在它们之间传输的标准。 TCP/IP(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是互联网中的基本通信语言或协议。在私网中,它也被用作通信协议。 TCP/IP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高层为传输控制协议,它负责聚集信息或把文件拆分成更小的包。这些包通过网络传送到接收端的TCP层,接收端的TCP层把包还原为原始文件。低层是网际协议,它处理每个包的地址部分,使这些包正确的到达目的地。网络上的网关计算机根据信息的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即使来自同一文件的分包路由也有可能不同,但最后会在目的地汇合。TCP/IP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TCP/IP通信是点对点的,意思是通信是网络中的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TCP/IP与上层应用程序之间可以说是“没有国籍的”,因为每个客户请求都被看做是与上一个请求无关的。正是它们之间的“无国籍的”释放了网络路径,才是每个人都可以连续不断的使用网络。许多用户熟悉使用TCP/IP 协议的高层应用协议。包括万维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网络访问协议(Telnet)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这些协议通常和TCP/IP协议打包在一起。

基于动态路由协议RIP的网络的分析论文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第一章绪论 (4) 1.1局域网发展 (4) 1.2研究意义 (4) 1.3本章小结 (7) 第二章路由 (7) 2.1路由协议简介 (7) 2.1.1 RIP协议 (9) 2.2 路由环路及解决 (10) 2.3 本章小结 (16) 第三章本设计组网 (17) 3.1 需求分析 (17) 3.2 设备介绍 (17) 3.3 组网实现 (17) 3.4 本章小结 (24) 第四章网络分析 (25) 4.1网络分析总体描述 (25) 4.2 对网络进行流量的监控 (25) 4.2.1 流量监控软件 (25) 4.2.2 流量监控实现 (26)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工厂、学校的出现,人们对于小型局域网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局域网的组成路由协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路由协议中RIP协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到小型局域网的要求及各种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会用RIP协议来进行组网。 本文中主要针对石家庄某大型公司的内部网络进行设计和分析,更会对其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及进行解决。对RIP协议的局限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其他路由协议查找本协议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对该公司的局域网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RIP 小型局域网网络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factories and school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nd the local area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routing protocol RIP protocol has a pivotal position. 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local area network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routing protocols, we will use RIP protocol to make a network.. This paper mainly for the internal network of a large company in Shijiazhuang of design and analysis, will discus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may occur.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limitations of RIP protocol, dis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compared to other routing protocols for this agreement.The company's local area network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RIP LAN Network analysis

基于TCP的网络通信协议设计毕业论文

基于TCP的网络通信协议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1) 1.1 项目开发背景和意义 (1) 1.2 开发和运行环境 (1) 第二章开发工具简介 (1) 2.1 Visual C++6.0介绍 (1) 2.2 MFC (1) 2.3 MSDN (2) 2.4 Visual Assist X (3) 第三章协议设计涉及知识简介 (1) 3.1 即时通讯 (1) 3.2 网络协议 (2) 3.3 OSI七层网络模型 (2) 3. 4 TCP/IP协议 (3) 3.5 TCP传输 (4) 3.6 C/S编程模型 (4) 3.7 Socket套接字 (5) 3.8 网络字节顺序 (6) 3.9 Windows Sockets (6) 3.10 同步、异步、阻塞和非阻塞 (7) 3.11 多线程 (7) 第四章需求分析 (10) 4.1 整体需求分析 (10) 4.2 可行性分析 (10) 第五章概要设计 (11) 5.1 性能要求 (11) 5.2 通讯协议格式设计 (11) 5.3 软件工作模式图 (12) 5.4 软件设计原理 (12) 第六章详细设计 (15) 6.1 协议设计 (15) 6.2 服务器端工程设计 (17) 6.3 客户端工程设计 (22) 6.4多线程设计(一台服务器与多个客户端通信) (31) 6.5 协议工作设计 (34) 第七章系统测试 (42) 7.1 测试目的 (42) 7.2 测试要求 (42)

网络层路由协议论文.doc

计算机工程系 网络1210班(28)朱金贵 网络层安全路由协议目录 第一节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1.1路由协议概念 1.11 自治域(Autonomous System) 1.12 收敛(Convergence) 1.13 路由算法 1.2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 1.3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第二节动态路由协议 2.1 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nal Gateway Protocol) 2.11 路由信息协议RIP的优缺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12放式最短路优先路由信息协议OSPF的特点和优缺点 2.13 RIP和OSPF的比较 2.2 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2.21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 2.22边界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2.23域间路由协议(Internal Domain RoutingProtocol) 第三节心得体会 附录参考文选 第一节网络路由协议概述 1.1路由协议概念 路由协议概念:路由器必须与相邻路由器互通信息以交换路由信息,更新维护动态路由表使之正确反映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并由路由器根据量度标准来决定最佳路径,路由协议是路由器之间进行通信而采用的协议,当网络启用了路由协议,网络便具有了能够自动更新路由表的强大功能。 1.11 自治域(AS,Autonomous System) 自治域(AS,Autonomous System):由单个实体管理,具有统一管理机构、统一路由策略的网络。在这里单个实体,通常指单独的因特网服务提供者(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1.12 收敛(Convergence) 收敛(Convergence):对于路由协议,网络上的路由器在一条路径不能使用时必须经历决定替代路径的

关于网络协议论文-

关于网络协议论文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姓名: 班级 日期:

关于网络协议论文 摘要:网络协议(Network Protcol)是控制计算机在网络介质上进行信息交换的规则和约定。网络协议通常会被按OSI参考模型的层次进行划分。OSI 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提供各种网络互联的标准,共分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往往被合并称为高层。当前的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是以TCP/IP协议为主的Internet结构。 一、IP协议 1、IP协议简介 IP是英文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的缩写,中文简称为“网协”,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IP地址具有唯一性,根据用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5类。另外,IP还有进入防护,知识产权,指针寄存器等含义。 2、IPV6发展及其特点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小组(Internet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现行的IP)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 1)IPv6特点: 扩展的寻址能力 IPv6将IP地址长度从32位扩展到128位,支持更多级别的地址层次、更多的可寻址节点数以及更简单的地址自动配置。通过在组播地址中增加一个“范围”域提高了多点传送路由的可扩展性。还定义了一种新的地址类

网络协议IPv6操作设计毕业论文

网络协议IPv6操作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第1章 IPv6基础配置.............................................................. 1-1 1.1 IPv6概述................................................................... 1-1 1.2 IPv6地址介绍............................................................... 1-2 1.3 IPv6地址配置............................................................... 1-5 1.3.1 使能IPv6报文转发能力................................................. 1-5 1.3.2 配置IPv6链路本地地址................................................. 1-6 1.3.3 配置IPv6站点本地地址或全球单播地址................................... 1-6 1.3.4 配置IPv6 EUI-64地址.................................................. 1-7 1.4 IPv6 ND介绍................................................................ 1-7 1.5 IPv6 ND配置................................................................ 1-8 1.5.1 配置静态邻居缓存..................................................... 1-9 1.5.2 配置路由器发布的相关参数............................................. 1-9 1.5.3 配置ND的跳数限制.................................................... 1-10 1.5.4 设置自动配置的标志位................................................ 1-10 1.5.5 配置DAD连续发送次数................................................. 1-11 1.5.6 配置NS重传时间...................................................... 1-11 1.5.7 配置NUD的可达时间................................................... 1-12 1.5.8 配置接口MTU ......................................................... 1-12 1.6 PMTU发现介绍.............................................................. 1-12 1.7 PMTU发现配置.............................................................. 1-13 1.7.1 配置指定地址的PMTU .................................................. 1-13 1.7.2 配置PMTU老化时间.................................................... 1-14 1.7.3 清除相关信息........................................................ 1-14 1.8 TCP6的配置................................................................ 1-14 1.8.1 配置TCP6的定时器.................................................... 1-14 1.8.2 配置TCP6缓冲区的大小................................................ 1-15 1.9 IPv6 FIB介绍.............................................................. 1-15 1.9.1 概述 ............................................................... 1-15 1.9.2 FIB基本原理......................................................... 1-15 1.10 IPv6显示和调试........................................................... 1-16 1.11 IPv6基础典型配置举例..................................................... 1-17 1.11.1 IPv6地址配置....................................................... 1-17 1.12 IPv6基础配置故障诊断与排除............................................... 1-21

TCPIP协议简要论文及分析

TCP/IP协议简要分析 摘要 一、绪论 在网络应用日益普遍ARMTCP/IP协议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实现Internet 网络化。TCP/IP协议是一种目前被广泛采用的网络协议。嵌入式Internet的技术核心是在嵌入式系统中部分或完整地实现TCP/IP协议。由于TCP/IP协议比较复杂,而目前ARMTCP/IP协议嵌入式系统中大量应用低速处理器,受内存和速度限制,有必要将TCP/IP 协议简化。 嵌入式TCP/IP协议一般实现:ARP/RARP、、IP、ICMP、TCP、UDP、HTTP、SMTP、FTP、TELNET等协议 工业控制ARMTCP/IP协议领域传输层采用TCP协议、不用UDP协议,是考虑到实时监控系统中传输量并不大,而可靠性要求较高。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端对端的可靠ARMTCP/IP协议通信协议。它采用了许多机制来保证可靠传输,应用于嵌入式系统显得过于ARMTCP/IP协议复杂。 TCP/IP是一个四层的分层体系结构。高层为传输控制协议,它负责聚集信息或把文件拆分成更小的包。这些包通过网络传送到接收端的TCP层,接收端的TCP层把包还原为原始文件。低层是网际协议,它处理每个包的地址部分,使这些包正确的到达目的地。网络上的网关计算机根据信息的地址来进行路由选择。即使来自同一文件的分包路由也有可能不同,但最后会在目的地汇合。TCP/IP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进行通信。TCP/IP通信是点对点的,意思是通信是网络中的一台主机与另一台主机之间的。TCP/IP与上层应用程序之间可以说是“没有国籍的”,因为每个客户请求都被看做是与上一个请求无关的。正是它们之间的“无国籍的”释放了网络路径,才是每个人都可以连续不断的使用网络。许多用户熟悉使用TCP/IP协议的高层应用协议。包括万维网的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网络访问协议(Telnet)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这些协议通常和TCP/IP协议打包在一起。使用模拟电话调制解调器连接网络的个人电脑通常是使用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LIP)和点对点协议(P2P)。这些协议压缩IP包后通过拨号电话线发送到对方的调制解调器中。与TCP/IP协议相关的协议还包括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它代替TCP/IP协议来达到特殊的目的。其他协议是网络主机用来交换路由信息的,包括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ICMP),内部网关协议(IGP),外部网关协议(EGP),边界网关协议(BGP)。 关键字: TCP IP Internet

网络协议论文

浅议计算机网络协议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网络的基础,就是众多计算机网络协议的搭建和应用。网络协议是一种特殊的软件,是计算机网络实现其功能的最基本机制.网络协议的本质是规则,即各种硬件和软件必须遵循的共同守则.但网络协议又不是一套单独的软件,它通常融合在其他软件系统中.网络协议遍及OSI通信模型的各个层次,从我们非常熟悉的TCP/IP、HTTP、FTP协议,到OSPF、IGP等高级路由协议都可以认为是网络协议,有上千种之多。本文从网络协议的定义、分类、作用与组成,及常用的网络协议等方面来对计算机网络协议进行阐述。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广域网协议 Internet协议 正文: 一、网络协议的定义 网络协议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例如,网络中一个微机用户和一个大型主机的操作员进行通信,由于这两个数据终端所用字符集不同,因此操作员所输入的命令彼此不认识。为了能进行通信,规定每个终端都要将各自字符集中的字符先变换为标准字符集的字符后,才进入网络传送,到达目的终端之后,再变换为该终端字符集的字符。当然,对于不相容终端,除了需变换字符集字符外。其他特性,如显示格式、行长、行数、屏幕滚动方式等也需作相应的变换。 二、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分类 所有常用的网络协议中,又可以分常用的基础型协议和常用的应用型协议.TCP/IP、IPX/SPX、NetBEUI属于常用的基础型协议;而HTTP、PPP、FTP则属于常用的应用型协议.基础型协议用来提供网络连接服务,它在网络连接和通信活动中必不可少;应用型协议对于网络来说不是必需的,而是在具体应用到网络服务时才需要.如HTTP协议只在进行因特网应用时才需要,FTP协议则只用于文件传输活动中. 三、网络协议的作用与组成

网络协议论文

OSPF路由协议概念及工作原理 摘要:OSPF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的链路状态(Link-state)的路由协议,一般用于同一个路由域内。在这里,路由域是指一个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即AS,它是指一组通过统一的路由政策或路由协议互相交换路由信息的网络。在这个AS中,所有的OSPF路由器都维护一个相同的描述这个AS 结构的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存放的是路由域中相应链路的状态信息,OSPF路由器正是通过这个数据库计算出其OSPF路由表的。作为一种链路状态的路由协议,OSPF将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传送给在某一区域内的所有路由器,这一点与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不同。运行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路由器是将部分或全部的路由表传递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 关键词:OSPF路由协议;网络;数据库 1.数据包格式 在OSPF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中,其数据包头长为24个字节,包含如下8个字段: * Version number-定义所采用的OSPF路由协议的版本。 * Type-定义OSPF数据包类型。OSPF数据包共有五种: * Hello-用于建立和维护相邻的两个OSPF路由器的关系,该数据包是周期性地发送的。 * Database Description-用于描述整个数据库,该数据包仅在OSPF初始化时发送。

* Link state request-用于向相邻的OSPF路由器请求部分或全部的数据,这种数据包是在当路由器发现其数据已经过期时才发送的。 * Link state update-这是对link state请求数据包的响应,即通常所说的LSA数据包。 * 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是对LSA数据包的响应。 * Packet length-定义整个数据包的长度。 * Router ID-用于描述数据包的源地址,以IP地址来表示。 * Area ID-用于区分OSPF数据包属于的区域号,所有的OSPF数据包都属于一个特定的OSPF区域。 * Checksum-校验位,用于标记数据包在传递时有无误码。 * Authentication type-定义OSPF验证类型。 * Authentication-包含OSPF验证信息,长为8个字节。 2.OSPF基本算法 2.1 SPF算法及最短路径树 SPF算法是OSPF路由协议的基础。SPF算法有时也被称为Dijkstra算法,这是因为最短路径优先算法SPF是Dijkstra发明的。SPF算法将每一个路由器作为根(ROOT)来计算其到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每一个路由器根据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会计算出路由域的拓扑结构图,该结构图类似于一棵树,在SPF 算法中,被称为最短路径树。在OSPF路由协议中,最短路径树的树干长度,即OSPF路由器至每一个目的地路由器的距离,称为OSPF的Cost,其算法为:Cost = 100×106/链路带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