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创新十法”简介创新十法之一:家长会上的小纸条始创班级:六年级三班始创班主任:陈祥玲家长会上,最让老师头疼的事是对表现欠佳的学生的情况汇报。
当面点出,家长脸上会挂不住;等家长会结束后点名留下,家长心里会忐忑不安,仍会感觉很难为情。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小纸条来传递信息。
每次家长会前一天,利用统一的纸条,先让每个负责家庭作业的小组长给所负责的组员写一写家庭作业完成情况,然后由纪律和卫生小队长写写纪律和卫生表现情况,优缺点都可以写,尤其是表现欠佳的学生情况如实详细地写在上面,谁写的就在话语后面署上名字,留下联系电话。
最后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逐个查看修改,需要补充的适当补充,需要让家长留下的,就在纸条上注明。
小纸条夹在学生的作业本中,然后将作业本发放到学生桌上。
家长会结束后,于是,另一轮小型家长会又开始了……创新十法之二:班级博客始创班级:三年级一班始创班主任:陈彩祥班级博客是是一个集班级管理、教师家长学生交流、资源共享和互助互进的平台。
三一班级博客至今已有两年的历史,她记录着班级成长的足迹,体现了为师者的用心与爱心,实现了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进步。
班级博客,其实上就是班级网路日志,内容无所不包,既有学校组织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文字、照片),又有家庭教育的一些指导;既有班级所背古诗词,又有孩子们的日记作文,甚至是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既有课文内容视频,又有音乐欣赏;既有老师对孩子的殷切期望,又有家长、学生与老师的心灵对话……班级博客自建立以来,赢得了家长的喜爱。
他们说,不用到学校里去,只读一读上面的一篇篇文章,孩子在三一班,我们放心了。
孩子们也喜欢班级博客,因为在这里可以欣赏自己在班级活动中的“倩影”,可以了解班级动态,可以与老师、同学说说心里话。
应该说班级博客的建设,拓宽了家校间的交流沟通平台,加强了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在建设班级博客的过程中,为师者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自己又一次分享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创新十法之三:合理有计划安排工作始创班级:四年级四班始创班主任:李军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更是忙碌的。
要想能在琐碎和忙碌中将工作做得条理,不慌不乱,必须对工作进行有计划的合理安排。
学期初就该想一想本学期将会有哪些节日,针对这些节日学校会安排什么样的活动,做到早计划、早安排。
还可以在每个星期天或星期一时根据学校每周工作计划写一个简单的班级工作计划:这一周该开展哪些活动、该找哪些学生谈心、该找哪些学生家长到校了解情况、该强调哪些问题等主要工作想一想,写一写。
这样心里就会比较有数,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去解决班里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的建设班集体,避免稀里糊涂、毫无章法的做事。
计划要制定的合理,不能脱离实际,虚无缥缈,失去计划的意义。
创新十法之四:荣誉记录本始创班级:二年级三班始创班主任:周燕给每个学生发一个“荣誉记录本”,如果有表现好的方面,就给自己画朵小红花,并在下面写上注释,说明得到小红花的原因,以及心情、感受等。
采取学生自评、家长评、老师评的形式,使家、校管理有效的结合起来。
这种方法,既能培养学生的荣誉感,让他们多看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信,慢慢改掉自己的缺点,还锻炼了写话能力!还可以定期从获得小红花的数量、注释的说明、书写的质量等方面来进行总评、展览。
把荣誉纪律本的考评与小队争星榜的考评结合起来,每个星期一小结,每个月一总结。
创新十法之五:班级分级管理制始创班级:六年级一班始创班主任:王立娟为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本着“成就自己,服务集体,以小我,成大我”的教育理念,开学初组织开展“我能为班级做些什么”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举荐,同学们的集体商议,我班实行了“分级管理制”。
一级管理:八名班委,负责全班的学习、纪律、劳动、宣传、文体等各大项工作的监督总结。
二级管理:小队长,分管各组的学习和卫生。
三级管理:科代表,负责各学科学习情况的检查工作,及时协助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
四级管理:职责长,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点确定一个任务,负责班内各项小范围工作。
如“晨检员”、“好人好事记录员”、“图书管理员”、“每日一诗摘录员”等等,把班内琐碎却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分配到个人,从而使班级的每个人都是班内小主人,构建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的民主管理格局,以取得良好的激励效应。
每名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人人都为班级增光,使班级充满真诚、友爱、活泼、向上的气氛。
分级管理,不仅培养了班干部队伍,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还大大激发了全班同学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每个人都要承担一份责任,从而收到了很好的平等培养、民主激励的效应,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十法之六:做好开学前的热身活动始创班级:二年级一班始创班主任:陈祥英经历一个假期的休整,学生难免闲散、慵懒,如何抓住孩子的心,尽快建立一个活泼、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呢?所以做好开学的热身活动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①交流中“收心”。
每年的两大假期,好多家长会借此机会带领孩子游历祖国的山川,以此丰富孩子的见闻。
孩子的见识多了,就想在同学面前炫耀一翻,因此,开学前,我不是急于上新课,而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拿出1-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释放自己的积累,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还有的学生在假期里又学到了好多本领,在班上也可以说得不亦乐乎。
有了老师给学生提供的机会,学生在上课时也就不再私下里窃窃私语,能专心听讲。
②表扬与批评中“动心”。
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都是崭新的,都蕴育着家长与孩子的期待,如何让学生在开学初就能鼓足干劲,开学初的总结工作就显得尤其重要。
开学初我就与学生一起总结上学期的班级的得与失;每个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这样一个简单的励志会,会让暂时落后的学生找到航标,优秀的学生也会自勉,朝着新的目标扬帆起航,因此,每年的第一次班会我都会带着真诚的笑容,满含期待地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我很快乐,无论你的学习如何,我愿与你一起拥抱快乐,风雨同舟,一起在学海上航行。
”创新十法之七:常向书本借力,巧向家长借力始创班级:一年级四班始创班主任:薛秀丽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给学生的不再是一桶水,而是流动的活水;教师不再是蜡烛,是节能灯,应该越燃越亮,所以班主任更应学会自己充电,而书籍便是充电器,借鉴书籍中的各种案例、方法,从中找到适合自己和自己班级的管理方法。
工作之余,我经常读报——了解国家形势,了解新的教育动向,关注周围的世界;读文学作品——周国平的散文、汪国真的诗集、毕淑敏的小说,带给我教师人格的魅力、语言的幽默、思维的灵活、知识的宽泛、胸怀的坦荡等深厚的文学素养;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著——《给教师的100第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肖川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等书籍,是我班主任工作的精神食粮。
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的我越来越发现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性,并且深刻体会到只有家庭与学校的配合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于是,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更注重与家校的联系和沟通。
真诚——架起一座沟通的心灵桥。
我一直把家长当作自己最真诚的朋友。
每次交流,我都会坦诚一些、真挚一些,那么我收获的也一定是真诚。
及时——急家长所急。
班级里不乏一批特别调皮的孩子,对待这些孩子老师着急,家长更是上火。
于是我每当发现这些孩子身上有进步时,我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家长,或者写信,或者利用手机发短信,以便老师和家长能够及时地给孩子肯定与鼓励。
灵活——创设多种活动,无声胜有声。
我在班里经常搞各种各样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
比如,本学期我们班搞的“我是读书小博士,图书推荐会”,家长们不但给学生写了热情洋溢的发言稿,还鼓励学生把好书带到班级里与其它的孩子分享。
特色——班级博客,我与家长们共同耕耘的沃土。
我们班级的班级博客,除反应出一段时间同学们在班级的发现外,还及时的把班级近期的活动动态公布出来。
更主要的,班级博客成为我们班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互相沟通的桥梁。
我认为,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只读课本和教参的教师决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只凭借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教师也决不可能成为“名师”。
我们需要借力,需要向书本借力,用渊博的知识培养人;需要向家长借力,用真诚的态度感染人。
与家长交朋友,让我学会宽容,学会尊重;读书让我学会教书,学会育人和学会爱。
通过向书本借力,向家长借力,让我爱上教育、爱上教学、爱上孩子。
创新十法之八:“进步”本始创班级:五年级一班始创班主任:王艳著名教育家赞诃夫说过:对一名教师来说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对孩子的爱。
爱心是师生友情的桥梁,对犯错误的学生来说,爱心又是一幅绝好的镇静剂。
对于那些学习上较差的学生,不要歧视他们,而要时刻关心爱护、耐心帮助他们,“以爱动其心,以爱导其行”,用真情唤醒着问题生的上进心。
对于学习习惯非常“棘手”的问题生,老师可以送给他一个小本子,封面上写着“今天你进步了吗?”,要求他每天都要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哪怕是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获也要记下来。
比如,今天少错了一个字,上课听得认真一些了,甚至今天见到老师打了个招呼,也算一个进步,并告诉他老师要随时抽查,连续凑满五个进步,尽可得到全班同学一次热烈的鼓掌表扬。
以后几天里,老师要趁热打铁,经常去看他的“进步”本。
一边鼓励他坚持记录下去,逐步争取每天进步更大一点,一边请全班同学都去关心他,用全班几十颗稚嫩而充满爱心的心去唤起他的上进心。
实践证明,一次次表扬一阵阵掌声,一张张笑脸,能初步唤醒那颗处于“冬眠”状态的上进心。
一个小本子,也许能唤起一颗上进的童心,一笔笔进步的记录,印证着一路成长的足迹。
其实,让一个孩子踏上成才的程途并不复杂,只要付出我们的真情、爱心、以及教育智慧。
创新十法之九:我的班级我来管,让我们在责任中成长始创班级:四年级三班始创班主任:杨晓燕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
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功与失败。
”在班级管理中,我发现孩子普遍缺乏责任心。
孩子们都想当班干部,可有的孩子却不能很好的履行班干部的职责。
责任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素养,有了责任心,学习才会自觉,工作才会有动力,人才会不断进取!所以,从小我们就应该培养孩子具有责任心。
但责任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活动中锻炼出来的。
一般情况下,小干部比普通孩子们有责任感,这因为老师给予了他责任与信任。
如果老师把对小干部的责任和信任推广给全班同学,那么全班同学的责任意识都能得到提高。
为此,我在班里提出了一个口号:“我的班级我来管,让我们在责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