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脚手架剖析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盘扣式脚手架剖析

模板施工方案(承插型盘扣式支撑)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崇文华府小区1、2、3、5号楼工程,建设地点位于随州市外国语小学南侧。

该项目的结构形式均为框剪结构,其中1#楼建筑总面积为8203.46㎡,2#楼建筑总面积为6207.2㎡,3、5#楼建筑总面积均为5165.2㎡,层数均为11层。

四栋房子的建筑总高度均为33.6米,标准层层高均为3米。

本工程最大的特点是质量要求高、工期紧。

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及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可靠性,标准层以上采用插扣式脚手架进行模板支撑。

1、3、5#楼设计最大梁高为1100mm,常规梁高500mm,最大跨度5.2m;2#楼设计最大梁高为900mm,常规梁高450mm,最大跨度为5.2m。

二、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组织现场管理人员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编制施工图预算,重点对框架模板结构施工等分项工序的技术、质量和工艺要求进行学习,并将其质量和工艺的要点向作业班组作详细的交底,并做好文字记录。

2、物资准备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模板结构体系的主要材料计划,根据施工平面图的要求,组织好所需的材料、机具按计划进场,在指定地点,按规定方式进行储存、堆放,确保施工所需。

3、劳动组织准备根据项目经理部架构,按照劳动需要量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并对其进行安全、防火、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向施工班组、工人进行施工方案、计划和技术交底。

并建立、健全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三、综合说明(一)模板支架选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编制依据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31—2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l30—201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1;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 本工程相关图纸,设计文件。

四、搭设方案(一)基本搭设参数模板支架高H为2.87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2m,立杆纵距l取a0.9m、1.2m,横距l取0.9m、1.2m。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b。

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0.6ma度取模板底部的方木,截面宽50mm,高100mm,布设间距0.25m。

(二)材料选择承插型盘扣式支撑体系的选择拟采用承插型盘扣式支撑体系进行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浇筑支撑,承插型盘扣式支架式一种高度灵活的多功能支撑架,以立杆部件为基础,立杆上配置圆盘。

每个圆盘上设置有4个 2孔,以便连接其他部件,使整个结构牢固稳定。

顶板支撑系统下面的支撑采用插盘式的设计代替传统的钢管扣件,这种支撑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很快。

盘扣式支架立杆采用Q345高强度钢管ф48×3.2(实际48×2.8),托座和底座调节杆为空心螺杆,外径为38mm,内径为33mm。

(对接立杆)对接立杆是在直径为48钢管上用直接扣件实现对接,能够实现对不同高度的楼层进行调节。

每根对接立杆上面焊接了一个花盘,可以连接横杆。

对接立杆的规格:对接立杆1 : 3.7米、对接立杆2 : 2.5米、对接立杆3 : 1.2米(横杆)横杆是在不同长度钢管上焊接了两个插头链接立杆,横杆的规格:横杆1 : 1.15米、横杆2 : 0.85米(三)、盘扣式脚手架设计概要1、盘扣式脚手架构配件简述盘扣式支架构造如下图,其主要构件如下:盘扣式支架具有以下特点:单肢设计承载力以、采用低合金高强度钢,承载能力高,考虑安全系数,可达40KN1) 上。

、竖向拉杆,水平拉杆和斜拉杆使支撑架具有了很好的稳定性。

材料用量少,安装快2) 捷、简便,效率高。

3)热镀锌防腐处理,坚固耐用,周转次数高,节约成本。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五、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的传力顺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方木→可调托座→立杆→基础 3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

其中,取与底模方木平行的方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1)荷载计算243;18mm/6=4.86×10=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900×模板自重标准值:x=0.3×0.9 =0.27kN/m;1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0.11×24×0.9 =2.376kN/m;2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0.11×1.1×0.9 =0.109kN/m;3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1×0.9 =0.9kN/m;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2×0.9=1.8kN/m。

5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2,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 =(x+x+x)×1.2=(0.27+2.376+0.109)×1.2=3.306kN/m;3121q =(x+x)×1.4=(0.9+1.8)×1.4 =3.78kN/m;514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222=0.04kN·m3.78×3.306×l+0.1ql = 0.08gM = 0.08×0.25+0.1×0.25cc11max1 4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222;= -0.048kN·0.25m-0.117×3.78×M=-0.1gl-0.117ql0.25= -0.1×3.306×c11c2max;=0.048kN·m经比较可知,荷载按照图2进行组合,产生的支座弯矩最大。

M max)底模抗弯强度验算(2 σ=M/W<f)进行底模抗弯验算,即取Max(M,M2max1max246σ=0.048×10 )=0.994N/mm /(4.86×1022,满足=15N/mm 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底模面板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0.994N/mmf m要求。

3)底模抗剪强度计算。

(荷载对模板产生的剪力为;0.25=1.079kN3.306×0.25+0.617×3.78×Q=0.6gl+0.617ql=0.6×c1c1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进行抗剪强度验算:f≤τ= 3Q/(2bh) v2τ=3×1078.947/(2×900×18)=0.1N/mm ;22=1.4N/mm满足要求。

τ=0.1N/mm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f 所以,底模的抗剪强度v)底模挠度验算(42 E=6000 N/mm;模板弹性模量435 10;mm模板惯性矩I=900×18/12=4.374×,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2011根据JGJ130-项系数,因此,底模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44ν/150,10)/(100EI)<min(l)l/(100EI)+0.990(x+x)l+x=0.677(x+x cc141253cmaxν;=0.068mm max,满足10)mm 小于挠度设计值[ν] =min(250/150,=0.068mmν底模面板的挠度计算值max要求。

(二)底模方木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5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计算模板自重标准值:x=0.3×0.25=0.075kN/m;1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0.11×24×0.25=0.66kN/m;2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0.11×1.1×0.25=0.03kN/m;3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1×0.25=0.25kN/m;4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2×0.25=0.5kN/m;5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2,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g =(x+x+x)×1.2=(0.075+0.66+0.03)×1.2=0.918kN/m;3221q =(x+x)×1.4=(0.25+0.5)×1.4=1.05kN/m;524支座最大弯矩计算简图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2222=-0.174kN·m;0.918×0.90.9-0.117×lM= -0.1×g×1.05×-0.117×q×l= -0.1×aa22max(2)方木抗弯强度验算2243;mm80/6=6.4×10方木截面抵抗矩W=bh /6=60×σ=M/W<f642σ=0.174×10;)=2.717N/mm/(6.4×1022,满足小于抗弯强度设计值f底模方木的受弯强度计算值σ=2.717N/mm=13N/mm m要求。

(3)底模方木抗剪强度计算荷载对方木产生的剪力为Q=0.6gl+0.617ql=0.6×0.918×0.9+0.617×1.05×0.9=1.079kN;aa22按照下面的公式对底模方木进行抗剪强度验算:τ= 3Q/(2bh)≤f v2τ=3×1078.947/(2×60×80)=0.337N/mm;622满足要求。

f所以,底模方木的抗剪强度τ=0.337N/mm=1.3N/mm小于抗剪强度设计值v(4)底模方木挠度验算2;E=9000 N/mm方木弹性模量364;mm/12=2.56×10 方木惯性矩I=60×80根据JGJ130-2011,刚度验算时采用荷载短期效应组合,取荷载标准值计算,不乘分项系数,因此,方木的总的变形按照下面的公式计算:44ν/(100×E×I)=0.155 mm;E×/(100×I)+0.192×(x+x)×+x=0.521×(x+x)×ll amax412a35底模方木的挠度计算值ν=0.155mm 小于挠度设计值[ν]=min(900/150,10)mm ,满max足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