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举例

中国近代史纲要考试题举例

判断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所有地区,在所有时期都是半殖民地。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5.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另一个是推翻封建主义的压迫,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6.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革命与现代化两大历史任务。

7.中国资产阶级包括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8.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引起的。

9.有人说: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如果不发生革命,中国早就现代化了10.“帝国主义侵略有功论”。

(或“感谢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打晚了”,“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

)1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关系,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12.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3.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目的是想使中国变成一个资本主义的中国。

14.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15.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16.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7.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18.《天朝田亩制度》提出的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性质。

19.《资政新篇》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20.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1.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和洋枪队的联合绞杀。

22.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

23.洋务派主张改变封建科举制度,以培养洋务人才。

24.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25.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26.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经济体制改革运动。

27.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民族主义。

28.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9.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0.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31.辛亥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所以说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

32.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33.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34.反对帝国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3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的官僚资本是在正常的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起来的。

36.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

37.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重性(两面性)的阶级。

38.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是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39.袁世凯的去世是造成北洋军阀迅速分裂的根本原因。

40.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偶然性。

41.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42.新文化运动因批判孔学而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43.新文化运动对资本主义持完全接受的态度。

44.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45.如果没有无产阶级加入,五四运动不可能取得胜利。

46.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具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4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社会经济、政治和革命发展、思想演变的必然结果。

48.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4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50.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绝大多数来自农民,因而它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5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52.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54.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55.国民党在全国建立统治以后,实行的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56.八七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过程中的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

57.毛泽东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杰出代表。

58.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9.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时期。

6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61.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处于抗战的正面战场,因此,国民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对民族解放战争贡献大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事力量。

6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63.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并不具有战略地位6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65.在抗日战争中,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抗日派。

66.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67.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68.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在日本投下了原子弹。

69.第三条道路的破产根本原因是蒋介石的专制统治造成的。

70.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71.建国初期开展的“三反”运动是指反贪污、反浪费、反资本主义。

7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7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7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75.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7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提出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所有制问题77.建国后,我国对民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没收政策。

78.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指的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79.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仍然具有两面性。

80.中国资产阶级尽管有两部分,但中国共产党对他们采取了相同的政策。

8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因此,属于敌我矛盾的范畴。

82.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83.社会主义社会建成后,社会基本矛盾就消失了。

84.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85.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是正确的和必要的,但被严重地扩大化了。

86.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总路线。

87.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8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

89.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90.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论述题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答: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者进行了英勇顽强的反抗,这些斗争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

但是,历次的反侵略战争,都是以中国失败、中国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

其原因,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而前者则是更根本的原因。

第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中国封建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王朝的统治阶级,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御敌之策。

许多官员、将帅为了自身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并常常压制与破坏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群众的广泛动员和组织,这是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综合实力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封建的中国已被远远抛在后面。

但是,经济技术落后并不意味着在战争中一定打败仗。

而当时的中国,不仅武器装备落后,而且统治阶级实行错误的方针、政策,并压制人民群众的动员。

在这种情况了,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才一再失败。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启示我们:第一,在近代中国,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争得民族独立,必须充分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的力量,必须改变中国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联合统治中国的局面。

第二,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必须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

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这需要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民族压迫和封建的腐朽势力的反动统治。

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真正强大,人民才能当家作主。

3.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答: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5.论述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1905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

同盟会有自己的章程,有明确的革命宗旨和一套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内外成立支部。

在斗争中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地位逐步确立,并对整个辛亥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以往的革命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纲领的指导。

辛亥革命提出了系统的反映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政纲,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较完整的、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