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979-2(下)作者:仰望星空•《圣女的升天》(The 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作者Nicolas Poussin (1594-1665)。
•圣女的升天,圣母蒙召升天或者圣母升天之类都是一个有关圣母玛利亚的神学概念: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结束了今世的生活之后,灵魂和肉身一同被提升到天堂。
•这个说法,新教否认,只有天主教和东正教承认,并创作了很多圣母升天的艺术作品。
1600–1699年的作品•《弹琵琶的人》(Lutenist ),作者Orazio Gentileschi(1563-1639)。
• 这幅作品作于1626年,中国明朝的末年。
•关于这幅作品的中文翻译,需要说明一下(见后)。
首先,这里翻译为弹“琵琶”,只是为了适合中国习惯说法。
在英文中,这种乐器叫作lute(鲁特琴),鲁特琴定义为:任何带有拨弦,配有曲颈或者直颈,以及一个共鸣音箱盒的弹拨乐器,都叫作lute:从古代的埃及,直到现在,从欧洲的lute,到中国的琵琶,均属于这种乐器。
右图就是古埃及人弹奏lute 的情景:不清楚埃及人怎么称呼这种乐器。
所以,这幅作品的正确名称应该是:《弹鲁特琴的人》。
世界上各个民族,几乎都发明了不同类型的鲁特琴:有拨弦和共鸣音箱。
中国的鲁特琴,来自西域,并非中国发明,当时翻译为“琵琶”。
琵琶,二胡等最主要的“民族乐器”并不是中华民族发明的:一个文明是否发明了什么并不重要,只有善于学习借鉴的文明,才是伟大的文明。
同理,中国“四大发明”只是中国人“独立发明”的意思,既不是最早发明(埃及发明造纸比中国早了2500年),也不是唯一发明(罗马人运用“希腊火”一千多年后,宋朝才独立发明火药),也不是真正付诸实用最好的发明(德国的印刷术是成套技术,包括字模铸造到高速滚筒印刷机等)。
但是,这些是中国人“独自”发明的。
不述。
《帕里斯的审判》(The Judgment of Paris),作者Claude Lorrain(1604-1682)。
作于1645–1646年。
这位作者擅长于风景画。
这幅作品实际上就是一幅风景画。
“帕里斯的审判”是一个希腊神话故事:宙斯让一个凡人,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审三位希腊女神“谁最美丽”:宙斯不想得罪这三个女神。
三个女神分别用不同的奖赏贿赂帕里斯,最后帕里斯接受了维纳斯的奖赏: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爱情。
于是,帕里斯评审:维纳斯最美丽。
于是,维纳斯实践诺言:她让希腊绝代佳人海伦,爱上了帕里斯,并随同帕里斯离开希腊,前往特洛伊共同生活,结果引《风景与货物,又名失事的船只》(Landscape with Merchants,or•《伦勃朗自画像》(Self-portrait ),作者伦勃朗(Rembrandt ,1606–1669)。
作于1659年。
荷兰在17 世纪开始走向海外,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荷兰人发明并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用于拓展国际的殖民地和市场。
同时,荷兰的文化和艺术也开始蓬勃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位画家就是伦勃朗,“他开创了荷兰艺术的黄金时代(Dutch Golden Age)”:17 世纪后期,荷兰的贸易,科学,军事,艺术均为世界前列。
在此之前,荷兰人为了独立和宗教信仰,与西班牙统治者进行了“80 年战争”(Eighty Years' War),又称“荷兰独立战争”(Dutch War of Independence):1568–1648 年,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宗教战争。
在此之前,西班牙曾经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1492年,西班牙迫使最后一批西班牙的最后一个穆斯林王朝投降,在此之前,穆斯林占领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地区长达800 年,史称“摩尔人”。
同时,欧洲人也多次进攻穆斯林地区,史称10次“十字军东征”。
1493年,收复全部欧洲本土后第二年,“趁胜追击”的哥伦布船队远航,发现了新大陆:美洲。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君主是亲戚,有时由同一位君主统治,他们两国率先沿着哥伦布的道路全球扩张,所得的财富维持欧洲霸权。
但是,荷兰人“七个省起义和独立”,击败了西班牙,建立了欧洲第一个“共和国”。
荷兰独立是西班牙的第二次惨败:西班牙与荷兰“80年战争”期间的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全歼是西班牙的第一次惨败,过了60年,西班牙又输在荷兰的独立上。
从此,西班牙走向衰落。
葡萄牙更倒霉: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和海啸“摧毁了葡萄牙首都,彻底终止了葡萄牙的世界扩张”。
从此,就是英国法国荷兰普鲁士俄罗斯之间的“逐鹿欧洲”,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时代结束了。
1602年,荷兰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世界第一个国际化股份公司。
1602年,荷兰成立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 ),世界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1609年,荷兰成立阿姆斯特丹银行,“并非第一个中央银行,但是第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
荷兰的繁荣,在将近200 年之后也衰落了:与英国的竞争,发展为战争。
荷兰战败。
《多德雷赫特的马斯河》(The Maas at Dordrecht ),作者Aelbert Jacobsz Cuyp(1620-1691)。
这幅绘画作于1660 年,荷兰的黄金时代。
当时,荷兰的多德雷赫特,位于荷兰的南荷兰省,是这位画家的故乡。
在这个多德雷赫特港口,荷兰人曾经为日本人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木制战舰《开阳号》”,时间是1863-1865年,右图就是当时的情景:《开阳号在多德雷赫特下水》。
1853年,美国军舰首次抵达日本,日本各界深感与欧美的巨大差距,于是江户幕府开始训练新的海军,同时与欧美各国商议建造新型军舰。
各国均予拒绝,只有荷兰答应为日本造船。
1865年,《开阳号》建成下水,1867年在荷兰人的操纵下航行抵达日本:2,590 吨,全长72.80 米,宽度13.04 米。
乘员350-500 人,配备26 门火炮。
但是,这艘战舰没有对江户幕府带来任何帮助:1867年大政奉还(权力归还天皇),1868年明治改元,1969年明治维新。
从此,幕府退出历史舞台。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上,错一步或者慢一步,机会不会再来。
不述。
上图:1501-1739 年欧洲人在印度的定居点(葡萄牙,英国,法国,• 《拿着称的女人》(Woman Holding a Balance ),作者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作于1665 年。
• 这位荷兰画家仅仅活了43 岁,他的作品几乎没有宗教题材,都是荷兰民间生活的题材,因此经济来源困难,他死去后不仅没有留下财产,反而给妻子和孩子留下一堆债务。
• 荷兰是欧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的国家之一,最早信仰新教的国家之一。
所以,“在1700年时荷兰成为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人均GDP 世界第一”。
从此这位画家才成为著名画家,各大博物馆都收藏了他的作品:“生前,他的作品没有卖掉几张”。
• 《窗前的两位妇女》(Two Women at a Window ),作者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 (1617-1682),作于1655–1660年。
作者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 是西班牙的巴洛克风格画家,他的绝大部分作品是宗教题材,“特别擅长于宗教绘画中妇女与儿童形象的创作”。
这是他的很少的几个民俗题材作品之一。
《约瑟和波第法尔的妻子》(Joseph and Potiphar‘s Wife),作者Giovanni Francesco Barbieri 。
作于1649 年。
•《悔罪的抹大拉的马利亚》(The Penitent Magdalene ),作者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 ,1593-1652)。
作于1628-1645 年。
作者是法国画家他在1639 时,曾被业内誉为“画家之王”(Painter to the King ):“他擅长以简单清晰的画面,夜间的暗淡光线,表达主题”。
• 这幅画面中,玛丽亚手扶骷髅(代表死亡),默默沉思,烛光静静映照在她忧郁的脸上。
《亚当与夏娃:堕落》(Adam and Eve: the Fall ),作者Hendrik Goltzius (1558-1617)。
作于1616 年。
这位荷兰画家的这幅作品,原来是一幅私人收《跳舞的一对》(The Dancing Couple),作者Jan Havickszoon Steen (1626 -1679)。
荷兰“黄金时代”的画家之一。
作于1663年。
在荷兰经济高《但以理在狮穴中》(Daniel in the Lion's Den)。
作者鲁本斯(Rubens,1577-1640)。
作于1615 年。
此间他受到嫉妒和谗言陷害,被投入狮穴(处•《圣母升天》(Assumption of Mary ),作者鲁本斯。
这个题材,西方艺术作品很多。
• 鲁本斯也“大量生产”了很多幅大同小异的《圣母升天》作品,以满足市场的强劲需求。
《法厄同的陨落》(The Fall of Phaeton),作者鲁本斯(Rubens,1577-1640)。
作于1604-1605年。
希腊神话:阿波罗的儿子,法厄同,试图驾驶太阳神阿波罗的车子,阿波罗无法劝说和拒绝自己的儿子。
法厄同驾驶马车运载着太阳,马车失去控制,在天空上下颠簸,给地面带来很多灾难,被宙斯用雷电打死而陨落。
鲁本斯的很多作品气势恢弘,人•《浪子回头》(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作者Bartolome Esteban Murillo (1617-1682),作于1667-1670年。
1700–1799的作品《圣马可广场》(San Marco Square),作者Canaletto(1697-1768)。
作于1742-1744年。
这个广场是威尼斯最大的广场,也是唯一被称为Piazza 的地方,• 《波吉瑞夫人》(Madame Bergeret ),作者布歇(1703-1770)。
•法国皇家宫廷画家布歇,一生创作了1000多幅作品。
但是,人物肖像画,布歇一生画了不到20 幅。
这是其中的一幅。
为什么?因为给一个人画肖像画,要么是为了钱,要么是为了美化其人。
布歇已经不需要钱了:他可能是当时最富有的画家,如果请他作画,必须请求他而不是用钱雇佣他。
布歇,不会通过绘画美化他人。
布歇,曾经多次为蓬帕杜尔夫人(法语:Madame de Pompadour,1721-1764)绘制个人肖像,不仅因为蓬帕杜尔夫人是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皇家情人,更因为蓬帕杜尔夫人确实是当时少有的才貌双全的绝代佳人:布歇的画作和蓬帕杜尔夫人的形象,因此而双双留在了艺术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