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三单元)冲刺试题(2)-中大网校

2010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三单元)冲刺试题(2)-中大网校

2010年公共卫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第三单元)冲刺试题(2) 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50分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慢性汞中毒的三大特征性临床表现是()。

(2)下列关于职业病论述错误的是()。

(3)毒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方式有()(4)关于淋巴细胞的克隆选择理论()。

(5)方差分析中有()(6)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基因与下列哪一项无关()(7)《职业病防治法》中所称职业病,不包括何种原因引起()。

(8)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9)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f检验结果()(10)正态性检验,按α=0.10水准,认为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此时若推断有误,其错误的概率是()(11)做假设检验下结论时,是否拒绝零假设决定于以下各项,其中错误的一项是()(12)发生慢性中毒的基本条件是()(13)对于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在选择方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时,以下几个条件不需考虑()(14)肌肉活动依靠体内贮存的A TP—CP系统供能特点是()(15)在率比较的假设检验中,由于观察单位数较小,得P>0.05,若适当增加样本观察单位数,可增大()(1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数后()(17)慢性汞中毒最早出现()(18)下面关于四分位数间距描述不正确的是()(19)秩和检验是一种()(20)以下哪种思想或步骤在方差分析中未出现()(21)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22)中等强度作业的特点是()。

(23)成组设计(或称完全随机设计)、配伍组设计(或称随机区组设计)中,总变异分别可分解为几个部分()(24)预防刺激性气体所致肺水肿的关键是()(25)下列与T细胞辅助受体无关的是()。

(26)对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7)肺水肿防治原则应是()(28)下列有关工作有关疾病论述错误的是()。

(29)哪项不是职业病诊断依据()(30)防止毒物继续进入人体,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改善肺通气功能等处理措施,适用于哪种毒物中毒()(31)控制和消除生产性毒物常采取的措施()(32)在同一总体随机抽样,样本含量n固定时,d越大,用总体均数μ的可信区间±t<SUB>0.05/2-us</SUB>估计U,估计情况是()(33)以下关于人体测量尺寸的正确说法是()(34)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作用特点是()。

(35)职业中毒是由于()(36)急性职业中毒的主要治疗原则是()(37)秩和检验适合于什么资料的比较()(38)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PRR不包括()(39)关于蛋白质的特点,错误的是()(40)配对设计资料的t检验中,用药前数据减去用药后数据,与用药后数据减去用药前数据,两次t检验()。

(41)测得一组资料,如身高或体重等,从统计上讲,下面哪项与其标准差的大小无关()(42)劳动者在下列哪一种条件下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43)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中,P&gt;P0.05(‰V<SUB>2</SUB>),则统计推论是()。

(44)铅及无机化合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45)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离散趋势,最好采用()(46)三个组方差齐性检验有显著性,可认为()。

(47)进行职业病诊断应当综合分析的因素是()。

(48)某校一年级男大学生的身高标准差为4.08cm,体重标准差为4.09kg,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结果()。

(49)<DIV>是表示计量资料描述中的哪一类()。

(50)内外源性抗原提呈的共有过程不包()。

(51)下列有关参考值范围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52)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区组等于()(53)关于固有免疫应答,错误的是()(54)铅及其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进入人体()。

(55)为了搞好统计工作,达到预期目标,最重要的是()(56)执行固有免疫功能的细胞错误的是()(57)不表达HLA—Ⅱ类分子的细胞是()(58)造血干细胞的表面标志是()。

(59)某地调查了新生儿身长均数为58.1cm,标准差为2.2cm;6岁儿童的身高均数为119.5cm,标准差为3.4cm。

若对比新生儿与6岁儿童身高的变异程度,宜采用()。

(60)两样本均数比较,经r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值越小,说明()。

(61)卫生行政部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权采取的措施是()。

(62)编制某地某年男性简略寿命表所需的原始数据有()(63)以下关于正态分布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64)随机区组设计要求()(65)驱铅治疗的首选药物()(66)B细胞区别于其他APC的特点是()。

(67)有关免疫突触,错误的是()。

(68)汞毒作用的基础是()(69)铅抑制血红素合成酶后,体内的锌离子被络合于()。

(70)两样本均数比较的f检验,P&lt;0.05,按α=0.05水准,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此时若推断有误,则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71)在生产条件下毒物进人人体主要途径是()(72)请指出下列秩和检验的结果哪个是错误的()(73)两样本均数比较的r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时,P越小,说明()(74)配对设计资料,若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要求,要对两样本均数的差别作比较,可选择()。

(75)劳动时人体所需的氧量取决于()。

(76)两样本均数的比较,P&lt;0.0001,可认为两总体均数()(77)评价体力劳动强度大小的主要依据是()(78)抽样研究中,适当增加观察单位数,可以()(79)在轻度铅中毒的基础上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可诊断为中度中毒()(80)在两样本均数差别的μ检验中,事先估计并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的一个重要作用是()。

(81)表示一组正态分布资料变量值的平均水平,宜选用()(82)铅对血液系统的损害()(83)职业病诊断的争议由哪一部门组织鉴定()。

每一道考题是以一个小案例出现的,其中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两种方法检查已确诊的乳腺癌患者l20名,甲法检出72名,乙法检出60名,甲乙两法检出一致的人数为42例,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结果有无差别可选用()(2)某化工厂工人,在一次事故中出现恶心、呕吐、震颤等急诊住院,查体:皮肤黏膜呈樱桃红色,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疑为急性职业中毒,最可能是()(3)临床试验中采用安慰剂对照可()(4)女,17岁,与人争吵后大哭大叫,挫胸扯发,在地面打滚,继而突然失语、该症状属()(5)欲比较两工厂同工种工人某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需假设()。

(6)四格表资料的检验应使用校正公式而未使用时,会导致()。

(7)某乳母,能量摄入量为2800kcal、蛋白质90g、维生素B10.8mg、维生素B21.7mg、尼克酸l8mg,该膳食可能会引起新生儿()。

(8)10个月患儿,人工喂养未加副食,平素很少到户外活动,因发热、咳嗽、气促2天以支气管肺炎收住院,突起惊厥,其急诊处理步骤应是()。

(9)某早产女婴,出生后3天吃奶少,哭声低,全身冰凉,体温29℃,四肢及躯干皮肤似硬橡皮样。

下列哪项处理不正确()(10)某化工厂对1162名工人的体检结果如下,试问哪一年龄组气管炎患病最严()。

(11)被评价者的实际年龄41岁,评价年龄47岁,增长年龄46岁,此被评者属于()(12)为探讨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作用,研究者选择了两个神经管畸形高发县,一个县的孕妇从孕期开始服用叶酸,另一个县的孕妇从孕期开始服用安慰剂,记录全部孕妇的胎儿出生情况,观察有无神经管畸形发生。

该研究方法属()(13)某医院采用心理学诱导的方法治疗了100名失眠患者,随访3个月后发现,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14)1岁男儿,因长期腹泻引起营养型缺铁性贫血,近半月来患支气管肺炎。

血象:Hb 50g/L,RBC 2×1012/L。

应首选下列哪项处理()(15)一患儿体重8kg,患有婴儿腹泻、代谢性酸中毒,欲将C02CP由9mmol/L提高到13.5mmoL/L,需要1.4%碳酸氢钠()(16)我国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分别为()。

(17)6个月患儿,Ⅱ度营养不良,腹泻10天,大便呈蛋花汤样,每天8~10次,量多,口渴不明显,尿量极少,精神萎靡,皮肤弹性极差,可见花纹。

应考虑诊断()(18)随访15年260名宫颈癌患者治疗情况,资料整理时将生存时间划分为组距为1年的多个时问段,估计生存率可采用()(19)7个月婴儿发热、呕吐、水样便,每天7~8次,已3天,于11月15日入院。

体查:体温38.5℃,轻度脱水貌,咽部充血,心、肺(一),肠鸣音稍亢进。

大便镜检脂肪球(++)。

最可能的诊断是()(20)行×列表X<SUB>2</SUB>检验对理论值太小的处理方法最好选用()。

(21)3岁男童,开始出现频繁呛咳,后发生面部青紫,首先要考虑()(22)某女性,从事高温作业4h后,感觉剧烈头痛,并迅速进入浅昏迷状态,体温39.5℃则其最可能的中暑类型是()(23)某正常健康成人,能量推荐摄入量为2100kcal,按照合理营养的要求,晚餐应摄取能量为()(24)某病畜的卫生处理措施如下:病畜不准解体,两米深坑加石灰掩埋,肉绝对禁止食用。

此病畜可能感染了哪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25)10名20岁男青年身高与前臂长资料如下(26)为研究甲、乙两种培养基的生长效果是否相同,将100份标本的每一份一分为二,分别接种于甲、乙培养基,所得结果甲、乙培养基均生长的有30份,甲生长、乙不生长的25份,甲不生长、乙生长的35份,甲、乙均不生长的l0份()(27)我国贵州省部分地区居民习惯在室内燃煤、用煤火烘烤食物等,由此较易造成()。

(28)反映疾病危害居民生命健康严重程度的指标有()(29)某成年男性,30岁,体重65kg,推荐能量摄入量为2400keal,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12%,该成人每日应摄入蛋白质()。

(30)分析了某年某地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情况,共诊断320例患者,年龄在20~39岁者的发病数是50~65岁者的4倍,其他年龄组很少,从而认为该病20~39岁年龄组的人容易感染该病。

这一说法()(31)根据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类别,当易感人群症状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时,空气污染指数应该是()。

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