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物学概念图》——让记忆更加系统玉溪师院附中:李荣凯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本章核心概念1)大量元素(macroelement):细胞内含量较多的元素,如:C、H、O、N、P、K、Ca、Mg等。
2)微量元素(microelement):细胞内含量较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等。
3)糖类(carbohydrate):又称“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4)脂质(lipids):脂肪和类似脂肪物质的统称。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
5)蛋白质(protein):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由核酸编码的α氨基酸之间通过α氨基和α羧基形成的肽键连接而成的肽链,经翻译后加工而生成的具有特定立体结构的、有活性的大分子。
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有机物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6)核酸(nucleic acid):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7)水(water):氢和氧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O。
细胞内的水有两种形式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
自由水和结合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血液凝固时,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
自由水/结合水的值越大,新陈代谢越活跃。
结合水约4.5%,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有:①、良好溶剂;①、参与多种化学反应;①、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8)无机盐(inorganic salts):无机化合物中盐类的统称。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无机盐在细胞内的生理功能有:①、构成某些重要的化合物,如:叶绿素中含有Mg2+、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等;①、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①、维持酸碱平衡,调节渗透压。
(2)本章补充概念1)元素(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几种有共同特点的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质子数来决定元素的种类。
2)化合物(compounds):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
(3)本章重要命题1)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
2)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化合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3)组成细胞的主要无机化合物有:水(自由水和结合水)、无机盐。
(4)概念图构建思路简述本章概念图(见图2.2)构建思路为:组成细胞的分子从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元素水平,将组成细胞的元素按含量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另一个是化合物水平,介绍了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化合物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细胞的主要无机化合物有水和无机盐。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化合物在文章后面都构建了概念图,这里就没有详细扩展。
图2.2 组成细胞的分子的概念图Fig 2.2 concept map of Cell Molecules2.2.1 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本节重点概念1)氨基酸(amino acid):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脱水缩合(dehydration condensation):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
3)肽键(peptide bond):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
4)二肽(dipeptide):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个肽键。
5)多肽(polypeptide):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
6)肽链(polypeptide chain):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肽链。
(2)本节重要命题1)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2)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多肽链能够盘曲、折叠,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3)蛋白质具有的生理功能有:催化作用、调节作用、运输作用和免疫作用等。
4)蛋白质的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多样性也决定蛋白质功能的多样性。
(3)概念图构建思路简述本节概念图(见图2.3)的构建思路为:形式上参考了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李希明老师绘制的概念图。
介绍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结构从四个层次来介绍,功能列举了课本中出现的实例。
揭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哲理,以及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成熟蛋白质。
图2.3 蛋白质的概念图Fig 2.3 concept map of Protein2.2.2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1)本节重点概念1)核酸(nucleic acid):由核苷酸或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而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功能,主要是贮存遗传信息和传递遗传信息对于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包括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两类。
2)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属于核酸的一种,含有的碱基种类有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
3)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 RNA):属于核酸的一种,含有的碱基种类有尿嘧啶(U)、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
4)核苷酸(nucleotide):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是核酸的组成单位。
(2)本节重要命题1)核酸共分为两种,即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2)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DNA的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
4)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
5)DNA含有的四种碱基为胸腺嘧啶(T)、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RNA含有的四种碱基为尿嘧啶(U)、胞嘧啶(C)、鸟嘌呤(G)、腺嘌呤(A)。
(3)概念图构建思路简述本节概念图(见图2.4)的构建思路为:核酸分为两大类,各自的主要分布和组成单位,比较了组成单位中含有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4核酸的概念图Fig 2.4 concept map of Nucleic Acid2.2.3 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1)本节重点概念1)糖类(carbohydrate):又称“碳水化合物”,由C、H、O三种元素构成。
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等。
2)二糖(disaccharide):是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的糖。
比如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多糖(polysaccharide):是水解后能生成许多单糖的糖。
比如淀粉、纤维素和糖原。
多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4)脂质(lipids):脂肪和类似脂肪物质的统称。
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
5)脂肪(fat):是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其中甘油的分子比较简单,而脂肪酸的种类和长短却不相同。
脂肪酸分三大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在多数有机溶剂中溶解,但不溶解于水。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皮下脂肪层还可起到保温做用。
6)磷脂(phospholipids):含有磷酸基团的脂质。
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7)固醇(sterol):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
(2)补充概念1)还原性糖(reducing sugar):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还原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等。
2)糖原(glycogen):一种广泛分布于哺乳类及其他动物肝、肌肉等组织的、多分散性的高度分支的葡聚糖,用于能源贮藏。
3)纤维素(cellulose):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
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
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胆固醇(cholesterol):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
5)性激素(sex hormone):主要由性腺分泌、负责第二性征的发育和副生殖器官发育的一类激素。
如雄激素、雌激素及孕激素。
6)维生素D(vitamin D):能影响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和贮存,有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功效。
(3)本节重要命题1)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二糖和多糖都是由单糖组成的。
2)脂肪、固醇和磷脂都属于脂质,他们都有各自的功能。
(4)概念图构建思路简述本节概念图(见图2.5和图2.6)的构建思路: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来进行制作概念图。
图2.5 糖类的概念图Fig 2.5 concept map of Carbohydrate图2.6 脂质的概念图Fig 2.6 concept map of Lip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