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试题的考点分布与变化趋势
吴祥志名师工作室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曹东霞
笔者首先对照《2016年深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物理部分考试内容要求,对2013-2014年的深圳市中考科学试卷中的物理试题、2015-2016年深圳市中考物理试题进行考点分解,然后统计分析,从而找出考点的出现频率和分布规律。
掌握了考点的出现频率和分布规律,无论是初三复习备考还是初二的日常教学,重点、难点、考点与热点将一目了然。
一、2013-2015年的考点分布规律
1、三年考查7次的知识点有1个:理解欧姆定律,了解简单串联电路和简单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2、三年考查6次的知识点有2个:
⑴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会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出电路图,会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电流和电压;
⑵理解电功率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会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能从说明书或铭牌了解家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3、三年考查5次的知识点有4个:
⑴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
⑵了解力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⑶理解功的概念。
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知道做功伴随能的转化(或转移);
⑷通过实验认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掌握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特点;
4、三年考查4次的知识点有5个:
⑴知道声音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⑵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会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⑶了解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知道变阻器的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
⑷会通过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
⑸了解家用电器、家庭电路以及安全用电的常识;
5、三年考查3次的知识点有7个:
⑴通过实验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⑵了解乐音的三个特性,知道防止噪声的三种途径;
⑶了解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知道物质在状态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性;
⑷知道质量和密度的含义,会测定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能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⑸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⑹理解压强的含义,能利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理解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⑺了解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转化,知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6、三年考查2次的知识点有9个:
⑴了解波的简单知识及其在信息传播和能量传递中的作用;
⑵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及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⑶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
⑷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能看懂力的示意图;
⑸通过实验认识液体压强的存在及其特点,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及其特点,知道标准大气压值;
⑹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定性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⑺理解功率的概念,能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⑻了解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知道发电机的原理,认识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⑼,知道用电器消耗的电能可以用电功来量度,了解电能表的作用,会计算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7、三年考查1次的知识点有8个:
⑴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和矫正办法;
⑵通过观察了解太阳光的组成,知道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都是电磁波。
⑶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⑷知道内能改变的两种途径,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用热量来量度内能的变化,了解比热容和热值的概念;
⑸了解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
⑹了解摩擦起电现象,认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⑺会用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⑻了解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与磁场方向、电流方向有关,知道电动机的原理;
8、三年考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有2个:
⑴了解速度的含义及其单位,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⑵了解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和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
二、2016、2015年与2013-2014两年的考点分布对比
2013-2014两年是科学,2015-2016年物理单独命题。
2015年考查了38个知识点中的30个,约占38个知识点的79%,因单独命题试题量扩大,覆盖面略有扩大。
没有考查过的8个知识点中:⑴有2个是前两年也一直没有考查过的;⑵4个是前两年考1次的;⑶2个是前两年考2次的。
这说明无论是混合出题,还是单独出题,考查的热点、重点是基本不变的。
2016年考查了38个知识点中的36个,约占38个知识点的95%,大幅度提高覆盖面的具体手段是,有高达75%的选择题都是考查多个知识点,31%的选择题四个选项考察四个知识点。
2个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其中一个“了解电磁知识在技术中的应用和电磁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是多年来从没有考察过的。
另一个“会通过实验测量导体的电阻”,是往年必考的知识点,这次漏掉只能是意外,它仍然是以后考查的重点之一。
今年考查2-3次知识点多达14个,其中13个都是前几年考查的重点与热点,只有“了解速度的含义及其单位,会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个点,是前三年一直没有直接考查的。
四、选择题特点
1、每年需要计算的选择题基本保持1个题不变。
2、2013-2014两年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58%,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42%;2015年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62%,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38%。
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比例提高,是导致2015年试题比较容易的原因之一。
2016年考查单一知识点的选择题占25%,考查多个知识点的选择题约占75%,这是2016年中考试题的一个重大变化。
四、站在高考看中考
深圳市初中“科学教材”与中考“科学试卷”坚持了9年,2015年改为分科教学与“理化合卷”。
改革的原因之一就是高中老师普遍认为初中“科学教材”与中考“科学试卷”导致高中了理科教学困难,以至于影响高考成绩。
2015年的物理试题有明显向高考看齐的印迹,2016年的物理试题更进一步与高考试题接轨。
1、高考实验题中,考查频率最高知识点是“基本仪器读数”,2015年与2016年的中考题中“基本仪器读数”都考查了3次。
因此,“基本仪器读数”是中考的热点,平时教学的重点。
2016年物理试题中考查了四个探究实验,分值14分,占物理总分的23%,最后的“综合开放题”第二小题,也有创新实验题的味道,以后的发展方向,很可能成为创新实验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等。
2、无论是高考实验题还是中考实验题,实验仪器中使用最多样、使用频率最高的都是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四个接线柱的接法、向不同方向滑动时电阻的大小变化、对电路电流与电压的调节作用等,是中考的热点与平时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高中实验中的重点与难点。
3、2015-2016年中考题实验连续考查的“电路故障分析”等知识点,都是高考的常考点,以后还可能会继续考查。
4、高考实验题近几年的最大变化是:几乎全部实验题都变成了“设计型实验”。
所谓“设计型实验”就是:全部抛开考纲规定的16个实验的背景与原理,重新设计实验背景与原理,但是,所用实验技巧与基本方法都是考纲规定的16个实验中涉及到的。
依据高考对中考的影响,中考实验题向“设计型实验”发展的动向应该高度关注。
近两年中考题增加的“综合开放题”,就与高考试题中的“设计型实验”近似。
5、2016年高考,广东结束单独命题,采用全国Ⅰ卷,与原来广东单独命题比较,物理试题的难度明显提高,所谓水涨船高,中考物理试题的难度估计也会相应提高。
高考中,力学、电学、原子物理与动量必考,热学、光学和振动与波选考。
受高考变动的影响,中考对声、光、热的考查频率与难度估计有降低的趋势,对力学与电学的考查力度与难度有可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