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练习题1. 首因效应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社会印象答:社会印象试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3.印象整饰答: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互动的双方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和整饰,这就是印象整饰。
4. 晕轮效应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5. 镜中我.答:此概念为库利所提出,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
也正是通过理解自己在他人那里造成的反映,才完成了社会化。
6. 自我意象答:“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7. 角色丛答:与行动者的各种身份中的某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8. 侵犯线索答:一种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环境刺激。
只有当个体所面临的情境中存在激发侵犯行为的这种“侵犯线索”时,其内在的那种侵犯的“准备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
9. 亲社会的侵犯答: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10.“宝宝玩偶”实验答:班杜拉做的一项经典实验,三个组的儿童共同目睹了一成人踢打一可以伸缩的冲气玩具。
以说明儿童在观察成人的示范行为时,不仅极易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且他们的模仿还受到他们对行为的后果的预测的影响。
11. 皮格马利翁效应答:皮格马利翁效应也称“期望效应”,老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12.初级群体答:初级群体又叫“首属群体”,指的是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的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
13. 参照群体答:参照群体是个人在确定自己的地位时与之进行对比的人类群体。
14. 差序格局答:差序格局时费孝通提出的中国人的群体行为模式。
在这种独特的格局中,“己”是中心,就像一枚投入水中的石子;而“己”与他人形成的社会关系就像石子泛出的水的波纹一样,依亲疏程度一圈圈往外推,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15. 同辈群体答:同辈群体,又称同侪群体、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
它是由地位相近,年灵、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16. 对称性社会互动答:互动双方有类似的行动,双方彼此的行为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互动方式。
17. “民意领袖”答:“民意领袖”是群体或组织内部的一些颇有影响的人物,他们可能是非正式群体的领导,也可能是某一非正式群体的代言人。
18. 文化反哺指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19.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一、单项选择练习题1. 目前通行的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主要是建构于什么理论的基本框架之上:( B )A. 精神分析理论B. 社会学习理论C. 生理解剖理论D. 符号互动理论2. 文化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其传统的研究方法是跨文化的:( B )A. 问卷调查法B. 现场研究法C. 历史资料法D. 实验室实验法3.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现代社会科学,主要研究:( B )A. 个人心理B. 社会心理C. 人类社会行为D. 人类社会结构4.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怀特的《街角社会》在收集资料时基本上采用的是:( D )A. 访谈法B. 文献档案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5. 解决实验者倾向性的办法之一,是采取实验中的:( B )A. 不问法B. 双盲法C. 单盲法D. 暴露法6. 第一个用“价值中立”概念来表达客观性原则的是:( A )A. 迪尔凯姆B. 帕森斯C. 韦伯D. 马克思7. “价值中立”原则认为,科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应是独立于研究者的:( B )A. 经济地位B. 价值立场C. 家庭环境D. 男女性别8.社会心理学的三种主要的研究取向除了心理学取向、社会学取向外,还有一种是:( C )A. 政治学取向B. 经济学取向C. 文化人类学取向D. 教育学取向9.人格在心理学当中常指一个人从整体上表现出来的:( D )A.人品特征B.学习状态C.道德情感D.心理面貌10.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经历的:( C )A.家庭结构B.人际关系C.社会化进程D.学校教育11. 弗洛依德认为,在人的人格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伊列克缀情结和:( C )A. 皮格马利翁情结B. 马林诺夫斯基情结C. 俄迪浦斯情结D. 米尔格拉姆情结12.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存在着两个自我概念,一个是self,另一个是:( C )A. IB. MeC. egoD. super-ego13.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特征行为和思想的身心系统的:( A )A.动力组织B.内在潜能C.情感侧面D.心理面貌14.Self是个体有关自己的:( B )A.客观经验B.主观经验C.具体思维D.抽象思维15.最早提出印象形成中的近因效应的是:( D )A.阿希B.戈夫曼C. 林语堂D.卢钦斯16.认知者在与熟人交往时,起较大作用的是:( A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 末尾效应D.晕轮效应17.刻板印象一经形成便具有较高的:( C )A.变化性B.反复性C. 稳定性D.联想性18.和基本归因错误有着十分密切联系的是:( A )A.“行动者-观察者效应”B.“前台-后台效应”C. “首因-近因效应”D.“主我-客我效应”19. 表明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发展的是:( A )A. 皮格马利翁效应B. 洛伦兹效应C. 托马斯效应D. 唐璜效应20. 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的:( A )A. 侵犯行为B. 劳动行为C. 消费行为D. 群体行为A.人品特征B.学习状态C.道德情感D.心理面貌21.个体生活情境层次是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的:( B )A.动力机制B.微观机制C.中观机制D.宏观机制22.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其产生只能通过:( A )A.社会互动B.个人冥想C.历史演化D.学术研究23. 儿童天生的“语言获得装置”简写成:( A )DB. HADC. CADD. FAD24. 弗洛依德认为,在人的人格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的是伊列克缀情结和:( C )A. 皮格马利翁情结B. 马林诺夫斯基情结C. 俄迪浦斯情结D. 米尔格拉姆情结25. 反向社会化又称:( B )A. 无社会化B. 逆向社会化C. 顺向社会化D. 标准社会化26.库利认为,自我或人格是社会的产物,其产生只能通过:( A )A.社会互动B.个人冥想C.历史演化D.学术研究27.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 A )A.两个阶段B.三个阶段C. 四个阶段D.七个阶段28.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老年期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 )A. 完满感B. 安全感C. 羞耻感D. 勤奋感DB. HADC. CADD. FAD29. 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学龄期的主要任务是克服:( B )A. 内疚感B. 自卑感C. 羞耻感D. 孤独感30.《心灵、自我与社会》一书的作者是:( B )A.费孝通B.米德C. 詹姆士D.库利31.“狼孩”虽经教育也难以象正常人那样说话,似乎说明:( A )D不存在B. HAD不存在C. CAD不存在D. FAD不存在32.坎特有关个体在组织中的态度和行为的理论建立在:( B )A.学习情境的三个结构特点的基础上B. 工作情境的三个结构特点的基础上C.本能情境的三个结构特点的基础上D. 生活情境的三个结构特点的基础上33.拉皮尔认为态度与行为间存在着很大的:( A )A.不一致性B.一致性C. 排斥性D.重叠性34.费希伯恩和阿泽恩就态度与行为关系,提出了:( C )A.“行动意图模式”B.“态度意图模式”C. “态度行为模式”D.“主观期待模式”35.瑟斯顿量表也称:( C )A.等量法B.差量法C. 等距法D.差距法36.进行著名的“单面和双面传播”实验的是:( C )A. 拉皮尔B. 瑟斯顿C. 霍夫兰德D. 李凯尔特37.用来消除偏见和歧视的一种方法是在认知上将外群成员:( C )A.社会化B. 敌对化C. 个体化D. 理想化38.从手段来看,非正式沟通多采用:( C )A.文字的方式B. 表情的方式C. 口头的方式D. 暗号的方式39. 提出“近体学”概念的是:( C )A.伯德惠斯戴尔B. 阿希C. 霍尔D. 乔姆斯基40. 模仿可以分为自发的模仿和:( C )A.先天的模仿B. 习得的模仿C. 自觉的模仿D. 被动的模仿41、莫里诺发明了表示群体内成员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示意图,取名叫:( C )A.社区图B. 社会图C. 社网图D. 社量图42. 角色可以划分为先赋性角色和:( D )A.先天性角色B. 后发性角色C. 自发性角色D. 自致性角色43. 戈夫曼的“角色投入”相当于萨宾的:( D )A.“角色扮演”B. “角色功能”C. “角色意识”D. “角色参与”44. 根据角色表现的隐显状况,可以划为潜隐性角色和:( C )A.凸现性角色B. 明显性角色C. 活跃性角色D. 自致性角色45. 萨宾和艾伦觉得用来代替“角色扮演”一词的是:( A )A.“角色行使”B. “角色功能”C. “角色意识”D. “角色参与”46. 在萨宾看来,浏览商品的顾客是属于:( B )A. 0度参与B. 漫不经心参与C. 生物性参与D. 深度参与47. 过程角色论者提出,只有从动态、从角色扮演的全过程来分析角色才能建立合理的:( B )A. 行为理论B. 角色理论C. 动机理论D. 态度理论48. 时尚最为常见的初始形态是:( B )A. 时尚B. 时髦C. 时趣D. 时狂49. “棒框测验”表明,女性属于:( B )A. 场域独立型B. 场域依赖型C. 时间独立型D. 时间依赖型50、“棒框测验”表明,男性属于:( A )A. 场域独立型B. 场域依赖型C. 时间独立型D. 时间依赖型51. 奥尔波特发现并证实了他人在场对一个人完成任务具有:( B )A. 抑制作用B. 促进作用C. 比较作用D. 暗示作用52. 里弗斯发现,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民族可能会有不同的:( C )A. 性经验B. 听错觉经验C. 视错觉经验D. 越轨经验53. 伯里发现,游牧民族多属:( A )A. 场域独立型B. 场域依赖型C. 时间独立型D. 时间依赖型54 在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善行和德行是:( D )A. 慈爱B. 致富C. 个性D. 孝55.脸面的社会学研究告诉我们,脸重在守护,而面子重在:( A )A. 争取B. 维护C. 破坏D. 创造简答题1. 简述学校作为社会化机构的重要性答:作为社会化机构,学校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它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而这种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对儿童的社会行为的模塑在现代社会中是无以替代的;其次,学校的重要性还在于它有着独特、完整的机构,它是社会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