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研组工作汇报

教研组工作汇报

浅谈幼儿园教研组工作的点滴体会幼儿园教研组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平台,更是教师展示教
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的互动平台。

几年来的教研工作,使我的组织
水平在活动中得到提升,教师的教研水平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保教质
量持续提升,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那么,在教研工
作中的点滴体会我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领导重视
教研工作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直接针
对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确定的,组织好幼儿园的教研活
动对于提升全园保教质量和教师业务素质是十分有益的。

我园领导对
于教研组工作十分重视,每个领导包一个教研组,每次教研组活动都
参加,了解教研的展开情况,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解决教研活动遇
到的实际困难,如时间安排、经费等问题。

领导十分支持,幼儿园活
动尽量不占教研时间。

幼儿园制定的一整套制度,有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制度、教案
签阅制度、教师上课制度、材料上交等制度,这些制度很细化,作为
教研组长,我都是严格按照制度对大家的工作实行评价,量化。

认真
落实,层层管理,包组领导对我的工作量化,考核,我对组员也是这
样,每月考核一次,大家还要签字。

让制度督促大家把工作干的更认
真、更扎实。

三、认真展开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重视理论学习与观摩研讨,提升教研的力度。

幼儿园教育“质量就是生命”。

随着幼教改革的持续深入,教师
们都已掌握了一些准确的教育观点,但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却发现理
论与实践脱节。

教研组作为教师学习的阵地,提升保教水平的重要手
段之一,恰当的教研活动方法,能使研究更为深入、精确,我们以教
研小组为活动载体,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班级管
理》、《学前教育》等文章理论,明确目标。

通过听、看专家报告、
姐妹园的介绍,逐渐转变观点,树立准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服务观,
新观点的理解,我们把它转化为教育行为,并加以分析、提炼、概括,
体现以儿童发展为本,体现教育发展的新理念,逐渐构建出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1、听与看相结合。

例如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

我们把幼儿游戏活动的展开作为一次教研活动。

为使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好游戏活动,我们首先是针对难点和共性问题,让老师学习相关如何组织好游戏活动的理论,进而让老师们互相当“剖析者”互相观摩。

在看的过程中,让老师们结合理论评析,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原先被动的理论学习变为主动吸纳理解。

在一次观摩活动后,我们围绕着“角色游戏中教师的适宜性指导有哪些”展开讨论。

先是各自分散去找相关资料,然后再集中一起,由教研组长主持会议,大家互相将找来的理论彼此分享、学习、交流、讨论,再由各班自已确定观摩时间,轮流展示。

活动结束就“角色游戏中教师的适宜性指导有哪些”这块相互点评。

这样一来,大家在观察指导角色游戏这方面就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升了。

2、听与行相结合。

教研的过程实际上是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也是实践上升到理论的过程。

所以,这就需要深入实践。

每次在学习理论之后,我们总是积极的展开实践。

有一次在聆听了专家老师关于《幼儿园主题环境创设的几个原则》的讲座后,我们教研组也积极把专家老师的经验使用到教育实践过程中。

原来幼儿园班级的主题环境创设以墙面布置为主,几乎都是孩子的一些美术手工作品。

而现在各班也越来越重视区角活动的内容与主题相结合了。

通过我们教研组内各班互相观摩、学习,还有与其他年龄段教研组的观摩、交流,老师们对于环境创设有了新的理解,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积累了创设环境的一些经验与策略,这方面的水平也提升了。

3、思与改相结合。

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要促动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以使其能更好地使用教育方法、方式提升教育质量。

所以学会反思是至关重要的。

在每次教研活动后,我们提倡教师们能结合实际适时的实行反思教学,并能将自己的反思形成书面材料,在教研活动上交流。

如:在师德培训后,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新纲要、新课程的培训后,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把自己的看法写成书面材料,然后集中交流、讨论等。

针对新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不足,我们尤为重视培养其反思水平。

每次新教师开完课,都让其对自己的活动实行反思,然后由其指导老师先针对她的反思实行补充,再由其他老师说说自己的看法。

我们要求新教师每周对其一个教学活动实行反思,以提升新教师的反思水平。

同时,鼓励支持教师们把反思中好的做法、想法、先进的理念罗列出来,写成论文或案例。

通过这样的反思活动,使教师能总结长处,发现不足,有助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三)教研组内实行实用性强的说课、评课。

说课、评课是教研中常用的形式。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评价的过程是教师使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所以,我们在评课中非常注重教师自己的“想法”,在评课之前先给上课教师自评的时间,向大家介绍本班幼儿情况、活动设计意图、教学方法的选择原由等,然后针对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思自己的不足。

有了对上课老师想法的了解,我们发现了有很多教师身上都有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即时地在大家面前给与表扬肯定,然后再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对其不足实行集体分析。

四注重实践与反思,完善资料的收集工作
教师实行“反思----实践”是为了促动教师对其行为的理解,使教育活动更趋于专业化,更好的促动幼儿发展。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获得提升和成长,这也是我们在学习新课程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反思---实践----实践的改进----进步的反思就是这个持续循环、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中,从中教师获得了成长,教育实践得以改进。

随着资料积累的日趋重要,我们理解到各项资料的积累足以使我们看到自己曾走过的路,所以,在教研组建设中我们也十分重视各类资料的积累工作,首先要做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的记录工作,详实地记录下整个教研活动中争辨、研讨的过程,同时我们在研究中认真做好研讨记录,在教研组常规工作中做好平行班活动记录,使资料整理日趋完善。

、五、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教师业务技能
1、教研组基本功活动
每月都有教研组基本功活动,目的是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根据本组教师的情况制定,展开业务练兵活动。

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对待,实行比赛,大家打分评比。

例如三月份我们实行了绘画练习,以简笔画为主,并且每位教师上交一副作品。

十月份是实行讲儿童故事,要求脱稿,用普通话讲,口齿清楚、感情丰富、要加肢体语言。

五月份是读书心得,展开“读好书、好读书”活动,鼓励教师能走进名著,让教师在阅读思考中感悟名家的理念,从而升华自己的思想。

六月份是练习折纸,每位老师非常认真练习折纸,提升业务素质。

2、师徒结对活动
我们还实行了组内师徒带教班的示范课和展示课。

如:我组有两个班级的搭班教师是师徒关系,这两位“师”分别是县教学能手和园级骨干,两位“徒”是只有一年教龄的年青教师,通过他们的示范课和展示课,使大家看到了“师”的骨干引领作用和“徒”的积极进取精神,有效地促动了教师的快速成长
3、才艺展示
每月各组推选一名教师参加才艺展示,模仿电视中的《星光大道》,实行淘汰制,大家都积极准备,展示自己。

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技能。

总来说之,一个积极向上,充满集体温暖的教研组是协助我成长的基地,了解每位教师的不同潜力,善于诱发教师积极性是做好教研组工作的保障,在现有水平上我们将继续攀登,持续提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