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门、纲、目、科、属、种无脊椎动物(9门) 原生动物(单细胞)动物界 后生动物(多细胞):8门 脊索动物(1门)无脊椎动物一、原生动物门eg.眼虫、变形虫、疟原虫、草履虫等。
动物界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
1、主要特征 运动:鞭毛、纤毛、伪足 (1)具有各种功能的细胞器/类器官 消化:胞口、胞咽、食物泡 (2)身体微小,形态多样 防卫:刺丝泡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有叶绿体,有光合作用eg.眼虫(黑暗中渗透营养)(3) 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有摄食胞器渗透营养(腐生营养):体表的渗透作用 (4)呼吸:体表 (5) 排泄:体表(主)+2个伸缩泡(主要调节渗透压) 排遗:胞肛淡水原生动物广泛存在着伸缩泡,海产和寄生原生动物一般无伸缩泡。
二分裂:横二分裂+纵二分裂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6) 复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有性生殖 接合生殖:互换小核物质配子生殖:同配生殖+异配生殖 (7)休眠体:包囊 大核:营养+小核:生殖2、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运动:纤毛(沿纵轴旋转前进,也可向后倒退) 生殖 无性:横二分裂(环境良好)3、分类 有性:接合生殖(环境恶劣) 鞭毛纲(鞭毛) 植鞭亚纲:眼虫、夜光虫(赤潮)动鞭亚纲:利什曼原虫、锥虫、披发虫(与白蚁共生) 肉足纲(伪足) 根足亚纲:伪足叶状、指状 eg.变形虫、有孔虫 辐足亚纲:伪足针状 eg.太阳虫、放射虫 孢子纲:全部寄生 eg.疟原虫、球虫纤毛纲(纤毛):eg.草履虫、喇叭虫、钟虫、小瓜虫、车轮虫(寄生)等。
(原生动物中最高级的类群)二、多孔动物门(体柔软而多孔,似海绵,海绵动物)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在演化史上是一个侧支——侧生动物 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 1、主要特征(1)体型:多数不对称,少数辐射对称,固着生活 (2)有细胞的分化,无明确的组织。
体壁:皮层+中胶层(变形细胞、骨针、生殖细胞)+胃层(领鞭毛细胞) (3)有特殊的水沟系:适应固着生活。
单沟系、双沟系、复沟系 (4(5)两囊幼虫 钙质海绵纲:白枝海绵(单)、毛壶(双) (单、双沟系) 2、分类(按骨针、水沟系) 六放海绵纲:拂子介、偕老同穴 (复沟系)寻常海绵纲: (复沟系)营养方式生殖方式三、腔肠动物门(有消化循环腔):真后生动物的开始。
1、主要特征(1)体型:(多)辐射对称+(少)两辐射对称(eg.海葵) (2)真正的两胚层动物(内、外胚层)(3)消化循环腔(非体腔):消化+循环。
胞内及胞外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酶) (4)有口无肛门: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5)呼吸+排泄:体表 (6)特有刺细胞(7)有原始的组织分化 eg.皮肌细胞(组成水螅体壁的主要细胞)(8)扩散(网状)神经:无神经中枢,对刺激的传导不定向,慢但持久(最简单、原始) (9)生殖:无性——出芽、纵裂;有性——精卵结合 (10)有水螅型+水母型 有的有世代交替:水螅型 水母型(11)浮浪幼虫四、扁形动物门(身体扁平) 1、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 (2)三胚层:出现了中胚层 (3)运动:皮肌囊发达 (4)消化:有口无肛,不完全的消化管,胞外消化为主(5)排泄:体表(主)+原肾管(主要调节渗透压、兼排泄) (6)梯状神经系统 摆脱了水的约束,可由水生→陆生 (7)生殖:多为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有交配和体内受精。
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生殖导管 (8)幼虫:牟勒氏幼虫 出芽生殖有性生殖五、原腔动物门(有原体腔):线形动物门1、主要特征①体呈长圆筒形(线形),体表有角质膜(周期性脱落——蜕皮)。
②有原体腔(初生体腔/假体腔),来源于囊胚腔③消化:有口有肛门(完全的消化管)④排泄:原肾管,无焰细胞⑤生殖:雌雄异体,且异形;⑥呼吸:自由生活——体表;寄生虫——乏氧途径⑦循环:假体腔液有类似循环的功能2、分类(1)线虫动物门——蛔虫(人体最常见的一种寄生线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①体表有角质膜,抵抗寄主消化酶的侵蚀②消化管结构简单,为单一直管③生殖器官发达其他:蛲虫(逆行感染)、钩虫、丝虫、旋毛虫(2)轮虫动物门(头部有一具纤毛的轮盘)特征:①体表有兜甲②生活史:孤雌生殖(春夏)+两性生殖(秋初)六、环节动物门(身体分节):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
1、主要特征①身体分节:真分节,多为同律分节,少数异律分节(多毛纲隐居目)②发达的次生体腔(真体腔),来源于中胚层③运动:疣足、刚毛④循环:闭管式⑤排泄:后肾管⑥链状神经系统⑦生殖: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⑧幼虫:担轮幼虫2、代表动物——环毛蚓(1)对土壤穴居生活的适应:①体呈长圆筒形②头部及感官退化,前端有口前叶——摄食、掘土、感觉③有刚毛④眼点退化,体后端有感光细胞⑤有生殖环带,可形成卵茧⑥有背孔,分泌体腔液;体表有黏液腺,分泌黏液⑦环肌和纵肌交替舒缩,向前蠕动⑧消化系统发达,有砂囊、盲肠、钙腺(分泌钙质,维持酸碱平衡)、盲道(2)异体受精: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精液从各自的雄孔注入对方的受精囊内。
3、分类七、软体动物门(身体柔软):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①身体柔软,不分节②有头、足(肌肉质)、内脏团(新陈代谢)③有外套膜→贝壳(1-2片,成分为碳酸钙)④呼吸:鳃、“肺”⑤混合体腔,但次生体腔极度退化⑥开放式循环(头足类为闭管式)⑦神经系统⑧生殖:多雌雄异体,少雌雄同体(但异体受精)⑨幼虫:担轮幼虫、面盘幼虫、钩介幼虫2、代表动物——无齿蚌(俗称河蚌)(1)身体柔软,有沉重贝壳,活动迟缓。
外套膜和鳃提供了形成水流的通道,水流解决了其消极式生活中的取食、呼吸、生殖困难。
(2)头部不明显,神经系统和感官退化(3)以斧足运动,以闭壳肌开合贝壳(4)消化系统发达,肠道很长,有晶杆囊(搅拌混合食物)(5)有钩介幼虫,寄生于鱼体,扩大生活范围3、分类与积极性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1)体呈梭形,减小水的阻力(2)有高度发达的眼,可与脊椎动物相媲美。
有假角膜,保护眼不受海水冲击(3)头部有10条腕,第四对腕特别长,称触腕(感觉、定方向、捕食、格斗);雄性的第4腕特化为生殖用腕,可递送精荚,称茎化腕。
有吸盘(4)有肉质外套膜,有特殊闭锁器与漏斗装置,借水的反作用力运动(5)有鳍,可平衡身体,控制升降,为游泳的辅助器官(6)无贝壳,有内壳,俗称“海螵蛸”。
内壳结构疏松、质轻,空隙处充以气体,使体轻盈,便于快速游泳(7)皮肤中有许多色素细胞,可改变体色,隐蔽自身(8)有墨囊,内有墨腺,可分泌墨汁,有烟幕作用,掩护自身(9)消化系统发达,有胃盲囊及各种消化腺(唾液腺、肝脏、胰腺),有2个鹦嘴颚,可撕碎食物(10)循环系统发达,闭管式,有能搏动的鳃心八、节肢动物(附肢分节):动物界最大的一门。
1、主要特征(1)身体分部,异律分节(2)体被外骨骼,可防止水分蒸发,适应陆生环境。
有蜕皮现象(3)肌肉成束,不形成皮肌囊,有横纹肌(4)混合体腔,开放式循环(避免附肢折断而大量出血)(5)呼吸:水生——鳃、书鳃;陆生——气管、书肺(6)链状神经2、分类3、昆虫纲代表动物——棉蝗(1)翅上的气管膨大成气囊,增加浮力,利于飞翔(2)胚胎发育中形成羊膜腔,内有羊水,以适应陆生4、昆虫分类依据(1)触角(触觉和嗅觉器官):丝状、刚毛状、念珠状……(2)眼(有的退化)+重叠像眼(夜出活动)(3)口器:咀嚼式(蝗虫)、刺吸式(蚊、蝉)、嚼吸式(蜜蜂)、舐吸式(蝇)、虹吸式(蝶、蛾)(4)翅(2对):膜翅(蜂、蜻蜓)、鞘翅(天牛)、鳞翅(蝶蛾)、双翅(蝇、蚊,后翅退化成一对平衡棒)等(5)足(3对):跳跃足(蝗虫、跳蚤)、捕捉足(螳螂)、开掘足(蝼蛄)、携粉足(蜜蜂)、攀援足(头虱)、抱握足(交配时抱握雌虫)5、昆虫的生物学特征(1)生殖方式: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幼体生殖(2)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第一龄幼虫、第二龄幼虫等)(3)变态:无变态+不完全变态(三个虫态)+完全变态(四个虫态)幼虫:菜粉蝶—菜青虫;金龟子—蛴螬;蝇—蛆;蚊—孑孓(4)休眠:夏眠(夏蛰)+冬眠滞育: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受激素控制(5)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以多型现象为基础,各型间在形态和生理上都不相同,各负其责,不可替代。
Eg.蜜蜂(蜂王、雄蜂、工蜂)、蚂蚁、白蚁等(6)趋性:趋热性(人体虱)、趋光性(蛾类)、背光性(蚊、蜚蠊)、趋化性(菜粉蝶)(7)保护色(蚱蜢)+警戒色(毛虫)+拟态(枯叶蝶)九、棘皮动物(内骨骼常形成棘刺、棘钳,突出于体表)1、主要特征(1)体型:五辐射对称,幼体为两侧对称——次生性辐射对称(2)有内骨骼,来源于中胚层(3)为后口动物(胚胎发育中原肠期的胚孔形成肛门,在对侧形成口)(4)辐射卵裂,以肠体腔法形成发达的次生体腔(5)有特殊的水管系统(6)多为雌雄异体其他:一、寄生1、寄生蠕虫:吸虫、绦虫、线虫。
2、对寄生生活的适应:①皮肤无色,体表无纤毛,无运动器官;虫体变得细长;神经系统不发达,感官退化或消失;②消化系统退化或消失,由体表吸收营养;③体表有角质层,抵抗寄主消化酶的侵蚀;体表有吸盘、钩、齿等附着器官,以固着于寄主;④厌氧呼吸⑤生殖器官高度发达,繁殖能力强;很多要经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寄主。
3、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①共栖:eg.俪虾和偕老同穴、寄居蟹和海葵②共生:eg.白蚁和披发虫③寄生:体内或体表4、寄生现象的起源:共栖→外寄生→内寄生5、更换寄主的生物学意义(1)与寄主的进化有关:系统发展中出现较早的类群成为中间寄主,较后出现的脊椎动物成为终末寄主;(2)对寄生生活的一种适应:可以减轻对某个寄主的危害程度,减少寄主的死亡。
6、中间寄主和终末寄主血液传染病:由寄生于人体血液和淋巴中的病原体所引起,以吸血昆虫为传播媒介的传染病。
Eg.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疟疾、丝虫病、黑热病等二、胚层分化中胚层:肌肉、结缔组织、骨骼、生殖系统及排泄器官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