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力评价学习资料
最新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力评价学习资料
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要求: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和确 定、确定土地用途的要求。
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
15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土地评价结果汇报
价土 报地 告评
土
土土
地
地地
评
评评
价
价价
的
和的 的
目
方过 结
的
法程 论
土 价地 图评
比 例 尺
图 面 设 计
制 图 综 合
按评价对象 分为农用当前适宜性评价与潜在适宜性评价。当前土地适宜性评价是指不经大 型的改良而处于目前状况下的土地适宜性潜在适宜性评价是指经过大型改 良之后在将来某个时候的土地适宜性。
5
五、土地评价的基本原理
综 合 多性 样原 性理 原 理
土地资源评价概述-土地潜 力评价
一、土地资源评价的概念
❖ 土地资源评价又可称土地评价:是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 类型划分完成以后,在对土地各构成因素及综合体特征 认识的基础上,以土地合理利用为目标,根据特定的目 的或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来对土地的属性进行质量鉴定 和数量统计,从而阐明土地的适宜性程度、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和对环境有利或不利的后果,确定土地价值的 过程。
土地评价必须落到一定的地块或实体上,基 本的地块或实体单位即土地评价单元。或土地评 价单元是具有专门特征的土地单位度用于制图的 区域,它是土地评价的基本单位。根据国内外的 实践来看,土地评价单元的选择大致有以下五种 方式:
8
①以土地类型(或土地资源)单元为评价单元,
评
以土壤—地貌—植被—利用现状的相对一致性 作为划分依据;
指在土地评价工作中评定土地质量的等级序列系统。代表性评 价系统有:
①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 单元三级序列;
②FAO“土地适宜性分类”评价系统:适宜性纲、适宜性级、适 宜性亚级、适宜性单元四级序列;
③前苏联的评价系统:土地类、土地级、土地亚级、土地种四 级序列;
④澳大利亚土地潜力系统:限制性等级、适宜性类别二级序列; ⑤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潜力区、土地适宜类、土地 质量等、土地限制型、土地资源单位五级序列。
系 统 分 析 原 理
相 对 性 原 理
限
可 比 性 原
制 性 原 理
理
6
土地评价的原则
(一)生产性原则 (二)综合性原则 (三)主导因素原则 (五)比较性原则 (六)相对稳定原则
土地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土地类别在可继获得的利益和所需的投入之间 进行比较。
7
评价层次: 分全国、省、县、乡四个层次。
评价单元
2
二、土地评价的作用与任务
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交易 土地税收 土地补偿 土地分等定级与估价 土地管理 估计土地利用 评判经营好坏
服 务
3
三
、 评价目的的不同
土
地
评
价
的
分 类
评价成果
土地自然适宜性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经济评价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4
四、土地评价的分类
根据土地评价目的 分多目的(综合)和土地评价的分类根据土地评价目的多目的(综合)单 目的(单项)评价,如1:100万土地资源图是评价土地对农、林、牧业的 适宜性和适宜程度,属综合评价;以种植业为对象的土地评价是单项评价。
价
②以土壤分类单位(我国采用土类、土属、土
单
种,英国、美国采用土系),划分的依据是土 壤分类体系。
元
③以土地利用类型单元为评价单元,划分
的
依据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选
④以生产地段或地块(我国的承包地、国
择
外的大型农场或大农场的作业地块)作为 评价单元;
⑤以行政区划单位(如乡、村)为评价单元。
9
❖ 土地评价系统
10
土地评价的方法
评 价 方 法
是指通过试验了解土地质
量对某种用途的影响大小
直接法
从而确定其适宜性及适宜 程度
间接法
是对影响土地生产力的各 种性质(这些性质对土地 用途起着明显的作用)作 出诊断,由此推论土地的 质量。
11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主要内容包括:立项、确定目标、工作人员及相应的物质条件的配备基 础数据的收集与工作计划的制定等。
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计模型,机理模型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对土地固 有的潜在生产力的评价,即评价土地 所具有的生物或经济潜在产量。
评价方法:经验法,调查法,统 计模型,机理模型
水
迈阿密模型
热
桑斯维特模型
以
气
格思纳模型
候
为 主
光合生产潜 力模型
黄秉维模型
农业生产潜 力模型
温度、降雨 Y= 3000 ·(1- e -0.000664R) 蒸散量 生长期 总辐射 太阳辐射
13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土地资源评价的准备阶段 ❖ 制定土地评价的工作计划
包括确定待评价土地的范围和边界、 选择可以考虑的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土地 评价的类型、确定调查的范围、深度和比 例尺、划分工作阶段。
14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 土地评价的中间过程
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选择和确定、土地用途 的要求、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 评价因子的选择与评价结果的计算。
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水
迈阿密模型
热
桑斯维特模型
以
气
格思纳模型
候
为 主
光合生产潜 力模型
黄秉维模型
农业生产潜 力模型
温度、降雨 Y= 3000 ·(1- e -0.000664R) 蒸散量
(1)土地评价立项与初步商讨
内容:①评价目标;②评价所依据的数据和论据;③评价地区范围与界 线;④可能考虑的土地利用种类;⑤评价方法; ⑥评价要求进行的调查深度和比例尺;⑦对评价最终成果的要求;⑧评 价过程中工作阶段的划分
(2)评价目标的确定
12
土地资源评价程序
(3)数据和资料的调查、收集
包括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用于评价 的数据和资料(如气候土壤、地形地貌、 生物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地理区位、投 入、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
16
第二节 土地潜力评价
土地生产 潜力评价
土地利用 潜力评价
一、 以气候要素为主的潜力评价 二、 以土壤为主的潜力评价 三、 土地潜力综合评价 四、 土地潜力评价的步骤
何谓土地潜力?
土地潜力(Land capability):又称土地利用能 力,是指土地在用于农、林、牧业生产或其他 利用方面的潜在能力,它是土地自然要素相互 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潜在生产能力。 土地潜力评价就是对这种潜在能力的等级划分 或数量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