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整理】第十三章 练习与答案精品资料

【2018年整理】第十三章 练习与答案精品资料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谋求世界经济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加大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B、推动南北对话,加强南南合作C、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D、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自力更生(答案C)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核心和主要原则是A、互不侵犯B、平等互利和平共处C、互不干涉内政D、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答案D)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国是A、中国、印度、缅甸B、中国、印度、越南C、中国、朝鲜、越南D、中国、印尼、巴基斯坦(答案A)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答案B)5、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是A、实行有效裁军和军控B、发挥联合国的维和作用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加强国际干预(答案C)6、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的立足点是A、联合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进行对抗B、以共同经历、共同任务做完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反抗对抗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答案D)7、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是在()。

A、20世纪4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50年代(答案C)8、最早确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的党的代表大会是A、中共十五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三大D、中共十二大(答案D)9、首先提出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一系列主张是()。

A、周恩来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答案C)10、中共十六大提出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其核心是()。

A、互信、互利、平等、协作B、平等、协商、团结、合作C、平等、合作、繁荣、发展D、互利、互信、合作双赢(答案A)11、2005年,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新目标是()。

A、公平正义的世界B、公正合理的世界C、和谐世界D、和平发展的世界(答案C)二、多选题1、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A、和平是东西问题B、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C、和平是发展的前提D、发展是和平的保障(答案BCD)2、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主要表现有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C、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D、国际金融贸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答案ABCD)3、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之所以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因为A、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B、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命运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利益所在D、在战后的长期国际斗争中,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历来相互支持E、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选择了共同的发展道路(答案ABCD)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D、推动共同发展,促进人类进步E、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答案ABCD)5、中国关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的主张包括A、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作为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参与国际事务B、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进行开发,实行有效控制C、各国有权根据各自国情,独立自主地选择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D、国与国之间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平等对待,友好相处,不干涉别国内政E、国家之间的分歧和争端应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答案ABCDE)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走上了一条鱼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这是因为:A. 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C.中国人民在对外交流中始终强调亲仁善邻,和而不同。

D.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7、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和平B、发展C、不结盟D、合作(答案ABD)8、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A、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C、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答案ABCD)9、世界格局多极化是A、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B、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C、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D、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答案ABC)10、走和平发展道路,就是要把A、中国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B、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C、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D、中国的社会制度与世界发展的格局结合起来(答案ABC)三、辨析题1、中国要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标准来正确处理好国家之间的关系。

中国处理国家间的关系,是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来划线的,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中国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各国友好合作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彼此之间有着更亲密的关系和更广泛的合作。

但是,各社会主义国家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在历史文化传统、民族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有着各种特殊的利益。

因此,社会主义国家之间也应当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四、简答题1、两个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1946年8月,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指出,在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

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和改组,毛泽东进一步指出:“我们现在提出这么一个看法,就是有两个中间地带: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

”根据这样的判断,在当时的国际关系格局下,中国不仅对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继续采取积极的态度,而且对建立和改善同西方国家的关系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

1974年,毛泽东又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

他对来访的赞比亚总统卡翁达说:“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咱们是第三世界。

”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

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毛泽东关于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关于中国站在第三世界一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国家共同反霸,并且同美国、日本建立正常外交关系的决策,对于我们团结世界人民反对霸权主义,改变世界政治力量对比,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威望,起了重要的作用。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判断的基本点有哪些?1985年,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

同时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4、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涵有哪些?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2)就是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3)就是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4)就是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决定国家关系的亲疏,而是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5)就是坚持不同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搞军事集团,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永远不谋求霸权。

五、论述题1、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1)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3)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4)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5)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2、我国建立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应采取哪些对策?第一,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第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002—2006年本章考研试题集粹】一、分析题1、(02考研文科37题)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它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

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条约集》第一集材料2《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七条:“缔约双方将根据现行的协定采取措施,加强边境地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减军事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