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威海职业学院单独招生专业计划表2018年威海职业学院单独招生专业计划表威海职业学院单独招生专业计划表系别专业山东省内单独招生合计普通类艺术类对口文史理工文理信息工程系软件技术1015信息技术2550图形图像制作510信息技术1025动漫设计与制作31信息技术1014应用电子技术5电工电子510物联网应用技术5信息技术510新能源电子技术55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机械813机电一体化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5机械1025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15机电一体化173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47机电一体化3艺术设计系服装工艺技术44服装1624电脑艺术设计223信息技术310音乐表演3学前教育710广告设计与制作3信息技术1316经济管理系会计与统计核算财经1010市场营销商贸1010国际经济与贸易66财经2032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66财经3042金融管理与实务65财经1526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技术6土建1016建筑电气工程技术610土建1026建筑装饰工程技术3土建58应用外语系商务英语商贸33应用韩语财经44商务日语旅游服务33商务英语(软件外包)151530商务日语(软件外包)2040财经570商贸5旅游与酒店管理系餐饮管理与服务325烹饪工艺与营养42烹饪612文秘3文秘服务25旅游管理53旅游服务1018航空服务73旅游服务1020酒店管理42旅游服务511生物与化学工程系生化制药技术30化工1040生物技术及应用51015食品加工技术51823船舶工程系船舶工程技术310机械518船机制造与维修35机械311焊接技术及自动化25机械512轮机工程技术5机械27船舶电气工程技术25机电一体化512工业技术系模具设计与制造48机械1527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2323汽车电子技术电工电子55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55合计133276903828002018威海中考:市直普高计划招生3840人-中考1月25日,市教育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就2018年全市及城区中考政策变化进行了解读。
2018年市直普通高中计划招生3840人,其中威海一中新校区不超过700人,威海一中820人,威海二中920人,威海三中400人,威海四中500人,威海艺术学校普通高中艺术班120人,威海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威海大光华国际学校为自主招生,指导性招生计划分别为100人、280人。
较往年,2018年全市中考政策略有调整,2018年中考成绩公布时间为当年6月25日,明确了残疾考生考试政策,2018年增加“残疾考生考试办法参照相关文件执行,尽力为残疾考生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据了解,2018年市直中考政策调整较多,主要体现在招生计划、部分招生区域、普通生录取政策、特长生录取政策、志愿填报、录取批次顺序等六个方面变化。
考试科目成绩仍采用“分数+等级”方式呈现,特殊考生加分沿用去年政策“2018年继续沿用往年的重要政策。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考考试科目成绩呈现方式仍采用分数+等级,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采取分数表达、分数呈现,总分为560分;思想品德、历史、生物学、地理、信息技术、实验技能成绩采取分数表达、等级呈现。
普通高中录取要求仍按照“一依据,两必备”进行,“一依据”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6个科目考试成绩总分作为普通高中录取的基本依据。
“两必备”是:一是考试科目中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生物学、信息技术、理化生实验技能6个科目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基础性发展目标评价总等级均达到C等,且至少有3项需达到B等,达到B等的科目中至少含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生物学中的一科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必备条件。
二是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5个考查科目成绩均达到C等也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必备条件。
此外,特殊考生加分也继续沿用去年政策。
威海一中新校区招生范围为威海中心城区无中心城区户口且无中心城区房屋产权证的考生可报考威海一中新校区威海一中新校区招生范围为威海中心城区(含环翠区、高技区、经技区、临港区),按考生志愿招生;其他市直高中招生区域不变。
无中心城区户口且无中心城区房屋产权证的考生,2018年可通过填报志愿报考威海一中新校区,若未被录取则根据其初中学校驻地确定为威海三中或威海四中招生区域。
户主非考生本人、考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考生,可通过填报志愿报考威海一中新校区,若未被录取则根据其挂靠户口所在地确定为威海三中或威海四中招生区域。
以往审核材料都是按照上年度12月底取得的相关材料为准,今年考虑到上述政策的调整,延后审核材料时间,以2018年3月1日前取得的相关材料为准。
取消以往“桥头镇、温泉镇、泊于镇及草庙子镇、汪疃镇、苘山镇初中学业考试成绩进入城区前600名的学生,录取到威海二中”的政策,2018年均可通过填报志愿报考一中新校区。
总结:话题作文与学期梳理课程特色:以写作问题为纲,以解决中高考语文写作问题和讲授踩分词为主,每节课仍会讲解2—3篇阅读题,作为对应练习和提高。
学习时,要求学生熟记理解每一讲的”地图内容”,以便考试时融会运用。
适合学员想扎实写作基础,稳固提高作文水平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必考文学常识一本通》第十五章:学期课程融汇与升华课程特色:以解决阅读问题为纲,融会踩分词和阅读答题要求,进行专题训练,侧重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结合《中学语文知识地图踩分词》进行阅读答题运用,二是答题结构与题型,每节课中以阅读概括能力、理解表述能力、判定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题为引导进行学习。
适合学员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想稳固提高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语文知识地图—中学文言文必考140字》课程特色:全面地检测与分析学生考试丢分的问题,让学生清楚自己问题在哪,并且怎样改,通过思维训练,加以解决,重点教会学生如何凭借一张知识地图,去解决所有的语文阅读写作问题。
适合学员想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成绩稳步提高的初中生赠送《学生优秀作品及点评指导(2.0版)》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适合学员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八章:以小见大与虚实相应课程特色:对考场三大作文类型悉数讲解,针对考场作文,黄保余老师现场充精彩点评得失。
作文写作水平寻求短期突破的初中生赠送《中学考场作文训练营》(图书)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二节:说明文专题课程特色:针对小学阶段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三种阅读考试能力进行讲解。
该课程两个重心:一是各类题型答题方法和技巧的分析,特别是易错点的点评;另一个方面是对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的训练。
阅读能力迅速提升的5—7级学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小学版)第八讲:文章中材料的搭配。
课程特色:孩子的作文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语言不生动、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90%以上的各类作文问题,其实都是以上三大现状的延伸,作文训练营紧紧地抓住了这三大问题,进行专题突破式提高。
写作不知如何下手而又急需快速突破的3—6级学生赠送《原创作文·专题突破》第八讲:文章中材料的搭配。
课程特色:孩子的作文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语言不生动、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90%以上的各类作文问题,其实都是以上三大现状的延伸,作文训练营紧紧地抓住了这三大问题,进行专题突破式提高。
写作不知如何下手而又急需快速突破的3—6级学生赠送《原创作文·专题突破》课程特色:本班是黄老师整个课程的精华。
阅读上,将踩分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列举的各类题型堪称经典;写作上,除了正常讲授作文外,还将当节课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现场点评;同时针对文言文和文学常识考点,也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适合学员写作基础一般,阅读答题技巧欠缺,急需提高语文成绩直击中考的初中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初中卷)课程特色:本班是黄老师整个课程的精华。
阅读上,将踩分点进行了系统梳理,列举的各类题型堪称经典;写作上,除了正常讲授作文外,还将当节课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现场点评;同时针对文言文和文学常识考点,也进行了精彩的讲解。
适合学员写作基础一般,阅读答题技巧欠缺,急需提高语文成绩直击中考的初中生赠送《语文阅读得高分策略与技巧》(初中卷)第二讲:秦汉必考文学常识梳理第三讲:魏晋南北朝必考文学常识梳理第四讲:宋代文学常识梳理(上)第五讲:宋代文学常识梳理(下)第六讲:明清文学常识梳理课程特色:帮助同学了解每位作者的其人其文;使原本空洞的文学常识,变得鲜活起来。
本课程将逐篇梳理重点作家作品,每节课都安排诗歌讲解分析。
适合学员希望全面掌握文学常识的中学生赠送课程目标:·小升初一的平稳过渡:提前学习初一知识,实现学习观念的转变,初一领先·掌握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多思考、多总结、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适合人群适合人群:·初一年级同步学生·学习人教版的学生·程度较好,希望进一步提升、冲刺满分的学生·中上等水平学生,冲刺竞赛的学生课程目标:·小升初一的平稳过渡:提前学习初一知识,实现学习观念的转变,初一领先;·掌握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多思考、多总结、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
适合人群。
适合人群:·初一年级同步学生·学习北师版的学生·程度较好,希望进一步提升、冲刺满分的学生·希望能够2.5年学完中考相关知识,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考确保基础、中等题不失分的同时尽可能在难题多拿分的同学。
·提高学习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倡多思考、多总结、在开心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适合人群:·初一年级同步学生·预习过基础知识的学生·程度较好,希望进一步提升、冲刺满分的学生·适合中上等水平学生,冲刺竞赛的学生。
课程目标:·掌握正确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用最短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