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摘要】美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社会的全面进步,知识激增的信息时代必然要求一个杰出人才应具备综合全面的素质。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处处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美,我们应让学生从化学教学中享受美、从化学变化中体验美、从化学实验中感受美、从现代教学媒体欣赏美。
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就应潜心挖掘化学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并将它渗透于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培养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培养鉴赏能力
一、教学形象美
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化学教师形象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在上课和日常生活中做到衣冠整洁高雅,举止仪表落落大方,工作作风严肃认真,从精神面貌上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无穷活力,会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产生轻松、愉快的心理效应。
板书美是课堂教育的书面语言。
板书对创设审美情境有着直接的视觉效应。
科学、艺术地设计板书,就能营造出一片审美的园林。
一方图文并茂的板书应当是一幅精美教学的艺术缩影,具有丰富的美学蕴涵。
其中有书法美、图式美、结构美,还有化学知识本身通过板书体验出来的简洁美、奇异美和统一美。
教学板书是书面教学中运用的重要形式。
教学板书具有展示知识结构、突出教学重点、控制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等多种功能。
教学板书的审美化设计
就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科学性、引导性、启发性、示范性、直观性等原则。
2.灵活运用提纲式、问答式、结构式、图解式、表格式、网格式、绘图式等多种板书设计形式。
3.板书布局要合理,要重点突出,前后呼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富有美感,让学生赏心悦目。
二、教学语言美
教学语言的审美化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水平,使教学语言真正成为“一泓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
”教师的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创造教学美的重要媒介,也是通过美的境界不可缺少的桥梁。
因此,每一位教师应十分重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造语言美,以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听觉,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情感共鸣,使教学充满艺术的活力。
教学语言是最首要的直观可感因素,也是教学内在逻辑美最直接的外在反映。
教学语言的质量在极大程度上决定课堂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语言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专业用语表达上要准确、简明、生动、启思,注重科学美、简洁美、逻辑美、谐趣美的统一。
2.在课堂组织用语中,要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及其间的和谐统一。
3.在讲解和评价时,要适当采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做到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体态语言的审美化。
三、教学实验美
化学实验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
著名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经说过:“首先揭开自然界内部殿堂帷幕的将是化学实验。
”17世纪中
期发明的天平,18世纪初期拉瓦锡制造的化学容器特别是分解氧化汞的实验装置及荷兰人发明启普发生器等,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辉,堪称化学实验艺术品而流传至今。
课堂上实验装置的协调、稳定,操作的灵活、熟练、规范,动作的优美、利索,现象的奇特、有趣,常常使学生产生一种能够轻松自如地学到各种知识。
显然化学实验使化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得到统一,无疑是一种成功的美感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之母,也是化学美的大观园。
化学实验教育的美育,包括以下主要要方面:1.化学仪器美:许多化学仪器具有简洁优美的造型,明亮的色泽令人过目不望,如笔直的玻璃棒、梨型的容量瓶、圆底长颈的烧瓶、葫芦状的启普发生器,以及u形管、球形干燥管、蛇形冷凝管等玻璃制品……就像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爱不释手。
2.实验操作美:过滤器就好比一个奇妙的筛子,让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带活塞的分液漏斗和启普发生器仿佛是一位胸有成竹的指挥官,通过对导管活塞的开或关,随时控制着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3.实验现象美:实验中,最让人惊叹难忘的是实验现象美,如有惊无险的氢氧点燃爆炸、色彩缤纷的焰色反应、壮观奇丽的铝热剂反应、美丽优雅的氨气、氯化氢玫瑰色的喷泉等一系列实验现象如梦如幻,魅力无穷,常引得学生不由自主地伸长脖子,屏息观察和惊叹。
四、课堂教学评价美
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学评价的反馈。
审美教学的评价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以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标准,即注重学生
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来评价教学活动的效果。
在设计审美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要注意:1.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要具体,且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2.重视形成性评价,即学生发展过程的评价,并不断反馈、矫正教学行为,促进审美化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
3.注重正面积极肯定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把学习活动视为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活动,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审美化教学的设计包含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方面,它们是环环相扣的逻辑系统。
审美化教学涉及教材、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等多种因素,发掘教材中隐含的审美因素,营造和谐的师生情感交流氛围,创设审美化的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师的审美素养以及调动学生的审美兴趣,能有效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丰富课堂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