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纠风工作重点
今年,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各项工作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积极发挥好纠风室的组织协调职能,突出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2012年重点工作:
1、对2012年教育收费及义务教育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两免一补”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免学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两次专项检查。
认真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教辅资料散滥和强制征订的问题;坚决纠正公办普通高中违反择校生“三限”(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乱收费的行为;严格落实各项保障经费管理使用规定,严禁胡花乱支,辅张浪费。
特别对超标准收费、乱收费、甚至收费不入帐、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2、深化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工作,规范诊疗服务和收费行为。
规范县、乡两级医院诊疗服务和收费行为;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和医德医风考评机制;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保资金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特别对药品采购中的违法乱纪、医疗服务中开单提成、收取“红包”等问题进行严肃查处。
3、继续开展公路“三乱”治理工作,重点查处和纠正违规上路检查、执法不规范及乱罚款的行为,建立健全治理公路“三乱”快速反应机制,对公路“三乱”问题做到快查、快办、快反
馈,力争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督促县财政局严格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严格“三公经费”(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臵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预算管理。
制定出台厉行节约、防止铺张浪费方面的规章制度。
5、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供热企业、物业公司及出租车行业的监管,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
6、督促相关部门抓好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
督促县工信局会同县民政、物价、财政等部门认真清理涉及对中小企业的收费,重点是行政许可和强制性的中介服务收费,依据相关政策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降低过高收费标准,及时修订和公布新的收费目录,切实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权益保护,坚决纠正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
7、开展行政效能监察,重点解决工作效率不高、办事拖沓、推诿扯皮、作风不实等问题。
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公车私驾”、上班时间逛茶园、乡镇干部“走读”以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建立健全行政问责相关规章制度。
8、继续抓好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清理纠正、重点检查、建章立制等各个阶段工作,提高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9、确定重点部门和单位,继续开展2012年度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着力促进政风行风明显好转,为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软环境。
10、继续清理和规范各类庆典、论坛、研讨会、展会等活动。
二、纠风专项治理工作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外控机制作用力不强劲,未能充分调动参与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
一是目标责任管理不完善。
每年,根据职责分工,分解、下达到各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大多比较笼统,、量化指标不够具体,显得较“软”,缺乏刚性约束效应,同时也不利于各部门将目标任务和责任进行再分解,影响了专项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二是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未配套。
目标任务上的不具体、工作要求上的不明确,导致专项治理工作难以找到衡量标尺,对各部门、各单位每年完成目标任务的绩效情况开展考核、作出评价。
目前,考核机制一直缺位。
其直接后果是,各部门、各单位工作做得好坏难以认定,奖惩机制也无法启动,推动工作缺少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激励鞭策手段。
上述两方面的问题,弱化了纠风专项治理外控机制的作用力,导致不少部门、单位在专项治理中对于做多少事、做到什么程度,处于一种多依赖内控机制自觉而为的状态。
而在当前,专项治理打的又多是攻坚战,常常碰到不少体制机制制度性的障碍,且触及到治理主体的自身利益,因此单凭内控机制的作用,难以充分调动参与部门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少部门在工作中往往是推一下动一下,影响了专项治理的进程和成效。
2、协调联动机制不健全,未能充分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合力。
纠风专项治理涉及面广,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协作,系统推进,为此,各级都成立了由参与部门参加的专项治理联席会议,负责统筹协调、组织指导等工作。
但从实际情况看,各联席会议的职
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尽人意,开展工作未能做到制度化、正常化、经常化,有的没有健全、落实例会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集体决策制度等,有的一年才开一次会,有的仅仅是牵头部门在跳“独脚舞”,有的甚至有名无实。
此种情况,不仅不利于多部门握指成拳,联合行动,也使各部门充分履行各自职责受到一定牵制,打有折扣。
3、纠风队伍力量素质跟不上,未能充分发挥专项治理生力军的作用。
时下,县纠风办的工作人员只有2人,每年除参与近10项专项治理外,大家还要牵头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政风行风建设和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完成党委、政府和纪委监察局交给的其它任务,呈现出人手少、任务重、事情杂、压力大的特点。
而纠风专项治理政策性、专业性强,纠风工作人员要想胜任职责,必须加强学习,对所涉领域的法规政策、制度程序、工作方式、业务常识等有一定的了解,如此又会带来难以处理的工学矛盾,因此,尽管大家主观上付出了不少努力,但与工作要求相比,在精力投入和素质能力上往往还有差距,常有“被工作拖着走”、疲于应付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