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电泳技术和常用电泳仪

由于这类电泳仪所能做的项目较多,且灵敏 度较高,仍为许多实验室所接受。
第四节 常用电泳仪简介
五、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 全自动电泳分析系统,将上述仪器的优点集于一
身,仪器自动点样、电泳、呈色(或染色、脱色)、 烘干,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可用各种电泳片,包括琼 脂片、醋酸片、聚丙烯酰胺等,采用可见光及荧光呈 色双系统,是一种较理想的电泳仪。
等电聚焦仪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六、双向凝胶电泳(二维电泳)
第一向IEF
第二向SDS-PAGE
Marker
IPG胶条
槽等 电 聚 焦 电 泳
18cm玻璃板 双向凝胶电泳示意图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六、双向凝胶电泳仪器结构
制胶板、电泳槽、电源、计算机、扫描仪等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七、免疫电泳 免疫电泳是琼脂平板电泳和双相免疫扩散两种
二、影响电泳的外界因素 V = EQ/6πrη
(一)电场强度 (二)溶液的pH值 (三)溶液的离子强度 (四)电渗作用 (五)粒子的迁移率 (六)吸附作用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一、纸电泳
指用滤纸作为支持载体的电泳方法。是最早 使用的区带电泳。
将滤纸条水平地架设在 两个装有缓冲溶液的容器之 间,样品点于滤纸中央。当 滤纸条被缓冲液润湿后,再 盖上绝缘密封罩,即可由电 泳电源输入直流电压 (100V~1000V)进行电泳。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原理图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四)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不同等电点的分子分别聚集在不同的位置上,不
作迁移而彼此分离,这就是等电聚焦分离过程。毛细 管的等电聚焦是在毛细管内实现的等电聚焦过程,具 有极高的分辨率,通常可以分离等电点差异小于 0.01pH单位的两种蛋白质,例如肽类、蛋白质的分离。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三)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CC) MECC系统中存在两个相:流动的水相和起到固定
相作用的胶束相。 在含有胶束的流动相中,溶质在“水相”和“胶
束相”(准固定相)之间进行分配,即使是中性溶质, 因其本身疏水性不同,在二者之间的分配也会有差异, 疏水性强的溶质在“胶束相”中停留时间长,迁移速 度就慢。反之,亲水性强的溶质迁移速度就快,最终 中性溶质将依其疏水性不同而得以分离。
量相等,故不显示带电性。但是在一定的物理作用或化学 反应条件下,某些物质分子会成为带电的离子(或粒子), 不同的物质,由于其带电性质、颗粒形状和大小不同,因 而在一定的电场 中它们的移动方向和移 动速度也不同,因此可 使它们分离。
电泳现象和电渗流现象
第一节 电泳原理
若将带净电荷Q的粒子放入电场,则该粒子所受到的电荷引力为:
概述
电泳(electrophoresis)是指带电荷的溶质或粒子在电 场中向着与其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利用电泳现象将多组分物质分离、分析的技术叫做电泳 技术(electrophoresis technique)。
可以实现电泳分离技术的仪器称之为电泳仪 (electrophoresister)。
平卧式电泳槽装置示意图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电泳时经过膜的预处理、加样、电泳、染色、
脱色与透明即可得到满意的分离效果。此电泳的 特点是分离速度快、 电泳时间短、样品 用量少。因此特别 适合于病理情况下 微量异常蛋白的检测。
血清蛋白的电泳图谱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三、凝胶电泳 由区带电泳中派生出的一种用凝胶物质作支持物
或在毛细管壁 上键合(或涂壁)固 定相,从而构成毛细 管色谱柱,依靠电渗 流推动流动相,携带 样品迁移,根据样品 分子的质荷比、分子 尺寸及分配系数的差 别而分离。
CEC-加压毛细管电色谱仪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七)毛细管电泳芯片 毛细管电泳芯片是在常规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和技
术基础上,利用微加工技术在平方厘米级大小的芯片 上加工出各种微细结构,如通道和其它功能单元,通 过不同的通道、反应器、检测单元等的设计和布局, 实现样品的进样、反应、分离和检测,是一种多功能 化的快速、高效和低耗的微型实验装置。
TriSep 毛细管电泳仪
第六节 电泳仪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
二、电泳仪的故障排除 电泳仪是精密仪器,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
守操作规程,但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 当仪器提示有故障时,应立即处理。
BECKMAN COULTER毛细管电泳仪
第六节 电泳仪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
毛细管电泳仪常见故障及故障排除方法
方法的结合。将抗原样品在琼脂平板上先进行电泳, 使其中的各种成分因电泳迁移率的不同而彼此分开; 然后加入抗体做双相免疫扩散,把已分离的各抗原 成分与抗体在琼脂中扩散而相遇,在二者比例适当 的地方,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弧。
第三节 常用电泳仪的基本结构及技术指标
一、常用电泳设备的基本结构 (一)电源 (二)电泳槽 (三)附加装置
第十六章 电泳分析仪器
本章教学要求
了解常用的电泳仪 了解电泳仪临床应用 熟悉常用电泳仪的基本结构、电泳方法 熟悉毛细管电泳仪基本原理、基本结构 掌握电泳基本原理 掌握毛细管电泳的特点、分离模式 掌握电泳仪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电泳原理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第三节 常用电泳仪的基本结构及技术指标 第四节 常用电泳仪简介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第六节 电泳仪的维护保养及故障排除 第七节 电泳仪的临床应用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五、等速电泳
采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电解质,一种为前导电解质, 充满整个毛细管柱;另一种为尾随电解质,置于一端 的电泳槽中。前导电解质的迁移率高于任何样品组分, 尾随电解质则低于任何样品组分,被分离的组分按其 不同的迁移率夹在中
间,在强电场的作用下,各被
分离组分在前导电解质与尾随
电解质之间的空隙中移动,实
分离的两性物质都移向与它的等 电点相一致的pH位置,在那里不 再移动(称为聚焦)。
净电荷与PH的关系曲线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2.等电聚焦电泳的特点 ①使用两性载体电解质,在电极之间形成稳定、
连续、线性的pH梯度;②由于“聚焦效应”,即使很 小的样品也能获得清晰、鲜明的区带界面;③电泳速 度快;④分辨率高;⑤加入样品的位置可任意选择;⑥ 可用于测定蛋白质类物质的等电点;⑦适用于中、大 分子量(如蛋白质、肽类、同工酶等)生物组分的分 离分析。
全自动电泳仪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一、毛细管电泳的基本工作原理 溶液中的带电粒子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沿毛细
管通道,以不同速度向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方向 迁移,并依据样品中各 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 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
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毛细管电泳仪装置示意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五节 毛细管电泳
三、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稳压稳流电泳仪
第四节 常用电泳仪简介
二、全自动醋纤膜电泳仪 全自动醋纤膜电泳仪为全自动电泳仪,有可见光
单系统,使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片,优点为自动化程 度高。只需将样品、试剂、电泳片放好,人员可离机 完成实验并得到结果。
第四节 常用电泳仪简介
三、全自动荧光/可见光双系统电泳仪 全自动荧光/可见光双系统电泳仪只需将样品、
故障信息
引起故障可能原因
解决方法
转盘识别错误
样品识别错误
仪器报警出现缺少稀 释杯或稀释杯感应 错误
曲线不理想,显示不稳 定
电泳时出现峰丢失
运行过程中突然断电
细微灰尘吸附在灯上
仪器关机,用洁净棉签轻轻拭去灯上面的 灰尘。仪器开机后再进行测定。
血清分离不好或者有灰尘吸附
关机状态,拆开仪器内透明有机玻璃, 用无水乙醇擦拭加样针外壁,然后安装 好,再用仪器内程序进行加样针清洗, 洗完 1~2 次后,进行加样针加样感应 定位。
概述
临床常用的电泳分析方法主要有醋酸纤维素薄 膜电泳、凝胶电泳、等电聚焦电泳、双向电泳和毛 细管电泳等。
目前,电泳技术已广泛用于蛋白质、多肽、氨 基酸、核苷酸、无机离子等成份的分离和鉴定,甚 至还用于细胞与病毒的研究。
第一节 电泳原理
一、电泳的基本原理 物质分子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带电,即所带正负电荷
第三节 常用电泳仪的基本结构及技术指标
二、电泳仪的主要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
6.功率稳定度
2.输出电流
7.连续工作时间
3.输出功率
8.显示方式
4.电压稳定度 9.定时方式
5.电流稳定度
第四节 常用电泳仪简介
一、稳压稳流电泳仪 稳压稳流电泳仪是稳压稳流电泳仪是目前国内中、
低压电泳实验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泳仪之一。其输出电 压的调节范围为0V~600V、输出电流为0 mA~100mA。 这种电泳仪工作稳定性好、调节范围宽,并设有完善 的短路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电路。
进行电泳的方式。 凝胶电泳中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是普通电泳中应用最多 的两种形式。
目前,这种办法被广泛 用来分析蛋白质和核酸。
凝胶电泳图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四、等电聚焦电泳 1.等电聚焦电泳过程 一种利用有pH值梯度的介质, 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的电泳技术。 在一个稳定连续的线性pH梯度的溶液(两性载体电 解质)中进行分离,每一种被
现分离。
等速电泳示意图
第二节 常用电泳方法
六、双向凝胶电泳(二维电泳)
第一向采用等电聚焦 根据复杂的蛋白质成分中
各个蛋白质的PI的不同,将蛋白质进行分离。
第二向采用了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 (SDS-PAGE)就是按蛋
白质分子量的大小使其在垂直
方向进行分离。其结果不再是
条带状,而是呈现为斑点状。
1. 高灵敏度 2. 高速度 3. 高分辨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