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 构音障碍

第二章 构音障碍


b.正常或异常音调,低调 c.正常或异常音量 d.吸气时发声
无 3.“请合上我唱的每一 3.随着不同强度变化发出高音和低音,评定患者是否
一口气”
喉功能 1.最长发音时间:_秒
2.音质、音调、音量
3.音调、音量匹配
用具
说明
方法及观察要点
无 1.2.“深吸一口气然后 1.不要暗示出专门的音调音量,按评定表上的项目评 发‘啊’,尽量平稳发出, 定,同时记录时间,注意软腭上提、中线位置
尽量长”
2.a.正常或嘶哑,气息声急促、费力声、粗糙声及震 颤
病因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萎 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外伤、帕 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可与其他言语障碍合并存在,如失语症合并构 音障碍
运动性构音障碍的分类
1、痉挛型构音障碍 2、迟缓型构音障碍 3、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 4、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 5、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 6、混合型构音障碍
痉挛型(中枢性运动障碍): *假性延髓麻痹,双侧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脑血管病、
脑瘫、脑外伤、脑肿瘤等) *言语特征是说话费力,字音不清,鼻音较重,缺乏
音量控制,音调低、单音调、音质嘶哑,常有用 力挤压声(一般因声带过分紧张而振动不规则所 致) *舌交替运动减退,说话时舌、唇运动差,软腭抬高 减退。 *可出现吸吮反射,下颌反射 *如为双侧大脑损伤,常伴吞咽困难和强哭强笑。
迟缓型(周围性构音障碍):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真性延髓麻痹(进行性肌营
养不良、延髓麻痹、脑神经麻痹等) 其特点是:说话时鼻音过重,可闻气体自鼻孔溢
出声及吸气声。呼气发音时因鼻腔漏气而语句短 促,低音调,音量减弱,字音不清,主要由于咽 肌软腭瘫痪(一般会出现代偿性鼻翼收缩扮怪样 面部动作),呼气压力不足,舌唇肌肉活动受损 而不能正确的发出语音。 伴发吞咽困难,进食易呛,食物从鼻孔流出。唇 闭合差、外展异常,流涎,舌抬高困难或不能, 舌两侧运动差。
4、方法:在观察安静状态下构音器官的同时, 通过指示和模仿,使其做粗大运动并对相 关方面做出评价。
5、检查说明 做每一项检查前想患者解释清 楚,并按照要求记录。
呼吸
1.呼吸类型
2.呼吸次数
3.最长呼气时间 4.快呼气
用具 无 无 无 无
说明
方法及观察要点
1.“坐正,两眼往前看” 患者的衣服不要过厚,较易观察呼吸类型。观察是胸式、
三、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评定
①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②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的构音障碍检查法
三、构音障碍的评定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 检查包括8个大项目,每个结果都设定了5个
(a、b、c、d、e)级别的评分标准。 以及影响因素,包括听力、视力、语言、情
绪、体位等。 作用:能为临床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疗效判
定等提供客观依据,并对治疗预后有较肯定的指 导作用。
三、构音障碍的评定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构音障碍检查法 包括两大项目:构音器官检查和构音检查。 优点:不仅可以检查出患者是否患有运动性构音障碍和程
度,也可用于器质性构音障碍和功能性构音障碍的评定, 对治疗计划的制定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1、构音器官的检查
第二章 构音障碍
第一节 概述
构音障碍的定义
是指在言语活动中,由于构音器官的运动 或形态结构异常,环境或心理因素等原因 所导致的语音不准确的现象。
不包括由于失语症、儿童语言发育迟滞、 听力障碍所致的发音异常
构音障碍的分类
1、运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参与构音的 诸器官的肌肉或神经系统的疾患所致肌肉 麻痹、收缩力减弱、运动不协调等引起的 言语障碍)
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小脑系统障碍): 小脑或脑干传导束病变(肿瘤、多发性硬
化) 造成构音肌群运动范围、运动方向的控制
能力减退或丧失, 通常在下面两种言语异常中表现出其中的
一种:间歇性的发音障碍,表现为言语无 节奏,音高,音量无规律,字音常突然发 出;另一种是间歇停顿不当,声音延长, 音节重音均等,字词之间的间歇延长,言 语速度减慢。
(一)、评定的目的和内容 1、构音障碍的有无、种类和程度判定。 2、原发疾病及损伤部位的推定。可作为制订
治疗计划的依据。 (二)、构音器官评定 1、目的:通过构音器官形态和粗大运动的检
查来确定构音器官是否存在异常和运动障 碍。
2、范围:呼吸功能、喉、面部、口部肌肉、 硬腭、腭咽机制、下颌、反射。
3、用具:压舌板、笔式手电筒、长棉棒、指 套、秒表、叩诊锤等。
运动过弱型构音障碍(锥体外系障碍):
锥体外系病变所致,如帕金森氏病
因构音肌群的不自主运动和肌张力改变, 主要是构音肌群强直造成发音低平、单调, 可有颤音及第一字音的重复似口吃,说话 时言语速度加快。
伴有流涎,说话时舌运动不恰当,舌抬高 差。
运动过强型构音障碍(锥体外系障碍):
也是由于锥体外系病变所致。如:舞蹈病,肝豆 状核变性、手足徐动症
2、器质性构音障碍(是指由于构音器官先 天和后天原因的形态、结构异常导致功能 异常,从而出现的构音异常)
3、功能性构音障碍(是指发音错误表现为 固定状态,但找不到明显原因的构音障碍)
第二节 运动性构音障碍
定义: 构音障碍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
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 障碍。 强调呼吸运动、共鸣、发音和韵律等方面的变 化
腹式、胸腹式。如出现笨拙、费力、肩上抬,应描述
2.“让你平静呼吸” 检查者坐在患者后面,双手放在胸和上腹两侧感觉呼吸
次数,正常人 16~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 次/分
3.“请你深吸气后,以 检查者用放在胸腹的手,感觉患者是否可慢呼气及最长
最慢的速度呼气”
呼气时间,注意同时看表记录时间,呼气时发[f]、[s]
4.“请用最快的速度吸 仍用双手放在胸部感觉
造成发音高低、长短、快慢不一,可突然开始或 中断,类似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实质为构音肌 不自主运动造成。嗓音发哑紧张,音量变化过大, 元音歪曲。
因言语速度减慢,音调、音量变化降低 ,词之间 的停顿延长以及不恰当的沉默造成韵律异常。
混合型构音障碍: 由上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多发性卒中造成。
由于病变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类型的混 合型构音障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