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1.1 项目名称 (1)1.1.2 承办单位概况 (1)1.1.3 承担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联系人 (2)1.1.4 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 (2)1.2项目概况 (3)1.2.1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 (3)1.2.2 项目实施进度 (3)1.2.3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4)1.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4)1.4问题与建议 (6)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7)2.1项目提出的背景 (7)2.1.1 政策背景分析 (7)2.1.2 XX县医疗卫生现状 (8)2.1.3与XX医院合作背景 (9)2.1.4 建设单位概况及需求 (10)2.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1)3 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 (14)3.1建设地点 (14)3.2建设条件 (14)3.2.1 地形与地质 (14)3.2.2 气象气候 (15)3.2.3 水文 (16)3.2.5 配套条件 (17)4 工程建设方案 (19)4.1规划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 (19)4.1.1 规划指导思想 (19)4.1.2 设计依据 (20)4.2总平面布置 (21)4.2.1 总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21)4.2.2 总平面布置 (21)4.2.3 道路规划 (23)4.2.4 综合管线 (23)4.2.5 绿化 (24)4.2.6 安全系统 (24)4.3建筑设计 (24)4.3.1 医院房屋设计 (25)4.3.2 职工宿舍区房屋设计 (35)4.3.3 建筑防火 (35)4.3.4 地震设防 (36)4.4建设内容 (37)4.5结构设计 (38)4.6配套设计设施 (40)4.6.1 电气、防雷设计 (40)4.6.2 给排水设计 (42)4.6.3 广播电视、通讯 (44)4.6.4 采暖与空调 (44)4.6.5 燃气 (45)4.6.7 物业管理 (46)5 环境保护 (48)5.1执行标准 (48)5.2污染源分析 (48)5.3环保措施 (49)6 节能设计技术方案 (54)6.1建筑节能 (54)6.1节地与室外环境 (55)6.2节能与能源利用 (55)6.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5)6.4节材与材料资源 (56)6.5室内环境质量 (56)6.6节能技术、产品使用 (57)7 消防及绿化 (58)7.1消防 (58)7.2绿化 (59)8 项目实施计划 (60)8.1项目实施管理 (60)8.2组织机构与分工 (61)8.3工程建设进度安排 (61)9 项目招标方案 (63)9.1工程招标的基本原则 (63)9.2招标范围及招标组织形式 (63)9.3项目业主 (64)9.4招标方式 (64)9.5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程序 (64)9.6评标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和资质要求 (65)10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10.1投资估算 (67)10.1.1 估算依据 (67)10.1.2 估算说明 (67)10.1.3 估算范围 (71)10.1.4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71)10.2资金筹措及资金使用计划 (72)11 经济效益评价 (74)11.1项目概况 (74)11.2基本数据 (74)11.2.1 实施进度 (74)11.2.2 投资估算 (74)11.2.3 计年工作日 (74)11.2.4 计算期 (74)11.2.5 财务基准收益率的选定 (74)11.3财务评价 (74)11.3.1营业收入 (75)11.3.2 成本费用估算 (75)11.3.3税金及附加 (76)11.3.4 利润 (76)11.3.5 投资回收期 (76)11.4不确定性分析 (77)11.4.1 盈亏平衡分析 (77)11.4.2 敏感性分析 (78)11.5评价结论 (80)12 社会影响评价 (81)13 结论与建议 (82)13.1结论 (82)13.2建议 (83)附表: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2、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4、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5、资产负债表6、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7、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8、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附件:1、委托书附图:1、XX县某医院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2、某医院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3、某医院建设项目效果图1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某医院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概况本项目承办单位是XX县人民医院。
XX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11月,位于XX县城主干道文化路136号。
历经61年的发展,经过改革创新、艰苦奋斗,现发展成为一所技术精良,设备先进,科室齐全,集医疗、科研、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和医教研中心,成为XX县医疗事业的龙头单位。
医院现有职工44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86人,占全院干部职工总人数的87%。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4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98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24名。
市、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名,市级天使之星2名。
聊城市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名,市专业协会理事3名,省医师协会理事1名。
由老中青技术人员组成的医学建设人才梯队,医教研技术硕果累累,在县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医院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设有临床、医技科室28个,病房(区)14个,其中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外科为特色专科。
编制床位400张,年诊疗病人25万人次,并建立起ICU、CCU、中心供氧、血流灌注、肾透析、高压氧舱、疾病救治中心、急救中心等一系列的急诊急救系统。
医疗设备先进齐全。
为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加强设备投入,全方位改善医疗条件。
在拥有日本东芝10B胃肠透视机、日本岛津4800全身CT、美国ATL800+彩色超声诊断仪、北京心脏工作站+美国DMS动态心电系统、日本日机装血液透视机、大型电子胃肠镜、病理诊断彩色图像分析系统、高压氧舱等医疗设备100余件的基础上,又投资1000多万元,购制了日立7180型全自动声化分析仪、西门子6层高速螺旋CT、美国科达CR、阿洛卡4000彩色多普勒、经颅多普勒、电子胃镜、母婴监护仪等30台件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
一流的设备在全市同级医院中始终保待领先水平。
1.1.3 承担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联系人项目负责人:项目联系人:1.1.4 研究工作的依据及范围1、研究工作的依据(1)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某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2)《聊城市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5)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6)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7)现行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8)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数据。
2、研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1)对拟建项目提出的建设背景、必要性、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及建设条件的分析;(2)项目总体建设方案;(3)环境保护;(4)劳动安全卫生;(5)消防;(6)节能;(7)项目组织与管理;(8)工程实施进度安排;(9)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建设地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X县城枣乡街南首西侧,建设路以南,南外环路以北,总用地面积230亩。
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与XX医院合作建设XX分院,建设目标为三级合性医院,建设规模为1200张床位,其中内科床位数600张,外科床位数600张。
新建门诊楼建筑面积23133.6m2、急诊楼建筑面积5140.8 m2、内科住院楼建筑面积32150 m2、外科住院楼建筑面积32150 m2、医技楼建筑面积5070.2m2、后勤办公楼建筑面积5080.2 m2,总建筑面积102734.8 m2,占地面积约180亩。
2、在医院北部新建职工宿舍区,总建筑面积75117.6 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9190.4 m2,商业街建筑面积5927.2 m2。
职工宿舍总户数608户,单户单宅面积113.8 m2,占地面积约50亩。
1.2.2 项目实施进度本项目从筹建阶段至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总计划时间为36个月。
1.2.3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一、项目总投资本项目建设投资为26013.69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2125.03万元,其他费用1898.50万元,预备费1441.40万元,建设期利息548.75万元。
在工程费用中,建筑工程费用18356.8万元,医疗设备及工器具购置安装费用3768.23万元。
二、资金筹措本项目工程建设投资26013.69万元,其中贷款8000万元,申请国家项目支持及配套资金2100万元,XX医院资金4000万元,其余由XX人民医院自筹。
1.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详见表1-1。
1.4 问题与建议一、本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项目,其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投资和地方自筹解决。
由于地方财力有限,申请国家投资能否成功,成为该项目建设的关键;二、充分利用国家给予项目的支持,加快项目的建设速度,待项目批准后,抓紧进行项目的设计和建设工作;三、建设单位要进一步落实自筹资金,向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汇报工作,争取项目建设专项经费,以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四、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认真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对工程的投资、进度和质量予以有效控制。
要做好项目投入运营前的各项准备和财务测算,以防投入运营的初期出现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五、切实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检查和管理,专项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效益;六、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做好项目建设场所周边居民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思想认识,得到周边居民的支持和配合。
2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提出的背景2.1.1 政策背景分析党中央提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要求把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
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一五”规划总体部署,促进城乡社会事业普及化和均等化为目标,着力构建农村国民教育体系、农村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